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從字的成語及解釋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說到成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你知道經典的成語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帶有從字的成語及解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帶有從字的成語及解釋1
以“從”字開頭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從中作梗] 在事情進行中,設置障礙,故意為難。
[從中漁利] 漁:勞取。漁利:乘機謀取不正當的權益。人當中撈取好處。
[從一而終]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從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從頭至尾] 從開頭至結尾。指某件事物的全過程或全部內容。
[從頭到尾] 從開頭到結尾。指某件事物的全過程或全部內容。
[從頭徹尾] 自始至終。
[從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從天而降]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從俗就簡]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從俗浮沉]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從善若流]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同“從善如流”。
[從善如流]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從善如登] 指為善如登山那樣不易,比喻學好很難。
[從容自若] 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樣。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從容自如] 不慌不忙,得心應手。
[從容應對] 從容:舒緩,悠然。不慌不忙地應付答對。
[從容就義] 就義:為正義而死。無所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從容不迫] 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從輕發落] 發落:處分,處置。指處罰從寬,輕予放過。
[從流忘反] 指習從流俗而不可扭轉。
[從令如流] 從令:服從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絕對服從命令。
[從寬發落] 發落:處分,處置。指處罰從寬,輕予放過。
[從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行為。現多比喻冒險救人。
[從諫如流] 諫:直言規勸。聽從規勸像流水一樣自然。形容樂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
[從風而靡] 指如風之吹草,草隨風傾倒。①比喻強弱懸殊,弱者不堪一擊,即告瓦解。②比喻仿效、風行之迅速。
[從風而服] 從:順從;服:服從。象順風倒下一樣就迅速服從了。
[從惡是崩] 學壞象高山崩塌一樣迅速。比喻學壞很容易。
[從惡若崩] 崩:倒塌。學壞像高山崩塌一樣迅速。比喻學壞很容易。
[從惡如崩] 指為惡如山崩那樣容易。
[從長商議] 猶言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 用較長的時間慎重考慮、仔細商量。
[從長計較] 猶言從長計議。
[從壁上觀] 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從”字在第二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言從計行] 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同“言行計從”。
[言從計聽] 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同“言聽計從”。
[言從計納] 講的話、出的主意,都聽從采納。
[喜從天降] 喜事從天上掉下來。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無從置喙] 沒有話可說,沒有可插嘴的。
[文從字順] 從:服從,順從;順:通順。指文章通順。
[天從人愿] 上天順從人的意愿。指事物的發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天從人原] 指事情的發展恰如所望。
[三從四德] 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之一。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名從主人] 事物以主人所稱之名為名。
[面從腹誹] 誹:毀謗。表面順從,心里不以為然。
[肩從齒序] 并肩相從,依年齒以序長幼。指僚友交游。
[禍從天降] 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災禍。
[禍從口生] 指言語不慎招致災禍。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后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
[禍從口出] 災禍從口里產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
[橫從穿貫] 指融會貫通。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合從連衡] 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
[過從甚密] 過從:交往,來往。相互往來很多,關系密切。
[各從其志] 從:聽任;志:志向。各人執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風從虎,云從龍] 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病從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
[悲從中來] 中:內心。悲痛的感情從內心涌出來。
“從”字在第三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行不從徑]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為學走捷徑。
[枵腹從公] 枵腹:空腹,肚饑。指餓著肚子辦公家的事。形容一心為公。
[退食從容] 指官吏品行節儉正直,儀容從容自得,可為楷模。
[投筆從戎] 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順天從人] 順應天命,合乎人心。舊時常用于頌揚建立新的朝代。同“順天應人”。
[識變從宜] 指認識事物的變化,靈活地處理問題。
[省煩從簡] 省去煩雜的手續而采取簡單的方法。
[舍己從人] 舍:棄;從: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
[善善從長] 善善:褒揚美德;從長:源遠流長的意思。原指褒揚美德,源遠流長。后用來比喻吸取別人的長處。
[三占從二] 三個人一同算卦,聽從其中兩個人的意見。比喻聽從多數人的意見。
[青州從事]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東東部;從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稱。
[棄邪從正] 指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棄偽從真] 丟棄虛偽而追從真理。
[棄惡從善]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棄筆從戎] 猶投筆從戎。指文人棄文就武。
[配享從汜] 舊時以孔子門徒及某些所謂“名儒”附屬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稱配享從汜。
[靡然從風] 指群起效尤而成風氣。
[力不從心]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軍法從事] 按照軍法嚴辦。
[潔己從公] 保持自身廉潔,一心奉行公事。同“潔己奉公”。
[家道從容] 指家庭生活條件充裕。
[急處從寬] 在緊急情況下并不緊張。
[革舊從新] 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同“革故鼎新”。
[改行從善] 改變不良行為,誠心向善。同“改行為善”。
[改過從善] 改正錯誤,決心向善。指去惡就善。同“改過遷善”。
[改惡從善] 再不做壞事,決心做好人。
[鳧鶴從方] 指野鴨和鶴各從其所屬的品類。比喻順其自然行事。
[惡惡從短] 比喻對人所做的壞事,不十分苛責。
[草率從事] 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就處理了。形容辦事不認真。
[便宜從事] 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
[比類從事] 比:比照。其它類似的情況按照這種精神辦理。
[礙難從命] 礙:妨礙;從:聽從。由于有所妨礙,難以遵從吩咐,是委婉拒絕對方要求的話。
“從”字在第四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字順文從] 用詞行文自然妥貼,表達清楚。
[執意不從] 執:堅持;意:意見;從:依從。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依從別人的意見。
[枝附影從] 枝條附著樹干,影子隨從形體。比喻追隨模訪。
[枝附葉從] 枝葉附從于樹干。比喻依附的部屬。
[杖履相從] 指追隨左右。
[擇善而從] 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云合景從] 如云聚合,如影隨形。比喻隨從者之多。
[言行計從] 說的話出的主意都采納照辦。形容深被信任。
[言聽行從] 指說話、做事有人聽從。形容威望很高。
[言聽計從] 聽:聽從。什么話都聽從,什么主意都采納。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
[言出禍從] 話一出口,禍患隨之而來。
[響和景從] 比喻兩者緊密相連。同“響答影隨”。
[無所適從] 適:歸向;從:跟從。不知聽從哪一個好。指不知怎么辦才好。
[惟命是從] 猶言惟命是聽。指絕對服從。
[唯命是從] 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
[偷合茍從] 指茍且迎合以取悅于人。亦作“偷合取容”。
[同類相從] 指物之同類者互相依從。
[輕裝簡從] 行裝簡便,隨從人少。
[輕騎簡從] 指出門時行裝簡單,跟隨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輕騎減從] 行裝簡單,跟隨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同“輕車簡從”。
[輕車簡從] 行裝簡單,跟隨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輕車減從] 行裝簡單,跟隨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同“輕車簡從”。
[靡所適從] 不知何所依從。
[降心相從] 降低自己去遵從別人。
[堅執不從] 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計合謀從] 指計謀合乎君上之意而被采納。
[雞尸牛從] 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何去何從] 去:離開;從:跟隨。離開哪兒,走向哪兒。多指在重大問題上選擇什么方向。
[風行草從] 比喻有聲望者的言行影響世態俗情。同“風行草偃”。
[草偃風從]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百依百從] 百:比喻很多;依:順從;從:跟從。什么都依從。形容一味順從。
“從”字在第五位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恭敬不如從命] 客套話。多用在對方對自己客氣,雖不敢當,但不好違命。
帶有從字的成語及解釋2
1
礙難從命
成語拼音:
ài nán cóng mìng
成語解釋:
礙:妨礙;從:聽從。由于有所妨礙,難以遵從命令或吩咐
成語出處:
《三打祝家莊》第一幕第一場:“你回去復李大官人,本當將時遷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賊黨,礙難從命。”
2
病從口入
成語拼音:
bìng cóng kǒu rù
成語解釋:
疾病多是由飲食不慎而引起傳染。又作“病由口入”。
成語出處:
晉 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3
悲從中來
成語拼音:
bēi cóng zhōng lái
成語解釋:
中:內心。指悲傷的感情從內心發出來
成語出處:
嚴秀《哀吳晗》:“我看了吳晗教授的那一段事跡,不禁廢書而嘆,悲從中來。”
4
比類從事
成語拼音:
bǐ lèi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比:比照。其它類似的情況按照這種精神辦理。
成語出處:
《漢書·文帝紀》:“它不在令者中,皆以此令比類從事。”
5
百依百從
成語拼音:
bǎi yī bǎi cóng
成語解釋:
百:比喻很多;依:順從;從:跟從。什么都依從。形容一味順從
成語出處:
楊纖如《傘》:“討厭他過于粗暴魯莽,常辦錯事,喜愛他忠實聽話,百依百從。”
6
便宜從事
成語拼音:
biàn yí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便宜:方便合適。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 龔遂》:“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
7
不知所從
成語拼音:
bù zhī suǒ cóng
成語解釋:
不知怎么辦。形容拿不定主意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8
從壁上觀
成語拼音:
cóng bì shàng guān
成語解釋:
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成語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9
倉卒從事
成語拼音:
cāng cù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倉卒:匆忙。匆匆忙忙處理事情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但是第五次沒有打破‘圍剿’而被迫突圍時,還表現了不應有的倉卒從事。”
10
從長計議
成語拼音:
cóng cháng jìyì
成語解釋:
長:放長時間;計議:商議需要較長的時間;仔細地考慮;商量。指對事情處理時的慎重認真態度。
成語出處:
元 李行道《灰闌記》楔子:“且待女孩兒到來,慢慢的與他從長計議,有何不可?”
11
從長計較
成語拼音:
cóng cháng jì jiào
成語解釋:
猶言從長計議。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四五回:“嬸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從長計較,慢慢地商量。”
12
從從容容
成語拼音:
cóng cóng róng róng
成語解釋:
留有足夠的時間,而且常常有余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2回:“必須放他進內,從從容容,慢慢為之方可。”
13
從長商議
成語拼音:
cóng cháng shāng yì
成語解釋:
猶言從長計議。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六八回:“[蘇定]也道:‘梁山泊吳用那廝,詭計多謀,不可輕敵,只宜退守;待救兵到來,從長商議。’”
14
從惡如崩
成語拼音:
cóng è rú bēng
成語解釋:
指為惡如山崩那樣容易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5
從惡若崩
成語拼音:
cóng è ruò bēng
成語解釋:
見“從惡如崩”。
成語出處:
《國語·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6
從風而服
成語拼音:
cóng fēng ér fú
成語解釋:
從:順從;服:服從。象順風倒下一樣就迅速服從了。
成語出處:
《戰國策 秦策一》:“山東之國,從風而服。
17
從風而靡
成語拼音:
cóng fēng ér mí
成語解釋:
①謂如風之吹草,草隨風傾倒。比喻強弱懸殊,弱者不堪一擊,即告瓦解。②謂如風之吹草,草隨風傾倒。比喻仿效、風行之迅速。
成語出處:
《漢書·韓信傳》:“于是用廣武君策,發使燕,燕從風而靡。”
18
從規矩定方圓
成語拼音:
cóng guī jǔ dìng fāng yuán
成語解釋:
從:聽從;規矩:圓規和曲尺。根據圓規和曲尺來確定方圓的大小形狀。比喻凡事都得遵循一定的法則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楔子:“天地神鬼人五仙,盡從規矩定方圓,逆則路路生顛倒,順則頭頭身外玄。”
19
從何說起
成語拼音:
cóng hé shuō qǐ
成語解釋:
從哪里開始說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0回:“這一席話,不覺把雯青說得呆了半晌,方掙出一句道:‘這從何說起呢?’”
20
從井救人
成語拼音:
cóng jǐng jiù rén
成語解釋: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行為。現多比喻冒險救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從之也?”
21
從諫如流
成語拼音:
cóng jiàn rú liú
成語解釋:
諫:直言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之改正錯誤。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水從高處往下流一樣順暢自然。舊指帝王樂意聽取下屬的批評意見。
成語出處:
漢 班彪《王命論》:“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從諫如順流,趣時如響起。”
22
從寬發落
成語拼音:
cóng kuān fā luò
成語解釋:
發落:發放;放過。寬大處理;輕予放過。
成語出處:
明 李贄《與周友山書》:“想仲尼不為己甚,諸公遵守孔門家法,決知從寬發落,許其改過自新無疑。”
23
從令如流
成語拼音:
cóng lìng rú liú
成語解釋:
從令:服從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絕對服從命令。
成語出處:
《商君書·畫策》:“是以三軍之眾,從令如流,死而不旋鍾。”
24
從流忘反
成語拼音:
cóng liú wàng fǎn
成語解釋:
謂習從流俗而不可扭轉。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一記得了,久而久之,不論尊卑長幼,遠近親疏,一股腦子,把稱謂擱起來,都叫別號,尤其怪。照這樣從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只怕就會有‘甲齋父親’‘乙亭兒子’的'通稱了。”
25
操切從事
成語拼音:
cāo qiē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操:做。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須用上些水磨功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
26
從輕發落
成語拼音:
cóng qīng fā luò
成語解釋:
發落:處分,處置。指處罰從寬,輕予放過。
成語出處:
明 李贄《與周友山書》:“想仲尼不為已甚,諸公遵守孔門家法,決知從寬發落、許其改過自新無疑。
27
從容不迫
成語拼音:
cóng róng bù pò
成語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成語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28
從容就義
成語拼音:
cóng róng jiù yì
成語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定自若;就義:為正義事業而犧牲。非常鎮靜;毫不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成語出處:
宋 朱熹《近思錄》:“感慨殺身者易,從容就義者難。”
29
從容應對
成語拼音:
cóng róng yìng duì
成語解釋:
從容:舒緩,悠然。不慌不忙地應付答對。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雜述·豫約》:“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30
從容自如
成語拼音:
cóng róng zì rú
成語解釋:
不慌不忙,得心應手
成語出處:
吳伯簫《記一輛紡車》:“熟練的紡手趁著一線燈光或者朦朧的月色也能搖車,抽線,上線,一切做得從容自如。”
31
從容自若
成語拼音:
cóng róng zì ruò
成語解釋:
沉著鎮靜,神態自若
成語出處:
張天民《創業》:“華程從容自若。”
32
草率從事
成語拼音:
cǎo shuài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就處理了。形容辦事不認真。
成語出處: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 新唐書本紀書法》:“明初修史時,即據其成文編入,不復彼此互訂,以歸畫一,亦可見其草率從事也。”
33
從俗浮沉
成語拼音:
cóng sú fú chén
成語解釋: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成語出處: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34
從俗就簡
成語拼音:
cóng sú jiù jiǎ
成語解釋: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成語出處:
宋 周輝《清波別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簡帖,必旋檢本,模仿筆畫,從俗就簡。
35
從善如流
成語拼音:
cóng shàn rúliú
成語解釋:
從:聽從;善:指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如流:像水從高處流下那么快。聽從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來一樣順暢。形容樂于接受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36
從善如登
成語拼音:
cóng shàn rú dēng
成語解釋:
指為善如登山那樣不易,比喻學好很難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韋昭注:“如登,喻難;如崩,喻易。”
37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成語拼音:
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成語出處:
《國語·周語下》:“從善如登,從惡是崩。”
38
從善若流
成語拼音:
cóng shàn ruò liú
成語解釋:
見“從善如流”。
成語出處:
《新唐書·張玄素傳》:“從善若流,尚恐不逮,飾非拒諫,禍可既乎?”
39
從頭徹尾
成語拼音:
cóng tóu chè wěi
成語解釋:
自始至終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呂伯恭》:“不免索性說了,從頭徹尾只是此一個病根也。”
40
從頭到尾
成語拼音:
cóng tóu dào wěi
成語解釋:
見“從頭至尾”。
成語出處:
《朱子全書·孟子三》:“是金聲底,從頭到尾只是金聲;是玉聲底,從頭到尾只是玉聲;是絲竹之聲,從頭到尾只是絲竹之聲。”
41
從天而降
成語拼音:
cóng tiān ér jiàng
成語解釋:
天上掉下來的。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周亞夫傳》:“直入武庫,擊鳴鼓。諸侯聞之,以為將軍從天而下也。”
42
從天而下
成語拼音:
cóng tiān ér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周亞夫傳》:“直入武庫,擊鳴鼓。諸侯聞之,以為將軍從天而下也。”
43
從頭做起
成語拼音:
cóng tóu zuò qǐ
成語解釋:
從:自。從開始做起
成語出處:
朱自清《古文學的欣賞》:“現在得從頭做起,最難的是注文用的白話……得創作。”
44
從頭至尾
成語拼音:
cóng tóu zhì wěi
成語解釋:
由開頭到末尾。指事情發展的全過程。也作“從頭到底”、“從頭到尾”。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呂伯恭(其三三)》:“不免索性說了,從頭徹尾,只是此一個病根也。”
45
從吾所好
成語拼音:
cóng wú suǒ hào
成語解釋:
從:聽從,順從;吾:我。遵從我的愛好行事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6
從心所欲
成語拼音:
cóng xīn suǒ yù
成語解釋: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7
從一而終
成語拼音:
cóng yī ér zhōng
成語解釋: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成語出處:
《周易 恒》:“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
48
從一以終
成語拼音:
cóng yī yǐ zhōng
成語解釋:
從:跟隨;終:終身,一輩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成語出處:
宋·文天祥《劉良臣母哀辭》:“嗚呼,全而生這之必全而歸之,從一以終兮尚得正,其何悲!”
49
從者如云
成語拼音:
cóng zhě rú yún
成語解釋:
從:跟隨。跟從的人像云一樣多。形容追隨者很多
成語出處:
宋·陳亮《祭陳肖夫文》:“從者如云,得者寧幾?”
50
從中漁利
成語拼音:
cóng zhōng yú lì
成語解釋:
漁:勞取。漁利:乘機謀取不正當的權益。人當中撈取好處。
成語出處:
清·許奉恩《里乘》第四卷:“說其改醮,已則從中漁利,藉以餬口。”
51
從中作梗
成語拼音:
cóng zhōng zuò gěng
成語解釋:
在事情進行中,設置障礙,故意為難。
成語出處:
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是以糧道必應酬將軍者,畏其從中作梗也。”
52
阿諛曲從
成語拼音:
ē yú qū cóng
成語解釋:
阿諛: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討好別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匡衡傳》:“阿諛曲從,阿上罔下,無大臣輔政之義。”
53
風從虎,云從龍
成語拼音:
fēng cóng hǔ,yún cóng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成語出處:
《周易 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54
風從響應
成語拼音:
fēng cóng xiǎng yìng
成語解釋:
風從:順風而從。聞風而起,應聲而從。比喻迅速起、贊同、支持某種號召或倡議
成語出處:
宋·邵博《聞見后錄》:“無有遠邇,風從響應,載考載稽,名實相稱。”
55
鳧鶴從方
成語拼音:
fú hè cóng fāng
成語解釋:
指野鴨和鶴各從其所屬的品類。比喻順其自然行事。
成語出處:
《宋書·孔覬傳》:“伏愿天明照其心請,乞改今局,授以閑曹,則鳧鶴從方,所憂去矣。”
56
反經從權
成語拼音:
fǎn jīng cóng quán
成語解釋:
反經:不循常規;權:權宜的辦法。為順應形勢,違反常規,采取權宜變通的做法
成語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第二回:“依我所見,不若反經從權,順從改適,以財禮為公姑養老之資。”
57
風行草從
成語拼音:
fēng xíng cǎo cóng
成語解釋:
見“風行草偃”。
成語出處:
《后漢書·郎顗傳》:“故《周南》之德,《關雎》政本。本立道生,風行草從,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濁。”
58
各從其類
成語拼音:
gè cóng qí lèi
成語解釋:
從:聽從,順從;類:種類,同類。各自都按其好壞或種類聚集在一起
成語出處:
《周易·乾》:“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59
各從其志
成語拼音:
gè cóng qí zhì
成語解釋:
從:聽任;志:志向。各人執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60
過從甚密
成語拼音:
guò cóng shèn mì
成語解釋:
過從:交往,來往。相互往來很多,關系密切。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王師竹宮遮》:“信陽王師竹宮遮,與先人最相善,且不拘詞林前后輩俗體,博洽虛心,過從甚密。”
61
改惡從善
成語拼音:
gǎi è cóng shàn
成語解釋:
改去壞的、錯誤的;向好的、正確的方向轉化。指不做壞事;重新做人。表示壞人或罪犯經過教育改造;有了明顯的悔改表現。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明則動,動則變。”漢 鄭玄注:“動,動人心也;變,改惡為善也。”
62
改過從善
成語拼音:
gǎi guò cóng shàn
成語解釋:
改正錯誤,決心向善。指去惡就善。同“改過遷善”。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樣勸喻,便能改過從善。如此可見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轉念耳。”
63
恭敬不如從命
成語拼音: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成語解釋:
客套話。多用在對方對自己客氣,雖不敢當,但不好違命。
成語出處:
宋 贊寧《筍譜 雜說》:“姑聞而后悔,倍憐新婦。故又諺曰:恭敬不如從命,受訓莫如從順。”
64
革舊從新
成語拼音:
gé jiù cóng xīn
成語解釋:
同“革故鼎新”。
成語出處:
《魏書·食貨志》:“今革舊從新,為里黨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煩即簡之要。”
65
廣謀從眾
成語拼音:
guǎng móu cóng zhòng
成語解釋:
集思廣益,聽從多數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郊祀志》:“臣聞廣謀從眾,則合乎天心。”
66
改行從善
成語拼音:
gǎi xíng cóng shàn
成語解釋:
見“改行為善”。
成語出處:
《京本通欲小說·錯斬崔寧》:“不若改行從善,做個小小經紀,也得過養身活命。”
67
甘心屈從
成語拼音:
gān xīn qū cóng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68
橫從穿貫
成語拼音:
héng cóng chuān guàn
成語解釋:
謂融會貫通。
成語出處:
清·方苞《兄百川墓志銘》:“以經世之學,自負其議論,證曏經史,橫從穿貫,聞者莫不屈服。”
69
禍從口出
成語拼音:
huò cóng kǒu chū
成語解釋:
災禍從講話中引出。指說話不慎就會招來災禍。
成語出處:
晉 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70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成語拼音:
huò cóng kǒu chū,bìng cóng kǒu rù
成語解釋:
禍:災禍。說話不小心就會招來災禍,吃錯東西就會生病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71卷:“諺有‘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甚好。”
71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成語拼音:
huò cóng kǒu chū,huàn cóng kǒu rù
成語解釋:
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后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
成語出處:
《周易·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孔潁達疏:“先儒云: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72
禍從天降
成語拼音:
huò cóng tiān jiàng
成語解釋:
禍:禍害;災難;降:落下來。災禍從天上落下來。比喻意外的災禍突然到來。
成語出處:
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則為那窈窕娘,不招你個俊俏郎,弄出這一番禍從天降。”
73
禍從天上來
成語拼音:
huò cóng tiān shàng lái
成語解釋:
禍:禍害,災難。比喻意外的災禍突然到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正是: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陳氏見丈夫拿去,哭死在地。”
74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成語拼音: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
成語解釋:
闊:寬廣。大海遼闊隨魚跳躍,天空空曠任鳥飛翔。形容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負
成語出處:
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引《古今詩話》:“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75
何去何從
成語拼音:
hé qù hé cóng
成語解釋:
去:離開;從:跟隨。往哪里去?跟什么人?多指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某種抉擇。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
76
合從連衡
成語拼音:
hé zòng lián héng
成語解釋:
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
77
合從連橫
成語拼音:
hé zòng lián héng
成語解釋:
從:通“縱”;橫:通“衡”。泛指縱橫捭闔的手段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約從連橫,兵革不藏。”
78
急處從寬
成語拼音:
jí chù cóng kuān
成語解釋:
在緊急情況下并不緊張。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五回:“沙僧聽說,厲聲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
79
肩從齒序
成語拼音:
jiān cóng chǐ xù
成語解釋:
并肩相從,依年齒以序長幼。謂僚友交游。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與員外書》:“修本愚無似,固不足希執友之游;然而群居平日,幸得肩從齒序,跪拜起居,竊兄弟行。”
80
家道從容
成語拼音:
jiā dào cōng róng
成語解釋:
指家庭生活條件充裕。
成語出處:
《剪燈余話·秋千會記》:“又教蒙古生數人,復有月俸,家道從容。”
81
軍法從事
成語拼音:
jūn fǎ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按照軍法嚴辦。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敢有趁灌犯法,輒以軍法從事。”
82
降格相從
成語拼音:
jiàng gé xiāng cóng
成語解釋:
降:降低;格:規格,標準。指屈己從人
成語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收藏·總論》:“即有一二卷冊條幅,又為海內士大夫家珍秘,反不如降格相從,收取明人之易為力耳。”
83
計合謀從
成語拼音:
jì hé móu cóng
成語解釋:
謂計謀合乎君上之意而被采納。
成語出處:
漢·蔡邕《釋誨》:“計合謀從,己之圖也;勛績不立,予之辜也。”
84
潔己從公
成語拼音:
jié jǐ cóng gōng
成語解釋:
見“潔己奉公”。
成語出處: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湖北軍政府都督命令》:“是時湖北不僅財政充裕,同志皆潔己從公,而軍械子彈被服,亦甚充足。”
85
謹慎從事
成語拼音:
jǐn shèn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細心慎重地處事
成語出處:
鄧小平《敵占區的組織工作與政策運用》:“凡是可以招致敵人摧殘人民的事,都應謹慎從事。”
86
降心相從
成語拼音:
jiàng xīn xiāng cóng
成語解釋:
委屈自己的意愿;放棄成見;服從別人。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隱公二十八年》:“天禍衛國,君臣不協,以及此憂也。今天誘其衷,使皆降心以相從也。”
87
堅執不從
成語拼音:
jiān zhí bù cóng
成語解釋:
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官勸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爭奈元帥堅執不從。”
88
力不從心
成語拼音:
lì bù cóng xīn
成語解釋:
力:力量;能力;從:依從;順從。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夠。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西域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地。”
89
力不從愿
成語拼音:
lì bù cóng yuàn
成語解釋:
從:依從、順從。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夠不上
成語出處:
《晉書·劉琨傳》:“徒懷憤踴,力不從愿,慚怖征營,痛心疾首。”
90
面從背言
成語拼音:
miàn cóng bèi yán
成語解釋:
從:聽從,順從。當面順從,背后亂說
成語出處:
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當時皆謂禍不及身,面從背言,不以為患。”
91
面從腹非
成語拼音:
miàn cóng fù fēi
成語解釋:
從:聽從,順從。表面順從,心里反對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3回:“世兄果不嫌家伯語重,何難回頭是岸,萬不可面從腹非。”
92
面從后言
成語拼音:
miàn cóng hòu yán
成語解釋:
從:聽從,順從。當面順從,背后亂說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蔣婉傳》:“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后言,古人之所誡也。”
93
名從主人
成語拼音:
míng cóng zhǔ rén
成語解釋:
事物以主人所稱之名為名。
成語出處:
《榖梁傳·桓公二年》:“孔子曰:‘名從主人,物從中國。’”
94
黽勉從事
成語拼音:
mǐn miǎn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黽勉:努力。努力工作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95
僶俛從事
成語拼音:
mǐn miǎn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努力工作
成語出處:
《文選·解尚書表》:“是以僶俛從事,自同全人。”
96
靡然從風
成語拼音:
mí rán cóng fēng
成語解釋:
同“靡然向風”。
成語出處:
明·李贄《答馬歷山書》:“然非龍溪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師說,不少改變,亦未必靡然從風,一至此也。”
97
靡所適從
成語拼音:
mí suǒ shì cóng
成語解釋:
不知何所依從。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請裁定宗藩事例疏》:“或擬議不定,靡所適從。”
98
怒從心起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
成語解釋:
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1回:“惠公在車上望見慶鄭,怒從心起。”
99
怒從心起,惡向膽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成語解釋:
惡:兇暴。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4回:“不覺怒從心起,惡向膽生,顧不得什么,一口氣趕到客廳。”
100
怒從心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ēng
成語解釋:
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斬鬼傳》第七回:“鐘馗聽說一個鬼字,怒從心生,拔劍就砍。”
101
怒從心上起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
成語解釋:
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梁》:“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102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tóu qǐ 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103
寧為雞尸,無為牛從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蘇秦說韓王寧為雞尸,無為牛從。尸,主也。”
104
寧為雞尸,不為牛從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bù wéi niú cóng
成語解釋: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寧為雞尸,不為牛從。”
105
配享從汜
成語拼音:
pèi xiǎng cóng sì
成語解釋:
舊時以孔子門徒及某些所謂“名儒”附屬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稱配享從汜。
成語出處:
《宋史·禮志八》:“國子司業蔣靜言:‘先圣與門人通被冕服無別,配享從汜之人當從所封之爵服。’”
106
棄筆從戎
成語拼音:
qì bǐ cóng róng
成語解釋:
猶投筆從戎。謂文人棄文就武。
成語出處:
唐·張鷟《游仙窟》:“兄及夫主,棄筆從戎,身死寇場,煢魂莫返。”
107
輕車簡從
成語拼音:
qīng chē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行裝簡單,跟隨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成語出處:
《蕩寇志》第111回:“獨點范成龍一人隨護,又帶親隨數人,輕車簡從,與流廣一同上京。”
108
輕車減從
成語拼音:
qīng chē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見“輕車簡從”。
成語出處:
清·昭梿《嘯亭雜錄·孫文靖》:“貪吏如李侍堯輩布滿天下,而公獨以廉著,每出巡,輕車減從,不擇飲食。”
109
棄惡從德
成語拼音:
qì è cóng dé
成語解釋:
棄;拋開。拋棄丑惡信從道德
成語出處:
唐·韓愈《劉統軍碑》:“棄惡從德,乃與蔡通涂其榛棘。”
110
棄惡從善
成語拼音:
qì è cóng shàn
成語解釋: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成語出處: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韓勁合作,使吳迪棄惡從善。”
111
輕騎簡從
成語拼音:
qīng jì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指出門時行裝簡單,跟隨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成語出處:
徐興業《金甌缺》第二章一:“當他輕騎簡從,驟馬馳入渭州城時,這種歡樂的情緒達到最高峰。”
112
輕騎減從
成語拼音:
qīng qí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見“輕騎減從”。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所以我的主意,打算暫且不帶家眷,我一個人帶上幾個家人輕騎減從的先去看看路數。”
113
棄偽從真
成語拼音:
qì wěi cóng zhēn
成語解釋:
丟棄虛偽而追從真理。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軍次實錄》:“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勞,誠恐其誘惑人心,紊亂真道,故不得不亟于棄偽從真,去浮存實,使人人共知虛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
114
棄邪從正
成語拼音:
qì xié cóng zhèng
成語解釋:
謂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為后帝伐魏詔》:“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115
青州從事
成語拼音:
qīng zhōu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東東部;從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稱。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術解》:“恒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
116
輕裝簡從
成語拼音:
qīng zhuāng jiǎn cóng
成語解釋:
行裝簡便,隨從人少。
成語出處:
京劇《紅色娘子軍》:“今日常輕裝簡從,登門造訪。”
117
任從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成語拼音:
rèn có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成語解釋: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成語出處: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休養》:“中國有兩句諺語:‘誰人背后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任從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118
舍本從末
成語拼音:
shě běn cóng mò
成語解釋:
舍:放棄,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親族貧乏,尚不肯周濟分文,到得此輩募緣,偏肯整幾兩價,豈不是舍本從末的癡漢!”
119
識變從宜
成語拼音:
shí biàn cóng yí
成語解釋:
謂認識事物的變化,靈活地處理問題。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從宜,不辱君命。”
120
順從其美
成語拼音:
shùn cóng qí měi
成語解釋:
美:美德。因勢利導,發揚優點
成語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政事》:“璟,多所裁斷,颋皆順從其美,璟甚悅之。”
【帶有從字的成語及解釋】相關文章:
帶有以字的成語及解釋06-12
帶有被字的成語及解釋06-12
帶有就字的成語及解釋06-12
帶有等字的成語及解釋06-12
帶有騰字的成語解釋03-18
帶有兵字成語解釋03-16
帶有然字的成語及解釋04-22
帶有焚字的成語及解釋06-12
帶有富字的成語及解釋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