孩子叛逆這樣做,家長再也不用操心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在迅速的發展,所以他們都十分渴望能擺脫父母的束縛,尋找自由,但是父母卻依然嚴加管教,所以孩子出現“叛逆”在所難免。那么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文章一開頭就提到,因為有些孩子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無論什么事他們都喜歡自己做主,對于家人和老師的嚴厲教導,他們根本不以為然,有時候甚至頂嘴、反抗,或者出現更叛逆的行為。所以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的這一時期的特點,冷靜理智地看待看待問題,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時家長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以先把問題先放一放,再想辦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氣來的快去的也快,等他心平氣和之后再來和他講道理。千萬不要一看到孩子任性、頂嘴就大發雷霆,甚至打罵孩子,這樣不但于事無補,反而會使得雙方的情緒更加對立,還會讓孩子記恨父母,甚至做出更加過激的反映。
孩子處于青春叛逆期,其實特別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同與尊重,家長應真正放下身段,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決定,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給他足夠的發言權。
隨著孩子不斷的長大,家庭關系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改變以往那種由家長決定一切、孩子只是服從的局面。家長需要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努力與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的關系,而這種關系的建立需要以相互理解為基礎,以溝通為保障。交談是可以使雙方互相溝通的,只有溝通了才能相互理解。
其實不止在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的任何時期,家長和孩子之間都應該營造一種聆聽的氣氛,做孩子的顧問。家長要設法讓孩子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會來找家長商談。
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進餐的機會,留心聽孩子說話,讓孩子覺得自己受重視。學會做孩子的顧問。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多跟孩子在一起玩耍,吃飯,郊游、旅行,與孩子多一些親子活動,讓自己多了解孩子一些,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有些家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較深,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應該聽父母的,常常以長輩自居、居高臨下,喜歡對孩子發號施令,要求孩子對自己惟命是從,孩子稍有些不順從,孩子稍有些異議,便采取高壓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
作為家長,需要意識到的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他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選擇做哪些事情完全是正常的,只要這些行為沒有傷害到他自己或者他人,家長應該盡量少地干涉。正所謂有壓迫就會有反抗,所以家長必須改變原有的做法,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孩子,像對待朋友一樣與孩子溝通交流。遇到事情時,應當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叛逆其實并沒有什么大不了,每個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叛逆的傾向,尤其是在這個變化發展迅速和物質豐富、誘惑眾多的年代。關鍵是外貌父母要學會理智看待問題,正確教育孩子,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叛逆這樣做,家長再也不用操心】相關文章:
我應該這樣做11-17
拿到孩子試卷后,家長該怎么做07-11
《這樣做不好》教學設計07-14
操心的媽媽小學作文07-31
這樣做不好說課稿11-07
這樣做不好小學作文08-14
你不應該這樣做01-06
這樣做,我很高興小學作文11-06
口語交際《這樣做不好》教學反思08-14
叛逆小學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