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會學導論》讀書筆記心得感悟

時間:2023-04-14 20:43:30 筆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法律社會學導論》讀書筆記心得感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法律社會學導論》讀書筆記心得感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法律社會學導論》讀書筆記心得感悟

  《法律社會學導論》是羅杰.科特威爾所著,作者認為,法律具有兩種面孔:一方面,它是一種學說和觀念的集合,能夠被邏輯地或者教義地解釋和發展;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種對特定機構及其實踐的社會生活進行調整的機制。所以,除了作為一種抽象的邏輯事物外,法律也必須被看作是一種社會經驗之事實。法律規則只有適用于社會環境和社會關系,才能體現出其含義和意義。從而,將法律作為一種服務社會目標的社會現象進行嚴謹的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從社會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法律和社會的關系是難以割舍的,然而對于它的研究和探討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卻把它作為一種游離于社會的孤立現象來加以分析,至多也僅僅局限于從法律與社會的某些目的相結合或從社會的某一方面來研究和論述。而把法律置于社會整體的視野中來觀察和描述,那是法律社會學產生以后的事了。

  羅杰·科特威爾認為,對于法律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運用不同的觀點和方法從不同的角度把法律置于社會背景的不同畫卷里,并以不同的筆觸來描繪它,本書作者首先試圖解決的就是研究和觀察法律的角度問題。在廣闊的人類歷史畫卷里,法律很明顯是脫胎于社會母體的,法律的社會意義不是既定的,而是賴于社會狀況的變動而變動的,這種變化在不同社會里千姿百態,而法律本身則幾乎是無能為力的。

  本書主要分為法律的社會基礎、作為社會變遷工具的法律、作為整合機制的法律、法律權力與意識形態、法律的接受與法律的正當性、法律的職業守護者、法官、法院、糾紛、法律執行與法律援用、以及法律預測等及部分構成,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法律的社會基礎。

  首先,作者論述了民俗與倫常,法律起源于或者說必須起源于倫常。倫常逐漸演變成法律,后者以國家強制力作為后盾而與前者相區別。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民俗和倫常也漸漸地發生著改變。但是薩姆納認為,通過有意識的立法從根本上改變民俗的余地很小。“立法必須立足于既有的倫常,立法要想行之有效,就必須與倫常保持一致”社會生活自身具有活力,法律、哲學、宗教和道德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事物,只不過是這種活力的各種表現而已。它們深深扎根于社會發展過程中,卻幾乎無力改變這種進程。道德是倫常中的禁忌和命令的總和,它界定了什么是正確的行為。因此,道德從來就不是直覺性的,而是具有歷史性、制度性和經驗性的。哲學和倫理學同樣是倫常的產物。從現代觀念來看,民俗和倫常的起源并不必然都是合理的。它有些來源于經驗的錯誤推論,有些則來源于薩姆納所謂的“僥幸心理”。但是作者認為,作為“社會的核心”的民眾是保守的、他們遵循傳統和習慣而生活,鑒于統治階級并不希望自己的變革危及其特權,所以法律的社會基礎都是強化這些倫常而不是重新塑造這些倫常。總的來講就是,如果法律故意背離倫常,其社會基礎和權威將會受到削弱,與倫理相悖的立法可能只是廢紙一堆。

  此外,就文化與法律而言,作者認為文化沖突凸顯出蘊含在法律之中的價值判斷和認知預設。相關研究已經表明,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決定他們對法律的態度以及是否愿意使用法律而非采取非法律手段來解決糾紛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關于法律“移植”效果的研究已經表明,只要移植的內容涉及的是工具性事項,即便接受法律移植的社會具有迥異的文化,域外法律原則的輸入也很容易成功,這是因為在這些接受法律移植的社會存在強烈的動機來接受這些變化。但是,如果涉及的是表現出強烈文化價值的社會關系領域(例如家庭關系),這些研究通常表明接受法律移植的社會將強烈抵制體現不同文化預設的法律原則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說,法律體現著重要的文化預設,而且法律對社會的某些重大影響也依賴于此。

  下面來簡要談一談我基于此的一點思考:民俗與文化對中國法律的影響一直是非常巨大的,從蒙昧時期的“巫術文化”到青銅時代的禮樂文明,由禮樂文明在到春秋之后的禮法文明,可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中華法系的出現與發展都有著奠基作用。此外,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法制聯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我們可以從法的觀念、刑治主義、群體思維及法律學術風格等方面獲得相同的認識。舉例來講,普遍存在于中國民眾中的以刑為核心的法的觀念,顯然與中國的法律傳統有著密切的關系。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有關法律的經驗、智慧和社會理想,對現代中國法制的發展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從經驗層面來看,法典化的成文法傳統、法律語言的表述方式、對經濟犯罪的嚴厲制裁、以及調解制度等在中國古代的法律文化中均有出現。

  總而言之,由于法律與社會日益滲透的現實,法學與社會學都關注全部社會關系的共同性,使得從社會的觀點和角度研究法律有可能比其它方法—如純粹從經濟因素或有關人際關系或邏輯規范分析—更富有普遍成效。這種社會學的觀察角度比其它角度更深刻,更具說服力,它能較多地考慮或更系統地收集有關法律的影響以及法律的作用,可以用社會制度和社會理論的知識來描述法律的本質。法律社會所要求的對于法律性質的理解,不僅要求對于法律原則和法律制度進行系統的經驗分析,而且還要求對于法律制度所依附的社會環境進行同樣的分析,進而尋求法律發展和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

  法律以復雜的方式調整社會關系以及與其它社會關系的作用。法律社會學對于法律的發展研究,當然要揭示法是否并以怎樣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其它因素的影響而被有目的地用作改變社會模式的工具,從復雜的社會過程中排除其它因素揭示法律的獨立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揭示法與社會其它因素相結合的整合作用,研究法律與社會生活的契合程度,研究法律的功能、實現和成效,研究在不同社會條件下法律效力的決定性因素。作者:呂妮娜

【《法律社會學導論》讀書筆記心得感悟】相關文章:

《社會學的想象力》讀書筆記心得感悟范文06-14

舞蹈學導論讀書筆記08-06

《舞蹈學導論》讀書筆記01-28

舞蹈學導論讀書筆記范文08-06

《舞蹈學導論》讀書筆記范文02-03

淺談《社會學的邀請》讀書筆記12-03

《社會學的邀請》讀書筆記參考08-27

《社會學的邀請》讀書筆記范文07-14

導論的心得體會07-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在线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 | 新sss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你懂的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