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調查報告1
20xx年中共十七大的最重要命題之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問題”。而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時期,農民工問題依然是民生問題中應給予關注的問題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80年代后農民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正大量地流入城市。他們正值人生的黃金階段,他們奮斗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奮斗著,我們理應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及時解決他們的困難,這樣才有利于創造和諧社會。
一、新生代農民工的特征
(一)比較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生于80年代的新生代農民工,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并且他們的家庭多數響應了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號召,因此他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盡管戶口本上他們仍然是農民身份,但其中相當多的人從來沒有接觸過農業生產勞動,缺少艱苦鍛煉的機會,屬于“從校門到校門”的一代。同時,標榜“80后”青年人的特征——“自我”、“物質化”、“無責任感”、“生存能力弱”等都同樣適用于他們。他們在城鎮尋求職業時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在某些方面缺乏新產業工人階層的志氣。
(二)無務農經驗,對家鄉的鄉土認同在減弱
據統計,89.4%的新生代農民工基本不會農活或只會一點點。他們中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是出生在農民之家,戶籍在農村,但卻很少接觸農業生產活動,甚至有的隨同父母在城鎮長大。在自身農民身份的`認同中,也覺得自己外出務工經商,已經脫離了農民身份。他們對家鄉的鄉土認同更多的是包含著對親人的感情,對農業活動則缺乏感情和興趣。
(三)平均受教育程度較高,維權意識較強
生于80年代,正好是中國九年義務教育和法制建設步入正軌的年代,新生代農民工絕大多數都具有至少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甚至有些接受過中專或高技類課程訓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國新生代農民工發展狀態及代際對比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在調查中發現有97%的農民工表示愿意繼續學習,其中最想了解的依次是專業技能知識(69.7%)、法律知識(54.7%)和文化知識(47.8%)。這種需要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細微的差別。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種觀點在新生代農民工中得到最廣泛的認同。
(四)外出動機多為尋求個人發展
與父輩農民工外出以求生存為主的動機不同,新生代農民工在考慮賺錢的同時,更把外出作為尋求自我發展和追求城市生活作為主要的目標。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以“出來賺錢”為主要目的的只占18.2%,而選擇“剛畢業,出來鍛煉自己”,“學一門技術”和“在家沒有意思”的人占到了71.4%。與此成鮮明對比的是,60年代的農民工有76.2%的人選擇了“出來賺錢”,70年代出生的則有34.9%,可以看出新生代農民工對自身有了比父輩更深更高的認識,融洽的工作氛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良好的工作條件已經成為他們找工作時最為關注的問題。
二、新生代農民工的生活就業現狀和問題
(一)工作情況
據調查顯示,我國工資報酬最低的五個行業是農林牧副漁業、批發、零售貿易服務業、采掘業、建筑業和制造業,這些行業的工資都低于平均工資水平。而新生代農民工卻在這五個行業的就業比例中占82.5%。可見新生代農民工所從事的主要是體力型和低技能高替代性的工作,工作層次比較低,穩定性較差,發展機會很少。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平均每天工作10.2小時,甚至有些人工作時間經常延長到24小時。而在穩定性方面,有53%的人工作不穩定,其中有26.4%的人工作很不穩定。
(二)生活狀況
由于很多用人單位不能為進城務工的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比較正式的宿舍,從而使得很多新生代農民工不得不自己解決住房問題。他們大多選擇了租房和搭工棚。而事實上租房費在他們僅有的微薄收入中占據了一大部分,因此住房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調查顯示,只有30.2%的人表示對自己的居住條件比較滿意。
在生活消費方面,調查顯示,總共有89.4%的新生代農民工認為自己在城市的飲食條件太差,在少得可憐的休息日里,越來越多的新生代農民工開始走入網吧、舞廳、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嘗試著融入繁華的城市。
(三)身份歸屬狀況
與父輩農民工不同,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夢”更加執著。他們積極地認同所在城市,參加當地社會組織的集體活動,漸漸適應并習慣當地的社會生活和環境,希望能在城市扎根發展。骯臟、隨地吐痰、偷盜、不禮貌、不文明等,似乎理所當然地加在新生代農民工身上。而歷史形成的“城里人”和“鄉下人”之分,使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里時常遭受城里人的白眼和歧視。一旦一個地方發生了刑事犯罪,人們也總是首先將懷疑的目光指向進入城市的農村人。這讓新生代農民工感到自卑和對“城市夢”的茫然,將自己與城市隔離開來,蜷縮在城市的邊緣地帶。
三、促進新生代農民工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改革城鄉分割的就業制度
戶籍制度所帶來的“先城后鄉”的不平等待遇讓新生代農民工進入市場時處于劣勢地位,同等條件下只能從事比較臟、亂、差的工作,即使同工也不同薪。農村一方面由于經濟比較落后,政府沒有辦法提供更多的和合適的教育培訓;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政府或新生代農民工個人,都難以預計進城后的情況。為此,需要深化改革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體制和政策,例如城市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打破城市公平就業的不平衡性,有效提高農民工素質培養。
(二)建立系統的培訓機制
一方面,對于新生代農民工個人來說,在城市的工作生活使他慢慢發現自己的教育需求,但由于戶籍制度的影響,卻難以享受當地的教育服務。另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本來就很微薄,除去被克扣、拖欠部分和日常消費之外,很難再拿錢用于教育和培訓,盡管其接受教育培訓的欲望非常強烈,但其具有實際支付能力的教育需求是十分有限的。政府可以籌集資金,依托民辦高校、職校技校,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實際情況采取分批輪訓方式。推動政府購買或企業委托培訓等,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免費或優惠的培訓服務。
(三)創造良好的自主創業環境
絕大多數新生代農民工懷著執著的“城市夢”來到城市打工,大都不愿意甚至不可能再回到農村務農。但是,創業所需要的資金、技術、項目以及良好的法制環境卻成了創業的重要障礙。因此,相關部門可爭取銀行機構和農村信用社機構的支持,對新生代農民工施行專項貸款,進行小額信貸,以資助的性質、貸款的形式給予新生代農民工資金支持。
(四)轉變企業的管理方式
隨著時代發展,農民工主體的變換,企業的管理方式也應與時俱進。對待老一代農民工的那種胡蘿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新生代農民工,因為新生代農民工不再是以“出來賺錢”為主要目的,據調查,80后農民工的職業流動率最高,達到平均每人每年工作換0.45次。其中,近一半人是因為“生活、生產環境不適合”,以及“閑暇時間不足”而跳槽。這種頻繁的人員流動很容易打亂企業的生產管理與生產計劃。除了加強對他們進行職業培訓之外,還要積極引導他們腳踏實地、認真刻苦地鉆研業務,才能使新生代農民工在企業里找到歸屬感,真正踏實努力工作。
關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調查報告2
一、調查時間:
20xx年x月。
二、調查方式:
采訪調查
三、調查對象:
城市農民工
為了解xx市農民工就業狀況、工資收入情況、工資被拖欠情況、下一步的就業打算以及希望政府幫助解決的主要問題,日前,徐州民調中心與徐州調查隊聯合開展了農民工就業、收入情況等快速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56.2%的農民工對自己的收入感到滿意,77.1%的農民工每月能按時領取工資,農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開銷”和“子女教育”;50.4%的農民工認為自己的工作“基本符合”期望,60.0%的農民工將“繼續外出打工”,15.4%選擇“在家創業”。
年齡在18至50歲間
半成以上為高中或以上
據市民調中心相關人士介紹,此次快速調查,調查對象為全市五縣(市)及銅山、賈汪兩區在本地企業和尚未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共計240人。被訪農民工年齡集中在18-50歲之間。
240位被訪農民工中,18-x0歲占x8.x%,x1-50歲占48.x%。男性占85.0%,女性占15.0%。半數以上的農民工學歷為高中、中專。52.5%的農民工文化程度為高中、中專,2x.x%為初中,xx.x%為大專及以上學歷,10.9%為小學及以下。
多數以短期零工為主
長三角為首選打工地
調查顯示,被調查民工以短期零工為主。57.1%的被訪農民工為“短期零工”,xx%為“長期合同工”,10.0%為“自主經營”,另有2.9%目前“失業”。在所從事的工種上以技術工人為主。6.9%的農民工從事包括建筑工、木瓦工、泥水工、電工、修理工、縫紉工、廚師、駕駛員等在內的簡單技術工種,15.9%為工廠工人,xx.x%為各類服務人員,另有6.9%為管理人員和辦事員。
調查顯示,長三角地區為首選打工地。40.4%的.農民工選擇長三角地區為打工地,xx%選擇徐州本地作為自己的打工地,11.7%選擇中西部地區,選擇珠三角地區、京津地區等地的比例均不高于x%。
收入多集中在1至5萬
拖欠工資現象依然存在
調查顯示,農民工年收入大多集中在1-5萬元。50.8%的農民工年收入為1-x萬元;24.6%為x-5萬元;1萬元以下占15.4%,其中不足5000元的農民工比例為2.9%;9.2%的農民工年收入超過5萬元,其中7.5%為5-8萬元,1.7%在8萬元以上。
調查顯示,農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開銷”。79.6%的農民工收入用于“日常生活開銷”,x9.2%用于“子女教育”,25.0%用于“人情往來”,17.1%用于“房租”,12.5%用于“贍養老人”,7.5%用于“醫療保健”,6.x%用于“儲蓄”,2.9%用于“娛樂支出”,僅有0.8%分別用于“技能培訓”和“投資”,x.8%用于其他方面。
調查中,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現象仍然存在。77.1%的農民工每月能按時領取工資,有22.9%的農民工工資會被拖欠,其中6.x%的農民工表示“經常被拖欠工資,嚴重影響了平時生活”。
希望能有節假日休息
創業時能有政策支持
在對20xx年的外出打工的期盼中,調查顯示,選擇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最期盼政府能“督促老板及時發工資,按月結”、“也能有節假日,能休息,能簽訂勞動合同,希望有養老保障”、能“辦理五險一金”。
調查顯示,選擇在家創業的農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在“資金方面給予支持,特別是在貸款方面提供方便”,同時能在“政策上給予支持”。選擇在家種地的農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幫忙討回以前被拖欠的工資”,同時希望“醫療保險報銷多一點”、“孩子上學不能亂收費,管理好肥料農藥價格、質量”等。
【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拖欠農民工工資報告12-07
農民工工資拖欠方案12-08
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報告01-15
拖欠農民工工資報告12-07
拖欠農民工工資整治方案12-07
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方案12-08
拖欠農民工工資整改報告12-03
關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調查報告(精選9篇)12-07
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調查報告(精選5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