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集資建房自查報告

時間:2022-09-27 18:16:33 報告 我要投稿

違規集資建房自查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違規集資建房自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違規集資建房自查報告

  城鎮化是以工商業為主體的非農產業集聚發展的必然結果,是農村社會演進并通往現代化的一個重要過程,是傳統農村向現代城市文明的一種變遷,是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農民逐漸遠離土地,進城鎮、住樓房的愿望日益強烈。按照“十二五”規劃中有關新型城鎮化的部署,發改委組織人員對我縣烏蘭烏蘇鎮、安集海鎮等地農牧民集資建房一事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我們認為農牧民集資建房有利于加快推動城鎮化進程,城鎮化建設又有利于推動農村經濟的大發展,是關注民生,加快社會發展的切入點,政府應重點關注,督促相關部門制定有關政策,并在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和扶持。

  一、農牧民集資建房的現狀

  沙灣縣烏蘭烏蘇鎮地處縣城東部,鎮區距縣城19公里,東距石河子市15公里,南與143團花園鎮毗鄰,全鎮現有耕地面積77000畝,人均耕地畝。全鎮轄22個行政村,20xx年該鎮總人口20160人,其中農村人口19184人、總戶數5361戶,農牧民人均村收入11631元。沙灣縣安集海鎮地處縣城西部,鎮區東距縣城27公里,西距奎屯市35公里,北距農八師142團10公里,全鎮現有耕地面積萬畝,人均耕地5畝。全鎮轄23個行政村,20xx年總人口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8326人、總戶數4796戶,農牧民人均村收入11128元。柳毛灣鎮位于縣城北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距縣城56公里,全鎮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萬人,其中農村人口8198人,總戶數2135戶,20xx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4600元。現有耕地總面積萬畝。

  312國道、烏奎高速公路、北疆鐵路從烏蘭烏蘇鎮和安集海鎮穿過,呼克公路從柳毛灣鎮穿過,鄉鎮之間由省道和縣道相連,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十分優越。

  通過調查了解,20xx年烏蘭烏蘇鎮計劃建造4棟160套住房,現已完成兩棟80戶基礎設施建設;安集海鎮經已完成進行民意調查,目前有200余戶農民有集資建房意向,在政策支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計劃建造10棟;柳毛灣鎮農牧民集資建房民意調查報名人數已達300戶。

  柳毛灣鎮是全縣唯一的全國示范小城鎮,目前該鎮以小城鎮規劃為契機,已開始著手編制該鎮農牧民集資建房規劃。

  二、農牧民集資建房的可行性

  1、中央及地方各級政策的有力促進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去年聯合部分地方政協就“協調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進行專題調研,在此次“兩會”提出建議:當前重點發展縣城和中心鎮是低成本推進城鎮化的做法,可以使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較好協調起來。應不斷加大財政投入進行建設,出臺政策調動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建設的積極性。應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重視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的培育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就業。

  沙灣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關于研究“富民安居”工程建設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的通知”(沙政辦[20xx]147號)文件中,第六條提到“要堅持統籌規劃,把富民安居工程建設與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科學有序推進。在個別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將部分農牧民的安居房建設直接規劃安排在城鎮,使其一步到位,直接成為城鎮居民”。

  按照我縣“十二五”總體規劃,將以大泉鄉、金溝河鎮為重點,推進農村社區化、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因地制宜在老沙灣片建設以柳毛灣鎮為中心的工業強鎮、以四道河子鎮為中心的文化大鎮,在312國道沿線片建設以烏蘭烏蘇鎮、安集海鎮為中心的商貿重鎮,在南部山區片建設以西戈壁鎮、東灣鎮為中心的文化旅游名鎮,形成以縣城為龍頭、以中心鎮為依托、產業支撐有力、功能健全、設施完備的城鎮化體系。

  2、農牧民收入增加,生活質量要求提升

  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縣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xx年全縣農牧民人均純

  收入達到11255元,比上年增加2319元,增幅26%。主要是糧食、棉花、蔬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所致。烏蘭烏蘇鎮、安集海鎮和柳毛灣鎮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11631元、11128元和14600元,三鎮中有40%-50%的農戶家庭存款達到10萬元以上。收入的大幅增加,帶動農民的消費觀念發生大的變化,購小轎車、住樓房等提升生活質量的消費意愿明顯增加。

  3、農村居民受傳統意識影響,不愿離開故土

  農村的現狀是直接從事種植業的農民日益減少,且年齡日趨“老化”,農村青年人,無論是外出就學、還是經商打工,基本都遠離“故土”,從事非農行業的工作,把農業生產留給了40歲以上的中年、老年人。而作為祖輩一直生活的居住地,農民有著強烈的感情,尤其是中年、老年人不愿遠離自己生活居住多年的住所,生活、人際交往、農業生產都十分便利的家鄉。農村面臨著嚴重的養老、醫療、教育、富余勞動力轉移等問題,而城鎮、縣城條件相對優越,隨著社會的發展改進和城鎮化的推進,這一系列問題將能得到更好的解決。

  4、發展農村經濟,轉移富余勞動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高速騰飛,帶動農業現代化極大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快速發展,傳統畜牧業轉型加速,農業綜合機械化率、農業訂單覆蓋率、農村土地整合率、高新節水普及率分別達78%、95%、35%、%,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發生重大轉變,現代農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解放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走出農村開展二次創業增加收入,隨著招商企業的落戶,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工人,可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得到利用,在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必將推動城鎮化建設的發展。

  三、農牧民集資建房的有利條件

  1、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二三產業發展,推進“四化”建設進程

  “十二五”期間,我縣提出“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旅游特色化”的“四化”目標。農業現代化,一個方面就是農業機械化,土地規模化經營,生產方式的轉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保障農民收入增加的同時,村成為一個農業作業點,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將離開土地,從事其他致富行業;而新型工業化、旅游特色化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吸納富余勞動力就業、帶動本地三產服務業發展的載體,是小城鎮就業、三產保障能力提升的主要保障;新型城鎮化,既能承載農業現代化出現的富余勞動力,又能為新型工業化、旅游特色化的推進提供集中而大量的勞動力,讓農民有住處、有工作。

  2、科學定位,推動小城鎮建設發展

  沙灣縣十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明確提出,要培

  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鎮,重點建設以柳毛灣為中心的工業強鎮、以四道河子為中心的文化大鎮,以烏蘭烏蘇、安集海為中心的商貿重鎮、以西戈壁、東灣、博爾通古為中心的旅游名鎮。烏蘭烏蘇鎮在此基礎上提出目標,以“無公害蔬菜基地”、“奶牛養殖基地”、“優質禽蛋基地”、“優質林果基地”四大基地為依托,重點發展設施農業、現代畜牧養殖業和加工業,規劃建設占地300畝的農機大院,100畝的養殖小區,170畝的工業區,承接143團招商小產業的“轉移”。安集海鎮以大蔥、洋蔥、辣椒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依托,重在發展農產品加工、服務業、物流業,規劃在高速公路以北建設休閑生活、宜居、宜業的三產發展區;在高速公路以南建設以大市場、大物流為主的農產品加工、物流商貿區,發展辣椒特色產業,建成鎮內5萬畝、周圍12萬畝辣椒的烘干加工場所,將北疆地區辣椒晾曬基地從吐魯番轉移到安集海鎮,同時可發展玉米、啤酒花等烘干加工業。柳毛灣鎮充分利用柳毛灣鎮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和“示范小城鎮”品牌優勢,以銀鷹工貿公司為依托,把柳毛灣鎮建設成為沙灣縣重要的優質棉生產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基地和北部商貿流通地,突顯其作為沙灣北部中心鎮的地位。招商企業和服務業的大力發展,也必將帶動農村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

  2、改善農牧民居住條件、擴大有效耕地面積

  隨著收入的提高,社會大的形勢影響,農民改善居住條件的愿望空前強烈,但與其花費10萬元左右在宅基地建造一所基礎條件較差,冬季取暖不便的平房,不如用基本相當的價格購買一套樓房,是更為理想的選擇。農牧民集資建房空出的.宅基地可轉為耕地,發展種植業、畜牧養殖業。通過調查,如烏蘭烏蘇鎮、安集海鎮全部農民“進鎮上樓”,可空出宅基地20000余畝,增加耕地面積10%左右,人均可增加耕地畝。

  3、有利于提升“新農村建設”質量

  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5年來,通過國家和自治區及地方政府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農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原有基礎設施條件差,缺乏整體規劃和大量的資金投入,“村容整潔”成為推進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發展“短板”。另一方面,與其將大量的資金分散投到各村,將來在推進城鎮化中可能閑置,不如一步到位,將政策、資金直接用到城鎮化推進中,整體提升新農村建設質量。

  4、農民自有積極性較高

  烏蘭烏蘇鎮、安集海鎮、柳毛灣鎮等農民自20xx年就有集資建房意愿,20xx年,集資建房條件已基本成熟,農民收入普遍大幅提高,城市房價快速上漲,內外作用加快

  了在城鎮集資建房的進程,進入規劃實施階段。烏蘭烏蘇鎮有160戶農民報名參加,工程已開始施工,安集海鎮、柳毛灣鎮分別有200戶和300戶農民有集資建房意愿。

  四、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缺少政策的支持與扶持

  農民屬于弱勢群體,中央連續八年關注“三農”問題,加大農村的投入力度,現階段農村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的收入也有較大的提高,但農村的養老、醫療、教育等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以繼續減輕農民負擔。如果農牧民集資建房費用仍按照城市建房收費,農民承擔的費用較大,總體上,調查認為農牧民集資建房發生的費用應與在宅基地上蓋房相當。目前,農民急需集資建房方面的政策支持依據,如土地劃撥、基礎設施建設、舊房拆遷等等。

  2、缺乏小城鎮長遠整體規劃布局

  目前,全縣如何發展小城鎮,沒有一個系統的發展規劃。集資建房地點的選擇,調查認為首選鄉鎮政府所在地,一方面有利于城鎮化的推進,更為主要的是將避免出現重復投入、徒增成本。在規劃上,應以村為單位集中居住于一個住宅小區,一方面有利于管理,將來可實現由村向社區、居委會的直接轉變,另一方面村集體收入可直接轉化投入在小區綠化、設施改造、物業管理等方面。如烏蘭烏蘇鎮、安集海鎮全部農民轉入城鎮居住生活,可空出住房10000余套,宅基地20000余畝,部分農戶原有住房可轉讓予招商企業建造工廠,農戶取得一份收入;宅基地轉為村集體機動地,年承包收入在600萬元以上。

  3、公共基礎設施不配套

  目前,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上,沒有一個整體規劃布局,各鄉鎮各自謀劃,缺乏一定的財政投入,也僅僅停留在一張布局圖上。據調查僅有烏蘭烏蘇鎮基礎設施較為配套,供水、排水、供熱等設施與毗鄰的143團共同建設受益,基本符合小城鎮發展需求,但其他鄉鎮基礎設施較差,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4、缺乏集資建房的標準和規范管理

  據調查,農民在自家宅基地上建一套80平方米的磚混平房,按照20xx年較高水平的造價在980元/戶,總造價不超過8萬元。現階段農民期望集資建房價在1500元/平方米以內,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單套價格10萬元以內。由于沒有出臺建設標準,定價高了農民接受不了,定價低了施工單位無利可圖。目前烏蘭烏蘇鎮集資建房,施工方由鎮政府協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合規,不能真正體現農民參與的民主管理理念,也存在一定的責任風險。正在建設的集資房,農民訂購的多,但因沒有收取集資款,施工方擔心報名參加集資建房的農戶還有退訂可能。

  五、對策和建議

  一是在農牧民集資建房的定位方面。“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中央歷來重視農村工作,新世紀以來中央共出臺了8個一號文件,逐年加大農村的投入力度,有力地促進和提高了農民收入和農村經濟增長。農民屬于弱勢群體,農牧民集資建房有別于城鎮干部職工集資建房,應區別對待,建議農牧民集資建房應按照農牧區建房定位并辦理相關手續。

  二是制定農村小城鎮整體發展規劃。規劃是科學建設農村小城鎮的法律依據和保障,要尊重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嚴肅性,嚴把規劃審批關、項目建設關,任何單位、任何個人都不能隨意改變規劃,嚴禁私批亂建。在城鎮化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加強指導協調,相關部門與鄉鎮制定長遠總體發展規劃,規范建設工業、服務業聚集地,生活居住地,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進程。

  三是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收入不穩定,社會負擔較重,在與城市居民擁有相同的基礎設施條件的基礎上,應得到更多的幫扶。目前處于農牧民集資建房先期推行階段,在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支持與扶持。建設成本中農民承擔部分為地勘、設計、拆遷、監理、建筑安裝工程、綠化、硬化、產權手續辦理及后期管理費用等。建議政府可在建設用地劃撥、四通(水電路暖)、勞保統籌、設施配套、稅收費用等方面予以減免。

  四是出臺農牧民集資建房的標準。依照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研究富民安居工程建設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新政閱〔20xx〕106號)文件精神,戶均住房面積不低于80平方米的標準建設,堅持高起點和高水平,建議農牧民集資建房規模設為三種:最低80平方米,還可根據農民的經濟能力分9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農牧民集資建房價格在核算的基礎上核定,每平方米均價不應超過1350元。今后可根據當地物價上漲因素進行適當調整。

  五是政府加大政策性補貼力度。依照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研究富民安居工程建設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新政閱〔20xx〕106號)文件精神,“富民安居工程,要堅持多渠道籌措資金,中央和自治區財政每戶補助1萬元,其余資金由對口援疆省市支援和農民自籌。困難地區農民自籌資金使用銀行貸款的,自治區財政給予兩年貼息。”,建議政府將農牧民集資建房工程列入自治區富民安居和抗震安居工程計劃中,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充分考慮農牧民集資建房同干部職工建集資建房的價格比,建議政府每戶給予1萬元的補助,對口援建資金每戶補助1萬元。農牧民集資建房搬遷后,村集體土地增加,可對外承包,因此,建議村隊根據條件每戶在補助萬元。

  今后凡是自治區用于農村建房的各類資金一律捆綁使用,把能夠整合使用的各類專項資金集中起來,形成合力,用于農牧民集資建房工程建設。

  六是加強房價核算與控制管理。由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參照行政事業單位集資建房過程管理,由物價、建設、財政等部門在認真核算的基礎上,出臺一個平均指導價,讓農民及早吃上“定心丸”。在工程結束后,核算建設成本和一定的附加利潤,確定住房最終銷售價格。同時,將成本分攤及房價核算程序向農民公布,讓農民明白。

  七是多渠道協調,使農民早日住上樓房。通過政府協調,部分農戶集資有困難可在銀行貸款,銀行放寬貸款條件,政府在貸款第一年給予貼息,讓農戶順利取得貸款,早日住進樓房。

  八是規范農牧民集資建房管理。目前,農牧民集資建房沒有經驗借鑒,有待遇進一步研究。參考各地集資建房的模式,建議農牧民集資建房由鄉鎮政府引導協調決策,企業主導,村民參與,相關職能部門監督的管理模式。建成后的小區稱為“農牧民住宅小區”。

【違規集資建房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集資建房資格轉讓合同06-13

集資建房協議書07-29

集資建房協議書03-30

集資建房合同范本11-28

集資建房購房協議書04-25

集資建房協議書的格式01-24

集資建房協議書范文06-28

集資建房協議書范本03-23

集資建房購房協議書11-24

集資建房買賣合同范本09-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频 | 色妺妺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美日韩免费专区 | 在线观看国产精选免费 | 亚洲中文字永久幕乱码 | 亚洲精品911永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