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

時間:2022-12-08 20:43:57 報告 我要投稿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范文(精選8篇)

  在發生了一個事件或情況之后,我們需要仔細地調查清楚,一般會把調查結果匯集成一份調查報告。現在你是否對調查報告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范文(精選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范文(精選8篇)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1

  題目:

  春節民俗

  內容來源:

  看書和資料

  報告內容:

  1、 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貼福字呢?

  2、 除夕之夜,為什么要給壓歲錢呢?

  1、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象往年都忙著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老人,白發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趕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里時,發現村里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現在,春節是我國人民的佳節,它象征著團結、興旺,人們對新的一年寄托著希望。

  2、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逼著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倆不敢合眼,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半夜里,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進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后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由八仙變的,在暗中幫助孩子把祟嚇退,因而,人們把這錢叫“壓祟錢”,又因“祟"與”歲諧音,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稱為"壓歲錢"了。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2

  一、調查報告的原因:

  寒假期間,我隨家人過了一個祥和快樂的春節,在過春節時,發現了一些風俗習慣,在中國人的過年習俗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過年的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呢?我帶著疑問走訪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調查報告的內容:

  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春節,代表了新的一年的開始;春節,意味著新春的到來,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復始的過著春節,可為什么要過春節呢?相傳,古時候有個吃人的怪物叫“年”!澳辍泵扛365天就會出來吃人。有一個聰明的小孩想了一個辦法:他讓人們在門前貼上紅對聯,掛上紅燈籠,并放鞭炮。“年”被嚇跑回湖里。從此,人們每年都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澳辍睆拇嗽僖膊桓页鰜砹。所以人們第二天都會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見到了人都會說“過年好”。這個習俗也就被傳了下來。直到今天,人們仍會說“過年好”。

  春節,人們都會在一起吃團圓飯,無論多遠,也都會想方設法趕回家。臘月二十九,人們就開始忙著貼對聯、“福”字、掛門錢。把“!钡惯^來貼,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們就忙著包餃子,男人們就去“上墳” !吧蠅灐币馕吨胱屗廊サ挠H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氣息,同時也表達了晚輩對已故親人的懷念與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餃子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習俗。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去“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塊、花生、棗、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春節,長輩會給晚輩們一些壓歲錢,意味著給晚輩們添歲,也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愛與期望;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還得串親戚。人們會從大年初二走親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人們交流過去一年的得與失,為新的一年繪新譜。

  三、調查報告的總結

  春節的習俗來源已久,在中國民族流傳了上下幾千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望“春節習俗”在中國大地上發揚光大。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3

  摘 要:

  隨著時時代的改變,科技的日益更新,春節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的重頭戲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但是無論怎么改變,春節永遠是我們心靈的歸宿,無論是對于一個家庭還是這個國家,春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關鍵詞:

  春節 送灶 壓歲錢 春晚

  正 文:

  在我國要說節日的隆重恐怕沒有什么節日能比得上春節了,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歷時方面春節都是其他的節日所不能相媲美的。春節的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漢代。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就把夏年(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歲首”(即“年”),春節從那時候開始便這樣定了下來,流傳至今。

  春節并不像其他的傳統節日那樣一天就搞定了,春節是慢慢過的,以時間為橫軸,氣氛為縱軸的話那么春節的圖像就是一個拋物線。幾乎是從冬天開始,大家就會想到快過年了。尤其是灶祭之后,也就是送灶,送灶的日期是臘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在這一天要送灶王爺上天。按照習俗這一天早上要起早吃糯米飯,同樣的灶王爺也要吃,就把糯米飯涂灶王爺嘴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可以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吃人的嘴短差不多就是這樣了,哈哈其實送灶還有一個后續的環節,顯然,灶王爺被送走了不能不會來吧,那什么時候回來呢?這個就有講究了,按傳統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會給諸神引路帶來這家當年應得的吉兇禍福。這天只要換一個新的灶燈燒個香就行了,可是現在這個環節差不多都被省略了,起碼就很少有哪家還換灶燈的。

  送灶之后這年味就可嗅可聞了。接下來大家就開始陸陸續續的置辦年貨了,有的甚至這之前就開始置辦的差不多了。灶祭之后緊跟著就要蒸花饃了,我們這里叫做蒸糕,上面印有福祿壽喜才等等字的那種,要用到模具,很有雕版印刷的意思。打記事時起就很少有人家做這個了,但是爺爺每年都做好多還送人,越到后來就越來越簡單了,但是每次都要把親友召集起來一起蒸包子饅頭什么的,從早忙到晚,小孩兒當然是從早吃到晚啦。 寫春聯這個是必須要進行的環節,沒有春聯就沒有氣氛。小時候每年快三十的時候莊上家家戶戶就忙著請人寫春聯了,寫了十幾年春聯的老人如今都快80了,當然他也很久沒有再寫春聯了,至今仍記得他當年潑墨揮毫在朱色紙上落下一個又一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時的那種豪情。那時候他才剛剛有點兒老春聯的內容是很能反映一個時代的,以前的春聯好多現在都不怎么能看到了,比如“天恩深似海, 地德重如山”等等這一類的。有些老春聯還在用,比如“瑞雪兆非年,紅梅報新春”,其實也不是很老,如今的春聯增加了很多的現代元素,看了春晚的都知道。以去年的春節晚會就可以舉很多例子,比如說:(北京)上聯:三海九門 京華迎奧運(上海)下聯:一江兩岸 世博靚申城。

  既然是過年嘛,那么在如此隆重的節日之前很顯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掃除了,我們這里都叫做撣塵。小時候的時候都要用竹枝綁在竹篙上撣塵,現在都買現成的毛撣了。為什么要掃塵呢?其實就是因為塵與陳字同音,人們為了涂個吉利,又因為確實需要,所以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掃陳布新,把不好的東西全都掃出門,望即將到來的一年能夠好運滾滾!

  接下來可就是重頭戲了,相信年夜飯在所有人的心中都占著最重的分量。打家都辛辛苦苦了大半年了,盼望的就是能和家人在一起幸福的吃個年夜飯,幸福的看看春晚。這個晚上是有很多內容的。首先是它的傳說,聯系到它的名字除夕。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的時候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響聲,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這個其實只是個插曲,最重要的還是主題。這個年夜飯吃了是有講究的,豐盛自然不用說了,一定要有魚。還有的就是吃飯的時候不允許爭執任何事無論是什么程度的,因為這樣對來年的家庭和睦有影響,奶奶對這個管的超嚴但是這個現在幾乎沒人在乎了,既然是年夜飯么,當然是要吃的開心,至于形式那個隨便了。

  在此重頭戲的基礎上還有一個重頭戲,顯然是發壓歲錢嘛。每次除夕夜的年夜飯總是吃的最快,然后幸福的等著爺爺發壓歲錢,知道妹妹也想早吃完的時候我才把這個第一讓給了她。小孩子最期待就是這個環節了,記得小時候三個姑姑還沒出嫁的時候每次過年她們的零錢便都是我的了。如今時代變了又變,我們也從收壓歲錢到了發壓歲錢的年紀,但是壓歲錢這個環節始終這么有人氣。

  接下來便是守歲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話聊天來辭舊歲迎新年。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視的普及守歲不再那么單調了,全家人可以圍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聊天,其樂無窮。

  到這里其實還沒完,這時候年紀越小便會越興奮,因為明天早上大年初一要起早拜年。從這里開始,好吃的好玩的享用不盡,就這樣一直到初五迎財神氣氛不減。再接著走親訪友一直到十五元宵元宵節也是一個重頭戲,從明代時在北京就已經很常見了。

  結論: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4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每年都過春節,各地的人們都要放煙花爆竹、吃餃子……這是為什么呢?于是我們做了春節民俗的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春節習俗的書籍,閱讀報刊。

  2、上網瀏覽春節習俗的資料

  3、和身邊的人交流各地過春節的風俗習慣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體內容上網查找春節的食品餃子、年糕、糖瓜、湯圓、吃五豆、年年有余、臘八粥

  老人的講述:燃放煙花爆竹傳說古代人們為了驅趕“年”這頭怪獸,就利用爆竹的聲響嚇跑它。保護自己的食物和財產。

  網絡、書籍各地不同的民俗我國西南地區人民在春節進行除夕祭樹、偷菜節、汲新水等活動。

  西北地區還有送孩兒燈、點燈山等活動,到處都有廟會、猜燈謎……

  網絡、身邊人的講述春節的順口溜

  二十三,糖瓜沾。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糊窗戶。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殺只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家家走。

  四、結論:

  1、春節時人們都會把最好的吃的、喝的、穿的、玩的通通拿出來,人們都會特別的高興。人們還會去走親訪友充滿祥和的氣氛。

  2、民間的活動豐富多彩,不同的地區有著自己不同的慶祝方式,它可以反映出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樸實的性格。

  3、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而盛大的節日,全國乃至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在每年的春節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過去人們過春節主要是為了能吃好、穿好,F在可不同了,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春節對現代人來說有著更深的意義,那就是幸!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5

  一、調查目的:

  在這新春佳節里希望可以了解到關于春節的一些風俗,和他們的意義,過一個愉快的春節。

  二、調查提綱:

  從網上去查找資料查找資料,看看,城鄉的人是怎么過新年的

  三、調查背景:

  在感嘆“到底該咋過年”的時候,人們也在尋覓過年的新方式、新體驗。狗年春節,城鄉老百姓“換位”過年成一景。于是,我決定展開調查。

  四、調查成果:趕超市、逛景點,鄉下人進城不含糊。春節前夕,在鄭州各商業街上,經?梢钥匆姴僦l音、忙著挑選年貨的農民工。劉衛民老家在新密市茍堂鎮,在鄭州一家汽修廠打工。他說,“在外辛苦一年,得帶些拿得出手的東西回去。這不,丹尼斯搞促銷、打折,就買了DVD、電飯煲、冰箱。讓村里人看看,俺在城里混得不錯!”這兩年,鄭州市容市貌改觀很大,城區景觀煥然一新,從正月初一開始,不少鄭州近郊和區縣的鄉下人紛紛到城區參觀游覽。不少人來到世紀歡樂園、鄭東新區,參觀高樓大廈,欣賞霓虹閃爍。農歷正月初二,家住滎陽市高山鎮的李慶民帶著一家人,租了輛昌河面包,把二七廣場、碧沙崗公園等景點逛了個夠。李慶民說,種地不交農業稅,政府還有補貼,兒子打工還往家寄錢,年收入七八千元,這次進城,就是感受城里人的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中讓勞作一年的放松放松。

  鄉下人進城趕時髦,城里人則來到鄉下,住農家、品民俗,有滋有味過大年。家住鄭州市金水區的張建國說,在城里生活很富足,天天像過年,逢著春節就覺得空空落落。今年,一家三口一合計,乘車回農村老家過年:從農歷小年起,殺豬宰羊、制年食、辦年貨、貼門神、祭祖、走親戚、演社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不少農村發展城郊型觀光農業,“農家樂”式景點讓人耳目一新!俺抢锶诉^年方式簡單,總過不出味。今年攜全家回農村過年,就是想陪陪父母、敘敘家常,讓子女感受到純樸的過年風俗,體驗到農民的生活,感知新農村和人們新觀念的嬗變,接受一次再教育!奔易《邊^的馬福順說,在鄭州,許多來自農村或在農村有親戚的城里人,幾乎年年都回老家過年。

  春節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長汀客家人認為,春節才算是真正的過年。百節年為首,對新的一年寄托著無限的希望。春節大約分3個階段:從入年界至除夕為準備階段:年初一至年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至元宵節為余興階段。

  入年界: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為入年界。入年界后積極籌備年料,送年禮、大掃除、洗曬被褥衣物、理發沐浴、添置新衣等。

  蒸歲飯:除夕前一天蒸歲飯,歲飯要供數日,取“歲有余糧”之意。初三早晨重蒸食用。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鍋。

  過年:除夕(年三十晡)晚上合家團聚飲酒,稱“食年酒”,即“過年”。除夕在門前、廳堂貼對聯,家庭用具上貼紅紙,叫做“封歲”、“上紅”。

  守歲:吃完年夜飯,全屋到處燈火通明直至天亮,叫“點歲火”,家中親人歡聚一堂,共敘天倫,通宵達旦,謂之“守歲”;長輩用紅紙做紅包給孩子,叫“壓歲線”;將紅包放在供桌上,稱“壓歲”。

  開大門:正月初一凌晨,以“通書”為準擇吉時,打開大門,口頒“開門大吉,萬事如意,腳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鞭炮,辭舊迎新。

  拜年:農歷正月初一,人們打開大門,擇吉利方向,以示“出天方”迎喜神。同時前往親朋好友家互相拜年,互祝新年好。

  游樂:春節期間傳統游樂活動頗為豐富。民間踩船燈、舞龍燈、舞獅燈、踩高蹺、迎花燈、打花鼓、演戲、提傀儡等活動遍布城鄉,熱鬧非凡。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6

  一、調查目的

  了解中國春節有哪些習俗,這些習俗的由來,感受人們過春節時的喜悅心情和歡樂氣氛。

  二、調查時間

  20xx年春節期間

  三、調查方式

  1、利用談話的形式,詢問長輩。

  2、跟爺爺奶奶準備、干活,親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來。

  3、查閱資料,了解春節習俗。

  四、調查內容

  1、除塵

  臘月二十四這天,爺爺早早把我叫起來,我們一同打掃衛生,房間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徹底清掃一遍。

  我問爺爺這時打掃有什么講究呢?

  爺爺告訴我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除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疏浚明渠暗溝,撣拂室內塵垢蛛網,清洗鍋碗瓢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等。

  年前打春時,各家再忙也得趕在打春前徹底整理一下室內外衛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掃了,防止把新春的財氣、新春的喜慶掃了出去。

  哦,原來是這么回事,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2、貼春聯

  臘月二十九這天,吃過早飯,我就和爺爺忙著貼春聯和福字。

  “爺爺,‘!譃槭裁匆怪N呢?”“哈哈,這是因為‘!搅恕薄!肮薄肮薄盃敔,你給我講講貼春聯的來歷吧!”

  “你呀應該多讀書了,等會兒我給你一本書,你自己好好查查吧!”

  原來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王安石“千門萬戶除舊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說的就是這件事。

  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貼“!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弊种父、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3、守歲

  年三十的晚上,媽媽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瓜果點心應有盡有。

  一看到好吃的,我狼吞虎咽的吃起來。

  奶奶說,你這孩子,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吃,還要守歲呢!

  “守歲什么意思?快給我說說。

  爸爸說:“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我國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

  我們有說有笑的吃著年夜飯。

  “媽媽,蘋果我們總吃,今晚你怎么還擺一大盤呢?”“這你不懂了吧,這叫作‘平平安安’這桌上的瓜果可都有說法”。

  “年夜飯這么有講究?”我纏著奶奶給我說道說道。

  原來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現在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看晚會,談笑暢敘。

  4、放爆竹

  12點的鐘聲剛敲響,爸爸就去點響了鞭炮,“啪”“啪”……聲音真大,我趕緊捂住了耳朵。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相傳此舉是為了驅逐“山魈”。

  山魈,據說是古時深山里的一種兇惡的獨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

  有了火藥后,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紙制筒,也稱爆仗或炮仗。

  到現代,人們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還是習慣在春節放鞭炮,借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

  所以,從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聲總是連綿不斷。

  5、拜年

  初一那天,我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媽媽、奶奶也打扮得整整齊齊,我們出去拜年了。

  我之所以這么積極早起,是因為這一天我會收到好多的壓歲錢。

  通過查閱資料,我了解了拜年的許多知識。

  新年的初一,人們穿戴整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五、調查結論

  我們中國春節的這些習俗,其實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未來的`美好祝愿。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7

  調查時間:

  20xx年2月7日

  調查內容:

  春節習俗

  調查渠道:

  上網查詢

  問詢長輩

  調查情況:

  春節習俗:

  年前:

  祭灶:古時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里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貼門神

  貼門神: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前。

  守歲: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年后:

  拜年: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

  團圓飯: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詳見圖1)

  祭財神(開齋日):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

  拜佛:春節拜佛祈求好運,歲歲平安,為了討個好吉利。(詳見圖2、3)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8

  調查概括:

  調查時間:xx年x月x日

  調查人:

  調查方式:查資料,詢問長輩

  調查目的:

  了解春節習俗

  調查背景: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節日。每當春節期間我國各地方人民都會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這些活動有很多是從歷史的長河中遺留下來的,并形成了地方風俗。

  調查內容: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春節的前奏要數小年了。

  1、小年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澳胁话菰,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過了小年,便迎來除夕。

  2、除夕

  除夕又稱大年三十,初夜,歲除。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了,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一般指農歷二十九或三十。這天,一早起床,男子準備貼對聯,福等。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家中女子便開始忙碌起年夜飯來,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我們年夜飯中一般都有雞,魚,肉,湯圓這四道菜,魚的意思是年年有余,湯圓的意思是團團圓圓。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愉快最熱鬧的時候,一桌豐盛的菜,和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我的家鄉每家每戶吃年夜飯時會先放掛鞭炮,然后關上門一家人坐一起和和美美吃團圓飯。年夜飯過后,孩子們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又稱守歲錢等。因為是用紅色的袋,故又稱紅包。在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肴,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后,人們才開始享用。

  3、湯圓

  過完除夕,便迎來了新的一年,接下來的幾天,父母會帶領孩子到親朋好友家祝賀新春。

  4、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我的家鄉正月初一早上每家每戶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初一的早晨我們各家都會準備好果盒,糖果和各種各樣的食品。初二,父母會帶我們到外婆家拜新年,那天一早父母會帶上很多禮物比如煙酒飲料等,去外婆,外婆則準備一桌豐盛的伙食招待我們。接下來的幾天,便到親戚朋友家拜訪,同樣主人家會準備一桌美味佳肴招待客人。

【春節期間民俗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春節期間地方民俗的調查報告(通用8篇)12-08

當代春節民俗的調查報告06-23

春節民風民俗調查報告06-23

春節民俗調查報告通用11-08

春節民俗調查報告范文01-15

關于春節民俗調查報告01-22

家鄉春節民俗調查報告01-08

春節民風民俗的調查報告09-22

春節期間購物消費調查報告02-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a∨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精品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99 |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