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堂牯牛降導游詞

時間:2022-04-13 16:12:36 導游詞 我要投稿

觀音堂牯牛降導游詞2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旅游從業人員,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音堂牯牛降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音堂牯牛降導游詞2篇

觀音堂牯牛降導游詞1

  各位朋友:大家好!

  現在我們來到牯牛降核心景區觀音堂。牯牛降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秀麗的自然風光為開發生態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牯牛降觀音堂是目前唯一獲得國家林業總局在自然保護區內開展生態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景區,其中原始生態保存最完整、最精華的部分就是我們將要游覽的觀音堂。

  觀音堂為牯牛降三大山谷之一,主體山系以大歷山為中心,西有駱駝峰、雪花尖蜿蜒至主峰牯牛降,東有小歷山、大赤嶺連綿至九龍池,面積約2萬畝。

  有的朋友不禁要問,這里為什么叫觀音堂景區?現在我就給大家講一個當地廣為流傳的故事。牯牛降山腳下有一個歷溪古村,相傳從前村中有一個大戶人家,這個大戶大家有一個游手好閑的兒子。有一年秋收時,觀音菩薩扮作一個道姑到歷溪村化緣。那位公子被道姑的美貌迷住了,產生了不良動機,于是騎馬跟蹤。觀音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又隱而不見,就這樣,那位弟子一直跟到吊馬嶺。這時,路沒了,騎馬難行,這位公子又不想放棄,于是步行跟蹤,追到現在這個善慶禪院遺址的地方,道姑真正不見了,只見一座觀音廟,里面香煙繚繞,但不見人。這位富家公子有些害怕,急忙往回趕。當回到吊馬嶺時,只見自己的馬被吊死,又沒有人出沒的痕跡,于是更加害怕,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回家。把當天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也覺得蹊蹺,斷定是觀音顯靈,是在告誡兒子改邪歸正,并且要求我來做善事加以彌補。于是這位父親嚴格要求兒子,以便將來繼承父業,另外,請民工按兒子追蹤觀音的路徑修了一條路直達觀音堂。此后,觀音廟香火日盛,四鄉八里都業燒香拜佛。所以善慶禪院供奉的就是觀世音菩薩,這也就是觀音堂的來歷。

  現在我就帶大家游覽觀音堂景區。進入牯牛降大門,我們就進入了觀音堂景區。景區面積約2萬畝,以牯牛湖為中心,包括游覽區和服務區兩部分。牯牛湖是修建水庫時蓄水而成,水庫于1976年修建、1978年峻工。牯牛湖湖面寬廣,碧波蕩漾,與青山翠竹相映襯,最深處達30米。

  游覽區以牯牛湖為中心。東到大演坑峽谷、小演坑峽谷、大歷山,西到仙女潭。著名景點有仙女潭、黑龍潭、黃龍潭、鑄鐵爐、七仙洞、駱駝峰、仙人聚會等數十處。觀音堂景區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林海茫茫,修竹掩映,一派生機。游客可以在牯牛湖親水平臺休閑漫步、觀賞湖光山色、垂釣,在湖面上手搖木船悠游;可以在紅茶坊學習制作紅茶工藝、品茶和觀摩茶藝表演;在臨水戲臺上可以欣賞到濃郁的徽州民俗及佤族等少數民族風情;在牯牛降地質博物館可以學習到地質方面的知識,還可體驗到探險、徒步、攀巖、速降、潛水、野營等戶外運動的無窮樂趣。

  在牯牛湖的兩岸,依山就勢建起80余座仿古木樓,優雅別致。白墻、青瓦、馬頭墻的徽派建筑點綴在深山幽谷中,增添了幾分情調。這里已成為牯牛降的`接待中心。

  牯牛降正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以得天獨厚的山體、水體、植被和天象景觀為載體,構建生態環境一流、配套服務設施完善、戶外運動特色鮮明、融參與性活動和山水風光為一體的休閑度假旅游勝地。屆時,古戲臺將向游客展示目連戲這一千年古戲所體現的徽派文化的精湛內涵;治療中心配合各種花浴、茶浴、奶浴等洗浴品種,以幫助旅游者消除疲勞、美容健身、修身養性;牯牛降養生俱東部利用保護區優越的森林資源,以及森林產氧量高和富含負離子的優勢,提供當今國際流行的自然生態型休閑方式――自然氧吧休閑。康療中心利用牯牛降保護區原始生態環境和豐富的中草藥資源,開設香花理療、藥物理療、音樂理療等療養項目,同時,提供特色服務,為參加康復活動的游客提供特色藥膳、藥酒、中藥配置的飲料等滋補品。

觀音堂牯牛降導游詞2

  山有多高,水有多長。眾多山泉,匯成瀑布,匯成溪流,匯成江河。發源于牯牛降的兩條河流,秋浦河、閶江河,載著太多的故事和傳說日月奔流。

  素稱“詩之河”的秋浦河,發源于祁門牯牛降,經石臺、貴池匯長江,為皖南第三大入江河流,全長149千米,因溪流橙碧長秋而名。秋浦河清冽平緩,兩岸古柳依依。山峰林立,河道曲折,一步一景;村莊依水而筑,掩映在樹林中,讓人情不自禁想起“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一葉竹筏,把人載向清澈見底的河中央。一位詩人的到來,則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秋浦河。“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來到秋浦河的李白,情緒是哀愁的,但秋浦河旖旎的風光,撫慰了這位詩仙,并引發了他濃厚的游興。五游秋浦的李白留詩45首,這些膾炙人口的詩篇,描寫了秋浦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隨著秋浦河的水年年流淌。

  被譽為“商之河”的閶江,是祁門的母親河,舊稱“黃金水道”。大北河為閶江上游的大支流,源于牯牛降山澗,一路曲折回旋,南下注入景德鎮。

  祁門茶史悠久,閶江兩岸盛產茶葉。早在唐朝,祁門茶事已經非常興盛。歙州司馬張途所撰的《祁門縣新修閶門溪記》,對當時的盛況了生動的描寫:“山上且植茗,高下無遺土,千里之內業于茶者七八矣。”

  產于祁門南鄉一帶的安茶,茶性溫良,味香生津,具有很好的藥用效果。明末清初,祁門安茶順閶江抵鄱陽湖,南下佛山暢銷東南亞一帶,被奉為“圣茶”和“靈丹妙藥”。

  而現在,祁門最出名的物產要數祁門紅茶。清光緒二年(1876)祁門人胡元龍創制紅茶成功。因湯色紅艷,清香如蘭,漸漸取代綠茶,走上國內、國際市場,并于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祁門紅茶以獨特的品質,名列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有“茶中英豪”和“群芳最”的美譽。千年不息的閶水,載著一片片紅葉,繞過重重關隘,瓢洋過海,遠渡英國,深受寵愛。祁門紅茶引領了二十世紀初世界最發達地區的時尚生活方式。閶江,可謂是祁紅由興起到興盛的最好見證。

  陶瓷是土和火的藝術。一千年前,宋真宗慷慨地將自已的年號封賜于一個制瓷小鎮,景德鎮由此誕生。祁門緊鄰景德鎮,閶江兩岸優質的瓷土和茂盛的林木,是古時景德鎮制瓷的主要原料。祁門瓷土純白而帶花紋,被稱為“瓷土之王”和“天然配方”。

  閶江水質、水量適宜瓷業生產,河流方便了水上運輸。先祖們充分利用天然水流的落差,在閶江的支流上安裝水輪車和水碓,用于制作瓷土和釉果。當時景德鎮制瓷業對原料的需求量非常大,閶江兩岸有水輪車600部,碓最盛時超過6000支。當時的盛況,從清代詩人的一首詩中還仍可見一斑:“重重水碓夾江開,未雨殷傳數里雷,舂得泥稠米更鑿,祁船未到鎮船回”。

  那時的閶江是忙碌的,來往的船只把紅茶、瓷器等物產,從大山深處運往世界各地。閶江,無疑是一條紅茶之路、陶瓷之路。

【觀音堂牯牛降導游詞2篇】相關文章:

曾鞏《京師觀音院新堂》08-26

臺北觀音山導游詞范文3篇02-21

觀音樂噴泉_小學作文09-06

降雞_1000字01-27

觀音出家日問候語03-24

做自己的觀音_550字02-14

龍女拜觀音神話故事12-11

白居易《登觀音臺望城》鑒賞11-09

我喜歡的植物-滴水觀音作文12-07

做自己的觀音作文2篇02-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a视频在线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 一区二区免费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