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名犯義的成語解釋

時間:2023-12-12 10:06:52 志升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干名犯義的成語解釋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干名犯義的成語解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干名犯義的成語解釋

  【成語】:干名犯義

  【拼音】:gàn míng fàn yì

  【簡拼】:gmfy

  【解釋】:干犯名教和道義。

  【出處】:清·李漁《奈何天·調美》:“誰想不前不后,剛剛是太老爺的同年。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侄。這樣干名犯義的事,如何做得!”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干名犯義 成語接龍

  【順接】:義不主財 義不反顧 義不取容 義不容卻 義不容辭 義不容隱 義不容默 義不屈節

  【順接】:保守主義 薄情無義 悲觀主義 背信棄義 背信負義 背恩棄義 背恩忘義 背恩負義

  【逆接】:蟬喘雷干 聰明能干 唇焦舌干 燈盡油干 短小精干 非意相干 敢想敢干 共枝別干

  【逆接】:干云蔽日 干井先竭 干凈利索 干凈利落 干勁沖天 干卿何事 干卿底事 干名犯義。

  干名犯義的成語解釋

  "干名犯義"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gàn míng fàn yì。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干犯名教和道義。它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做出了違背社會倫理道德和公序良俗的行為。

  這個成語出自清·李漁的《奈何天·調美》:“誰想不前不后,剛剛是太老爺的同年。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侄。這樣干名犯義的事,如何做得!”。

  在元朝確立的一種罪名,除了反叛、謀逆、故意殺人以外,兒子不許作證父親所犯的罪行,奴隸不許告發自己的主人,妻妾、弟弟、侄子不許告發自己的丈夫、哥哥、叔叔伯伯,如果違背法令,出現告發行為,就是違背倫理道德、大傷風化的“干名犯義”。如果有人不遵守法令規定,出現告發情況,對于被告作自首處理,對于告發的人則給予懲罰。這是元朝加強對訴訟人身份控制的一種措施,主要目的是維護封建的倫理道德。元朝的這種制度明朝和清朝都繼承了。

【干名犯義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及解釋11-02

成語及解釋12-12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2-28

高中成語解釋07-19

水的成語及解釋12-21

虎的成語及解釋01-15

成語大全及解釋08-17

成語解釋大全07-20

成語簞食瓢飲的解釋08-11

集思廣益成語解釋09-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日韩国内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美女乳头 | 亚洲午夜尤物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字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