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念奴嬌高中課文原文
念奴嬌是高中語文的一篇重點課文,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信息,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原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譯文: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傷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賞析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他出身于一個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父親蘇洵以文章著名,母親在他小的時候就教他讀《漢書》,嘉佑二年(1057)進士。蘇軾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可謂是前無古人。他拓展了詞的題材和內涵,打破了詞專門表現情愛和愁怨的束縛,筆力縱橫,意境高遠,開一代豪放磊落之詞風。
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為黃州一團一練副使的蘇東坡乘船游覽赤壁。面對古戰場,詞人感時傷懷,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作者在詞作中,借助于追懷古人,表達了他對英雄豪杰的敬仰及成就英雄事業的向往,抒寫了自己不能施展才能與抱負的苦悶。
上闕:詠赤壁,即景抒懷。通過描寫古戰場,表達詞人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一流人物。”作品起筆以“大江東去”這一眼前景象興起,寫長江之水給人以奔流直瀉的氣勢與雄奇壯麗的美感。日夜奔流的滔滔江水,使人感受時光與歷史的流逝,引發對往昔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觸景生情,既狀寫了眼前大江的景致,又點明了懷古,氣勢磅礴,感情飽滿。“浪淘盡”三字,把作者憑吊古戰場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達了出來。這樣開頭也為下面描繪赤壁和緬懷周瑜做了環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交代古戰場的地點、時代、人物,點明題意,引出對三國戰事的回憶。巧妙地運用聯想的表現手法把讀者帶到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場景的回顧之中。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一句是從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即采用動一態筆法勾畫古戰場的壯麗與雄奇,其目的在于暗示當時的戰爭場面,激發讀者從中想象當時戰斗的激烈和周瑜統領水軍英勇善戰的戰斗風姿。詞句在表達作者對大好河山熱愛之情感的同時,也為下文盛贊周瑜做了必要的鋪墊和蓄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作者從憑吊古戰場的思緒中又回到現實中來。英雄人物已經如同這長江流水一樣逝去了,只剩下如畫的江山和無所建樹的“我”。在結構上,前一個分句是對上文的概括與總結,是承上;后一個分句是對“千古風一流人物”一句的呼應,又是下文的領起,為下闋寫周瑜作了鋪墊,這又是啟下。
下闕:懷周瑜,抒感慨。借助于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在這兩句中,作者采用了面中取點的寫法,從眾多風一流文物中選取一點——周瑜 ——加以具體描寫。“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寫了他的年輕英俊、氣概俊偉、雍容嫻雅,“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了他指揮若定的大將風度與用兵及指揮作戰的杰出才能。作者著力寫周瑜不僅僅在于憑吊古人,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借以抒寫自己壯志難酬的抑郁情懷。周瑜年輕有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原本功業無成卻又遭遇貶謫,如此之磨難自然會哀愁的,也只有借吊古來自我排遣了。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感慨身世,嘆人生短暫、無常,心情由激昂一奮發轉入消極苦悶。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懷,感情沉郁,使作品余音不絕。作者這里表現出來的除了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之外,還有一種消極悲觀的情緒,這是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的客觀反映,同時也不失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
在寫法上,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磅礴大氣,把人們帶回了江山如畫、雄奇壯麗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一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另外,作品還巧妙地融景物、人事、哲理于一體,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
【念奴嬌高中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念奴嬌高中課文原文08-29
高中念奴嬌原文08-17
念奴嬌·梅原文06-10
念奴嬌·春情原文03-18
念奴嬌原文及翻譯04-12
念奴嬌昆侖原文09-15
念奴嬌·中秋原文06-10
念奴嬌原文及賞析08-16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原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