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導游詞范文(合集)
作為一名可信賴的導游人員,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嘉興導游詞范文(合集),歡迎閱讀與收藏。
嘉興導游詞范文(合集)1
正中供奉的為東岳大帝,相傳東岳大帝是主管人間生死的,人們非常敬畏他,所以地方上都有東岳廟,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為其誕辰日,會舉行隆重的祭奠和廟會。兩旁依次是高2米的十二生肖元神像。
現在,在左右配殿內供奉的是城隍菩薩和瘟都元帥,每年的五月十五、七月十五烏鎮都有迎瘟元帥、城隍菩薩的活動。
第三進玉皇閣分兩層。下層供有觀音,其左右兩邊站立的是她的弟子善財童子和小龍女。上層供有玉皇大帝塑像,玉皇大帝是仙界中至高無上的主管,所以地位也最高。兩邊有程長庚研究室創作的壁畫。這兩幅壁畫均高3米,長8米,分別是太乙諸神上朝圖和西王母出游圖。
看完修真觀,接下去前往的是夏同善的翰林第。
夏同善翰林第和皮影戲,我們烏鎮曾有兩處翰林第,一為北柵的嚴辰,一為中市的夏同善。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我們當地稱之為肖家廳。肖家廳大門里的門檻很高,中間一節可卸下來,稱為“德檻”。跨過石板天井便是肖家的正廳,在正廳匾額兩旁供奉著的大紅鏤漆木盒是盛放圣旨皇榜的。
那么既然是肖家廳又怎么會變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原來肖家廳是夏同善繼母的娘家,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歲時就已過世了,他的父親續娶了烏鎮肖家的小姐肖氏,夏同善侍之如生母,在他十五、十六歲時,因家道中落,其父欲棄儒經商,夏同善隨繼母常住于肖家,他舅舅肖儀斌藏書頗豐,夏同善又酷愛讀書,每日手不釋卷而懶于酒醬鋪的事務。肖老太公非旦不責怪,反而認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館請老師教授。由此夏同善學問大進,科舉連連告捷,在二十五歲時考取進士,次年被欽點為翰林,夏同善為報答肖家對他的養育之恩,就把翰林第的匾額掛于肖家廳。
在一八七六年時,夏同善會同二十七名官員為楊乃武與小白菜翻案,得到當地百姓的稱頌,烏鎮的鄉紳非常敬重他,出資在肖家廳隔壁造了一間翰林第。現在我們就穿過這個假山到隔壁看一下。這個小小的庭院就是肖家花園了,假山、小池、竹子、芭蕉,顯得小巧而雅致,花園北邊的是“轎廳”,又稱“接官廳”,里邊停放的是兩頂轎子,一頂為冬轎,一頂為夏轎。在看南邊,這就是翰林第的正廳了,里面的一切擺設都是按當年的情形布置的,正廳的墻上高掛著“翰林第”的匾額。這幅題有“高風亮節”的竹子圖則象征了夏公的為官清廉和為人正直。走過正廳后面的天井就是樓廳,樓下安放著夏同善的塑像,當時夏同善與翁同和同為光緒皇帝侍讀,官拜兵部右侍郎。
在這個翰林第中還有一間小白菜曾住過的房子,被稱之為“白菜樓”,那么小白菜怎么會住在這里呢?據說,當年“楊葛”冤案昭雪以后,裕親王十分好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竟使我朝大小官員近百名被革去頂戴花翎?于是他命刑部帶那小白菜來面察,那小白菜雖然面色憔悴不堪,但仍掩不住她的天生麗質,裕親王頓起同情之心,便問她有什么要求,小白菜見裕親王問就說了:她曾在獄中許下一個愿,誰幫她洗清冤情,就服侍誰一輩子。
裕親王一聽就為難了,因為慈禧已經下了諭旨要小白菜到庵堂了卻余生,可自己剛才話已出口又很難收回,這可怎么辦才好呢?思慮片刻之后,倒也想了個兩全其美的主意,他讓小白菜到烏鎮去伺候夏同善的母親夏老夫人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后再進庵堂,以還其心愿。但這段時間必須是不見天日的,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據說這里的后門與長廊就是為了使小白菜“不見天日”而修筑的。
接下來我們要去看的是一種快失傳的民間藝術:“皮影戲”,也就是古代的動畫片了!
匯源典當行。看過了精彩的皮影戲,下面將要前往的是一家老字號的典當行“匯源當鋪”。
匯源當是烏鎮首富徐東號的第九代徐渙藻所設,它創建于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舊時烏鎮是一個兩省三府七縣交接之地,經濟繁榮,故而典當行也特別多,最多時達十三家,后經時代的變遷,典當行也曾消失了幾十年。現因旅游的開發,使這家古老的典當行又恢復了往年的面貌。現在就讓我們進去看一下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高墻上特別醒目的“當”字,這墻稱之為照墻,它有兩種含義,其一它是一個玄關;其二是因為進入當鋪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害怕被街上認識的人看到,所以設墻擋之,起到了“遮羞”的作用。由此可見當年的商家已經考慮到了顧客的心理。
當鋪的柜臺特別高,有1.8米,在古代的時候有些當鋪的柜臺比這還要高,可達2.0米呢。那么您可能會奇怪為什么建這么高?其實呢這是為了使當鋪的朝奉先生居高臨下,讓他氣勢凜人面對顧客,可以更好地壓底價格,而且起到了保護的作用,避免打架斗毆。這邊請,我們去里面看一下。
一進門,我們便看見在西墻邊有一張特別的床,這便是卷當床,它是用來整理一些典當衣服和物品的。在卷當床的兩邊我們看到了兩股麻繩,這麻繩便是用以包扎典當物品的。
在這邊有一塊特別的木牌,被稱之為望牌,其實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日歷表。望牌一、三兩行采用了《千字文》中的十八個字,這些字是可以移動的,為什么采用十八個字呢?那是因為舊時典當物品最長的時間就是十八個月,每個字代表一個月,物品存放了一個月后對應的字移過一格,移到十八格后,此物未能贖回,店主即可自行處理。
嘉興導游詞范文(合集)2
烏鎮古名烏墩、烏戍。烏鎮處于河流沖積平原,沼多淤積土,故地脈隆起高于四曠,色深而肥沃,遂有烏墩之名。距烏鎮9公里處有一村叫紅墩,其鎮志上說:“紅墩在鎮西,地脈墳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為多紫色石土的緣故。
烏鎮烏鎮歷史淵源流長,根據鎮東“譚家灣古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獸骨等的鑒定,該處屬于馬家浜文化類型,處于新石器時代。可見,六千多年前,烏鎮的祖先繁衍、生息在這里。
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烏戍”就由此而來。唐之后,烏鎮沒有再稱“烏戍”的史實。
秦時,烏鎮屬會稽郡,以車溪為界,西為烏墩,屬烏程縣,東為青墩,屬由拳縣,烏鎮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開始。
唐時,烏鎮隸屬蘇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這一時期的另一塊碑《光福教寺碑》中則有“烏青鎮”的稱呼。
元豐初年(1078),已有分烏墩鎮、青墩鎮的記載,后為避光宗諱,改稱烏鎮、青鎮。(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個怪僻字,“保睢岸亍保謔翹煜履睢鋇淖秩荒苡茫源酥笪詼站投ǔ莆謖頡)1950年5月,烏、青兩鎮合并,稱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直到今天。
嘉興導游詞范文(合集)3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南北湖這一大自然的瑰寶,集山水之精華,聚人文之薈萃,已成為錢塘江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南北湖風景區是我國唯一融山、海、湖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境內,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級旅游區,地處杭滬蘇甬等大中城市的中心地段,距上海120公里,杭州80公里,蘇州110公里,地域位置十分理想,交通便捷。總面積30平方公里,分湖塘、三灣、鷹窠頂、談仙嶺、濱海五大景區,有世界最小石城"談仙石城";夜普陀之稱的千年古剎"云岫庵";天文奇觀"日月并升";舉世聞名錢江潮的起源處——錢江潮源;見證中韓友誼的金九避難處等30處景觀。景區不僅風光秀麗,而且人文景觀豐富。由金九避難處、西澗草堂、黃源藏書樓、載青別墅、陳從周藝術館、吳越王公園組成的名人文化區,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使南北湖風景區更富風情和魅力。
南北湖是一瀉湖,面積1800畝,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湖形曲折,有鮑堤橫貫東西,將湖分為南北兩半,故名南北湖。湖中有白鷺洲,蝴蝶島,這湖邊山,湖中堤,湖內島,自然別致,相得益彰。著名園林專家陳從周教授稱贊南北湖:"山有層次,水有曲折,海有奇景,比瘦西湖逸秀,比西子湖玲瓏,能兼兩者之長"。南北湖風景區以其閑雅和野趣保留了江南的一片真山水,是您休閑、旅游、觀光、度假、會務的.好去處。
嘉興導游詞范文(合集)4
它是新中國的搖籃,因它孕育了中國共產黨。然而,它并不僅僅是紅色旅游的革命圣地,它同樣也是以“輕煙拂渚,微風欲來”而著稱于世的人間勝景。它—浙江省嘉興市南湖。
南湖與杭州西湖、紹興東湖一起并稱為浙江三大名湖,坐落于嘉興以南,有東西兩湖,相連似鴛鴦交頸,故有“鴛鴦湖”之雅稱。整個南湖風景區總面積200.6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90.83公頃,水深2—5米。是個生態環境良好,景觀特色鮮明,游憩景點豐富,服務設施完備的旅游風景名勝區。于20xx年被正式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現有國家、省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七處。其中,中共“一大”會址紀念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煙雨樓和沈鈞儒紀念館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攬秀園、文星橋、倉勝祠及舞跤石為嘉興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湖原來是個被海水淹沒的地方,隨著長江和錢塘江攜帶而來的大量泥沙的不斷沉積,導致陸地不斷延伸,海水逐漸退出,變成洼地,后來由于運河各渠流水不斷注入而形成湖泊。自古就以風景秀美而聞名遐邇,它雖不及杭州西湖的濃艷纖麗,也沒有太湖“包孕吳越”的壯闊氣勢,卻也天然本色、秀資天成,自有一番得天獨厚的動人氣韻。風光旖旎的南湖,四季宜人。春有湖畔柔柳如煙,夏有映日荷花滿塘,秋有綠菱四海飄香,冬有飛雪素裹樓廊。四時不同的美景,為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所稱贊。清代學者、一代詞人朱彝尊就曾先后寫下一百首南湖棹歌。乾隆皇帝更是在六次南巡之際,八次駐蹕于南湖,沉醉于南湖的無限風光。
南湖不僅以秀麗的風光享有盛譽,而且還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勝利閉幕而備受世人矚目,成為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1920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臨近結束時,遭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而被迫停會。根據上海代表李達的夫人王會悟的建議,8月1日會議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繼續舉行。在這條紅船上,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并選舉了黨的中央局領導機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的航船從此揚帆起航。
嘉興導游詞范文(合集)5
烏鎮地處浙江北端,與江蘇省相鄰,曾經是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春秋時期,烏鎮是吳疆越界,吳國曾駐兵于此以防越國,當時稱烏戌。“烏鎮”的稱呼,首次出現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解放后,統稱烏鎮。
關于“烏鎮”一詞的由來,還有一個典故。據說在唐憲宗元和年間,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據稱王,舉兵叛亂,朝廷命烏贊將軍率兵討伐。烏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得叛軍節節敗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掛牌休戰,正當烏將軍就地扎營伺機再戰時,李琦卻于當日深夜偷襲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最后連人帶馬跌入李琦設下的陷阱,被叛軍亂箭射死。雖說仗是打輸了,但是烏贊將軍那種正直、忠誠、愛國的表現,讓老百姓十分欽佩。大家為了紀念他,就把鎮名以他的姓氏為名,改稱“烏鎮”。
烏鎮二期的西柵景區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河畔,占地三平方公里,由12個碧水環繞的島嶼和72座形態各異的古石橋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進入景區。相對一期東柵景區而言,二期的保護和開發更加完善徹底,人和環境、自然、建筑更為和諧。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有余,整個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萬平方米,真正成為了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活動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整個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磚鋪就的,上面豎立著密密麻麻的高桿和階梯式曬布架,規模相當龐大。這里除了制作藍印花布外,還有獨特的彩烤工藝流程,而且當時的彩烤色彩也十分豐富,都是從當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來的,像茶葉啊,桑樹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紅茶可以染成淺紅色,綠茶可以染成淺綠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淺黃色,桑樹皮可以染成淺褚色,因此,這個染坊在當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中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而敘昌醬園是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最早的醬園,它是鎮人陶敘昌于清咸豐九年創立的。
醬園前店后坊,自產自銷,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它曬醬的地方。滿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醬缸,我們從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敘昌醬園”的字樣。大晴天的時候,工人們就把斗笠取下,露出蓋著蠶絲棉的醬缸,讓里面的豆瓣醬盡情的吸收陽光。或許大家要問,為什么要蓋一層蠶絲棉呢?首先這是因為要防灰防蚊蟲,另外一方面,蠶絲有很好透氣性,讓豆瓣醬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發酵。曬的時間大概要3-4個月,直到變成黑褐色為止。
這里是陶家的一個會客廳,旁邊還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醬的工藝流程。做醬的工藝比較復雜,要先浸泡黃豆、蠶豆、小麥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發酵,發酵好了加鹽水放到外面暴曬,而暴曬的時間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帶的人家幾乎都是自己做醬的。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質,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口鍋被稱為“天下第一鍋”。明代嘉靖年間,湖州鐵匠沈濟帶著一身熟練的冶煉技術來到烏鎮開了個小作坊,當時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鐵作坊,因此生意興隆,發展的很快。這口大鐵鍋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時候做出來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煉的高超技能,也展現了他家的經濟實力。旁邊墻上的照片有關于這口大鐵鍋的資料記載,我們面前的這一口鐵鍋,也是根據資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
嘉興導游詞范文(合集)6
各位團友,嘉興是浙江省省轄市,位于我國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接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西連杭州及湖州,北臨蘇州,南瀕杭州灣,與寧波、紹興隔江相望。
嘉興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嘉興下轄南湖區、秀洲區和嘉善縣、平湖市、海鹽縣、海寧市、桐鄉市等二區五縣(市),總人口336.81萬,全市面積3,915平方公里。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三塔公園,這條就是京杭大運河。請大家向你的右手看,這屹立著的三座塔就是嘉興著名的景點三塔。三塔是京杭運河的標志,立于古運河杭州塘白龍潭畔,以前這里河面寬闊,水流在此折彎,河水湍急,波渦浪漩,經常翻船,為此人們就在這里建造三尊寶塔,以鎮風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三塔是實心的,不能攀登。但古時候的水手遠遠的看到這三塔時,就會高警惕,小心行駛。所以說我們的三塔實際上就是航標。細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塔前那三根石柱上的深深的勒痕,這又是為何呢?因為在以前行船時均要拉纖,為防止纖繩損壞三塔,人們就在塔旁豎起這三根纖石,至今這根纖石還保存著。
古運河上原來的三塔在1971年已毀,現在大家看到的三塔是1999年重建。規模、式樣均依原貌。同時嘉興市市政府在周邊重建了三塔公園,它占地1.7公頃,投資340多萬元,園門石坊為“茶禪夕照”,是當時的“嘉禾八景”之一,清同治十九年嘉興知府許瑤光手跡。為什么叫“茶禪夕照呢?因為在三塔邊古有茶禪寺,俗稱三塔寺。始建年代略晚于三塔。相傳蘇東坡曾到此汲水煮茶,古寺中建有煮茶亭,乾隆南巡時賜名“茶禪寺”,留下一段美好佳話,可惜茶禪寺早已不在了。
【嘉興導游詞】相關文章:
嘉興烏鎮導游詞12-16
關于嘉興的導游詞02-22
嘉興沿途導游詞03-30
嘉興導游詞范例03-31
嘉興概況的導游詞10-29
嘉興烏鎮導游詞講解05-03
嘉興桐鄉烏鎮導游詞05-03
嘉興烏鎮導游詞范文12-14
關于嘉興沿途導游詞04-08
嘉興白云閣導游詞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