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持衡擁璇成語解釋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經典成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持衡擁璇成語解釋,歡迎大家分享。
持衡擁璇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持衡擁璇
【標準發音】:chí héng yōng xuán
【繁體寫法】:持衡擁璿
【持衡擁璇是什么意思】:比喻掌握國家政權。
【持衡擁璇成語接龍】:太阿倒持 → 持衡擁璇 → 璇霄丹臺
【用法分析】: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掌權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chí héng yōng xuán】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北齊書 文宣帝紀》:“昔放勛馳世,沉璧屬子;重華握歷,持衡擁璇。”
成語解釋
比喻掌握國家政權。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比喻掌權
成語造句
(1)琤琤寫不出成語“持衡擁璇”的拼音。
(2)第奶奶為我講述了“持衡擁璇”的成語故事。
(3)黎黎不會寫成語“持衡擁璇”的最后一個字。
(4)練習本的封面上寫著“持衡擁璇”幾個大字。
(5)下查埠初中的樂正老師在黑板上寫上了成語“持衡擁璇”。
成語出處
《北齊書·文宣帝紀》:『昔放勛馭世,流璧屬子;重華握歷,持衡擁璇。
持衡擁璇成語解釋
現代字典
康熙字典
持衡
持衡:
1、用秤稱物。《新唐書·李石傳》:『天下之勢猶持衡然,此首重則彼尾輕矣。』
2、比喻評量人才。岑參《奉和相公發益昌》:『暫到蜀城應計日,須知明主持持衡。』
持
持:chí
1、<動>拿著;握著;抓著。《狼》:『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
2、<動>拉,牽。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選老躄者一人持馬。』
3、<動>把持,掌握。《獄中雜記》:『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倉,法應立決。』
4、<動>操持,治理。《察今》:『悖亂不可以持國。』
5、<動>扶持。《柳毅傳》:『毅恐蹶仆地,君親起持之曰:「無懼。」』
6、<動>保持,維持。《蘇武》:『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
7、<動>抱著,堅持。《赤壁之戰》:『諸人持議,甚失孤望。』
8、<動>攜帶,帶著。《西門豹治鄴》:『以故多持女遠逃亡。』
9、<動>控制,挾持。《童區寄傳》:『二豪賊劫持,反接,布囊其口。』
10、<動>對立,對峙。《赤壁之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
衡
衡:héng
1、<名>綁在牛角上以防觸人的橫木,車轅上的橫木。《論語·衛靈公》:『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又] 泛指橫木。《歸去來兮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2、<名>秤桿;秤。《尚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又] 稱量;比較。如『衡量』、『權衡』。
3、<動>匹敵;對抗。《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4、<形>通『橫』。賈誼《論積貯疏》:『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過秦論》:『外連衡而斗諸侯。』[衡人] 以連衡計策從事游說的人,即戰國時張儀之流。[衡宇] (1)指簡陋的房屋。(2)宮室廟宇的通稱。
擁
擁:yōng
1、<動>抱著;拿著。《鴻門宴》:『噲即帶劍擁盾以入軍門。』
2、<動>圍著。《送東陽馬生序》:『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3、<動>擁有。《隆中對》:『操已擁百萬之眾。』
4、<動>聚集。《三元里抗英》:『鄉民蟻擁蜂攢,布滿山麓,約有十余萬眾。』
5、<動>阻塞。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6、<動>簇擁。《梅花嶺記》:『(史公)遂為諸將所擁而行。』[擁遏] 阻塞。[擁滯] 停留;延閣。
璇
璇:xuán <名>美玉。《荀子·賦篇》:『璇、玉、瑤、珠,不知佩也。』[璇璣] 星名,北斗成斗形的四顆星。古代天文儀器,即后來的渾儀。
【持衡擁璇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及解釋12-12
成語及解釋11-02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2-28
貶義成語解釋09-26
心曠神怡成語解釋02-02
成語及解釋大全07-27
直木必伐成語解釋03-21
高中成語解釋07-19
分的成語及解釋04-06
集思廣益成語解釋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