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預習情況調查報告
在現在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預習情況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預習情況調查報告1
一、前言
新課標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倡高效課堂。課前預習是教育培養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過程。為了配合《新課標》,我們課題組想就本校初一學生的課前預習現狀做一個調查。
二、調查目的與內容
1。調查目的
為了解學生的數學課前預習的情況,了解你們的內心感受,分別從學生的預習認識、預習的必要性、預習內容、預習的有效性、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等幾個方面來設計。
2。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涉及到如下一些問題:
(1)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2)學生預習的主要內容
(3)學生預習的方法等狀況
三、調查對象與過程
1。調查對象
從本校初一兩個班選了65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65張,收回率100%。
2。調查過程
調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我們自編了《初中數學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研究》調查問卷,有10道選擇題組成。我對我校七年級的學生進行了數學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研究調查,以不記名方式完成,以發現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為進行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據。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第1題 A 37% B 58% C 5%
第2題 A 19% B 9% C 72%
第3題 A 55% B 43% C 2%
第4題 A 52% B 45% C 3%
第5題 A 17% B 34% C 31% D18%
第6題A 6% B17 % C 54% D23%
第7題 你預習一般用多長時間?
A10分鐘左右25% 30分鐘左右63% B 一小時左右12%
第8題 問答:你認為怎樣預習數學更有效?
回答的內容大概有:認真閱讀、靜靜地去思考、做一些練習、完成老師的問題、不會的勾出來……
第9題問答 關于預習你想說什么?
回答的內容大概有:預習對學習會有幫助的、預習要堅持下去……
第10題對比課前預習與課前不預習,那種情況學習更有效?
回答課前預習更有效
分析如下:
1、學生不經常預習數學。
2、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喜歡預習數學。大部分學生都覺得無所謂,因為他們沒有在課前預習上查到甜頭。
3、有一半的學生預習數學是在老師與家長的要求下,是被動學習。可見,課前預習數學的習慣還有待培養。
4、有一半的學生都認為預習對自己學習新課有所幫助,部分學生認為幫助很大,個別學生說沒有幫助,可見,課前預習的習慣急需培養。
5、學生對預習還不夠重視,部分學生只是看看、畫畫、做做,有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的少,看來要對學生進行預習方法的指導。
6、對于預習作業有一半的學生還沒重視起來,盡量少做。
7、眾多的學生認為預習一般用30分鐘的時間來 完成,這個時間有點長,要給學生預習給予正確的指導方法,這樣學生才能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有用功。
8、很多的學生知道閱讀、思考、練習是基本的方法。
9、學生能感覺到預習要堅持下去并養成習慣。
10、學生知道預習對于學習新課更有效。
五、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1、課前預習主動性不強
有的學生,老師不布置預習作業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預習,但只是把課前預習當成是被動地完 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預習的內容偏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所采用的方法較單一。更嚴重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及方法還是處于淺層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學習。
多數學生在預習時采用看看書、畫一畫、做一做的`方法,同學間相互合作、交流較少,這說明學生合作學習意識不強,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或借助于資料。這種被動等待答案的學習方式使同伴之間缺乏合作交流,也難形成知識的碰撞,更難有思想的火花產生。
4、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預習,但預習時很多學生不善于思考,因此課堂上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夠積極回答問題,還有一部分是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不積極思考問題,所以一節課下來收效甚微。
六、預習策略建議: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學生的預習情況:
1、應該通過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特別是那一小部分學生的預習意識。教師要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意識,學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預習任務,我們絕不包辦代替。
2、應該想辦法讓每個孩子都認真對待預習作業,而不是讓他們隨意性地敷衍了事,教育引導學生不要依賴別人,要獨立思考,個性解讀。
3、適當調整預習作業的難度和強度,讓學生不害怕預習。要創設條件,喚醒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并進而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主動參與預習。如課堂上教師創設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教師在給予積極評價。又如教師想辦法創造各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提前預習,甚至超超前預習。
4、給學生預習內容的指導,讓他們逐步知道預習時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且指導學生把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記下來,尋求辦法進行解決。
5、給學生預習步驟的指導,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預習;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指導時要讓學生明確預習要求和目標。預習中應以讀為基礎,其他預習任務應在讀中完成。讀很重要,所以教師對讀的遍數要有要求,每一遍讀也要有任務,如讀通讀準、讀懂讀流利、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出問題等等。
6、關注學生的差異。不同年級學生預習要求不一樣,同一個班級學生也有差異,要求也不一樣。因此我們在抓緊預習底線不放松的情況下,可以分層要求,層層遞進,不斷鼓勵優秀學生和學困生戰勝自我。
預習情況調查報告2
課前預習是教育培養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過程。老師們都知道,學生課前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學習的效率,而學生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則事半功倍。現就本校五年級學生的課前預習現狀做一個調查問卷,調查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與內容
1.調查目的
為了了解學生目前預習情況,因此設計了本問卷。問卷分別從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作業完成情況、預習作業無法落實的原因、預習的步驟、預習內容幾個方面來設計。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預習的普及度、預習的質量和預習的價值性認識;從側面了解教師布置預習的質量。
2.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涉及到如下一些問題:
(1)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2)學生預習的主動性
(3)學生預習的有效性方法等狀況
二.調查對象與過程
1.調查對象
從本校五年級選了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50 張,收回率100%。
2.調查過程
調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結合本校學生的預習情況自編了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情況調查問卷。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當學生認識到某件事的意義時,便會產生較為持久的動機。學生對課前有沒有必要預習是怎么看的呢?調查內容如下。
1、你覺得語文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
A有必要 B沒必要 C不清楚
2、你經常進行語文的課前預習嗎?( )
A經常 B偶爾 C從來沒有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課前總會預習的;約 17%的孩子對預習重視不夠,還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習慣。
3、你的語文預習時間一般是:( )
A15分鐘以內 B15-30分鐘 C30至60分鐘
分析:大部分孩子認為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有用;2%的孩子認為預習對學習新內容沒有用。
4、你的語文預習的.主要內容是( )。(可多選)
A讀通、讀熟課文 B自學生字詞 C了解課文大意
D查閱資料 E質疑問難 F根據課后題,嘗試探究
G其它
從本題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少部分同學能質疑問難,試著完成課后問題。
(二).預習的主動性
1、你之所以進行課前預習是因為:( )
A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必須完成
B為了課堂更好地學習,我必須完成
C為了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D不知道
2、你認為語文課前預習的作用主要是( )。
A提高聽課效果 B得到老師表揚 C提高自學能力
D上課可以不聽
分析:有30%孩子預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為了課堂更好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有20 %的孩子預習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三).預習的獨立性
1、老師沒有布置或忘記布置預習時,你會:( )
A自己主動預習 B向老師詢問預習作業 C不預習
分析:35%以上的孩子有了預習的習慣,即使老師沒有布置預習作業,他們也能主動問或主動預習。30%的孩子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
2、你預習時,父母會給予指導嗎?( )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分析:有一半學生在預習時會得到父母的指導,說明這些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預習是十分重視的。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這些孩子還沒有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的能力。
(四).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如下:
1、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你會:( )
A直接跳過 B做好記號,上課認真聽
C請教別人 D查閱資料
分析:20%的孩子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會請教別人或查資料,說明這些孩子的有積極主動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意識,學習的主動性較強。45%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利用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講來進行解決。但仍有30 %的孩子不管遇到的問題,直接跳過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了。
2、預習中你使用過《教材全解》之類的參考書籍嗎?( )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分析:在課前預習中,70%的孩子都使用教學參考書。也就是說有多一半的孩子在依靠參考書進行預習。
3、使用參考書籍是為了:( )
A得到準確的答案,課堂好回答老師的問題
B僅作參考,像與朋友討論一樣,我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C做作業時,能把作業做正確
分析:34%的孩子使用參考書是為了上課能準確回答老師的問題,可見孩子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很重視,38%的孩子是為了把作業做正確。從這里可以看出孩子們參考是為了得到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鍛煉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析:多數孩子都認為課前預習是有效果的,說明課前預習是值得的。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預習中認為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熟課文,能理解重點詞句。
通過調查反映出學生查閱資料和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夠。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四.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1.未養成課前預習習慣。
有的學生老師不布置預習作業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預習,但只是把課前預習當成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預習的內容偏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所采用的方法較單一。更嚴重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及方法還是處于淺層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學習。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不能通過同伴互助合作來解決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或借助于資料。這種被動等待答案的學習方式使同伴之間缺乏合作交流,也難形成知識的碰撞,更難有思想的火花產生。
4.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預習,但預習時很多學生不善于思考,有時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鉆研精神和善于總結歸納的習慣是提高預習成效的關鍵,合理的預習方法和有效的思維途徑是預習成功的保證。
【預習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預習調查報告04-01
小學語文課前預習調查報告04-27
重視預習課上好預習課12-06
經營情況調查報告04-26
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0-17
銷售情況調查報告03-21
手機情況調查報告03-21
交通情況調查報告03-22
寫字情況調查報告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