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義務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義務教育現狀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村義務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
前言:
三農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問題,沒有農村廣大地區的現代化,也就不可能實現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在農村普及義務教育,關系到廣大農村中小學健康成長的基礎,關系到億萬農民素質的提高,關系到整個農業,農村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歷史性任務,應該說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還面臨著很多的困難,農民義務教育的負擔較重,城鄉教育差距還有擴大的趨勢,教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亟待加強。為了解我市農村義務教育情況,就羅定市太平鎮農村義務教育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專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農村義務教育在相當一部分地區困難還比較多。
參加本次社會實踐調查的有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土城中學的學生及其當地村民,并在20xx年3月到7月期間以“關愛孩子們的成長為主題”開展本次社會調查活動,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正文:
一、調查目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現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農村教育影響廣泛,關系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這同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的發展密不可分。
二、調查內容:
20xx年3月開始,借助在“教育教學實習基地”遵義習水實習的機會,我們利用課余時間對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部分學生及其當地村民進行了訪談和實地調查,根據調查的內容(學生的信息熱情高低、對農村義務教育的看法、當地教育的師資力量、教師待遇和教育質量、對孩子接受教育的經濟負擔、學校經費及其硬、軟件設施的看法、學生對學習的壓力等問題)流程如下:
1、先分析、思考此次活動有關的內容、可能出現的情況、有關安全方面的防范
2、根據活動內容,調查本校學生和本鎮的學校學生
3、下鄉調查學生村民
4、先向實習學校的老師了解當地教育情況
5、調查結果分析
6、寫調查報告
長時間的調查讓我們看到的是:孩子們的眼睛里滿懷著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未來的期盼。聽到的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通過走訪調查,我們發現當地教育存在的問題有很多,這些問題存在的同時,也決定了農村教育的發展。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多方面的調查,聯系本專業知識并總結得到以下的調查結果:
三、調查結果:
。ㄒ唬⿲W生的信息熱情很高,但普遍不滿意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
通過對調查的數據匯總,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在校學習感興趣。并有絕大部分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很有必要,其中半數的人認為應該加大英語的學習力度。
農村學生普遍表現出了對學習的熱情,但與之相對的,更多的人不滿意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認為目前農村教學質量差,不能因材施教,硬件設備不齊全,課程資源難以開發。
這樣的教學條件導致老師上課僅僅只能照本宣科,拓寬不了教育視野、擴展不了教學內容、豐富不了課堂教學。
(二)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待遇差,教育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一方面由于農村老師的.工資普遍比較低,因此一般大學畢業生都不愿意到農村去教書,所以農村中小學的教師整體素質比較低,據了解現在中學中的教師大部分是中專畢業,小部分是全日制大專畢業,更有甚者是在70年代初中畢業的。但是同時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嚴重制約著師資力量的調整。
另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師大量流失,盡量往城里調,骨干教師的流失導致農村教育質量下降,使農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農村生源流失問題已比較嚴重,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或家庭比較富裕的學生,都流向了城區比較好的學校。在農村很多地方有寫老師甚至算是半路出家,教音樂的老師可以去教歷史,教計算機的該教物理。在優秀教師流失的同時,農村中小學因各方面條件相對較差,生活艱苦,比較難吸引高學歷、高水平的教師去工作,師資隊伍素質不高的問題也較突出。
從學生家長的反映看,有大部分的學生對學校的師資條件不滿意,認為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敬業精神不夠。反映問題有:有的教師教育時間縮水,往往讓學生自學;有的教師不批作業由學生代批,個別甚至連考卷也不批,僅根據平時的印象來給分;有的教師體罰學生等。
。ㄈ┺r民負擔的教育費用仍較重
政府出臺的九年義務教育受到了農民的愛戴,但是根據調查反映,農民仍然覺得教育費用是一個比較重的負擔。雖然使他們少繳了很多書學費,但是現在的費用對部分農民來說,仍然是難以支付的。因為還要交校服費,甚至還會被強制交商業保險費,他們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比較重。這對于貧苦農民來說,是一個很重的負擔,因而,我的調查中有大部分的家長覺得孩子上學的費用負擔很重或者比較重,有少于十分之一的家長還反映不能按時足額繳納學費。太平中心小學的校長向我們介紹到,每學期收取費用都很困難,往往需要幾個星期的時間才能把費用收齊。
。ㄋ模⿲W校經費緊缺,學校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都跟不上
由于經費短缺,鄉村學校的教育設施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時修繕和增加,學校環境得不到改造。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太平鎮黃豆坪小學教學樓及器材非常簡陋。在我們調查的學校中,大部分是沒有標準操場的,更不用說足球場了。有的學校只有一個設備比較簡陋的電腦室,有的甚至沒有。
(五)學生壓力大
有一多半的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一半的學生認為課本難度大,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課余時間參加課外活動。農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承受的來自環境的各種緊張的刺激,如考試的壓力,作業的壓力,家長期望壓力等。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往往比城市學生更大。
根據實地調查和走訪,就當地農村義務教育存在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
建立一支高質量的農村義務教育師資隊伍,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農村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盡量縮小與城市教師的差距。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也應自覺地進行專業發展,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學校要鼓勵廣大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激勵學生的求學欲望。
。2)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應從壓力情境、壓力體驗、壓力反應入手。而學生厭學、老師厭教、師生關系緊張、以考為本的僵化的學校管理體制,枯燥乏味的學校生活,已經成為學生過重學習壓力的更為深層的原因了。因此,我們不能僅僅是減輕作業負擔,課業負擔,考試負擔,而必須是在探明學生學習壓力的來源、類型、現狀、差異程度的基礎上,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上,以學為本,改變陳舊的學校教育評價體系,重建令人向往的學校生活。
四、調查總結:
九年義務教育在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鎮農村已經普及,所有中小學也已經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但農民對于教育方面的壓力仍然很大,還是有部分農民非常吃力。農村九年義務現狀仍較落后,不分中小學教學設備落后,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影響學生的學習。同時,學生壓力很大,很多家長灌輸給孩子這樣的觀點:好好學習才能有錢,將來才能過好日子我們全家就靠你了、家里條件不好,我們做父母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你上學,你一定要好好學,要不然就是對不起我們。
農村義務教育現狀調查報告2
一、 引 言
毋庸直言,新世紀的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正處在非常重要的時期。目前,我國農業在總體上實現了溫飽、進入小康的前兩步目標,已經開始向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邁進。然而,中國農村的現狀卻令人擔憂。目前,我國農民整體素質較低,難以適應現代化農業需要的狀況,這將成為阻礙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這樣,如何培養大批安心在農村的專業人才和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村勞動者,適應農村經濟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就成為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 而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是普及農村義務教育。
應當承認,新中國成立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相繼作出了《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規,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國農村義務教育事業長足發展,為農村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勞動者, 但是,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長期以來,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學內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教育作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標,忽視回鄉參加生產勞動的大批中小學畢業生對生產知識和技術的需要,結果少數升了學的學生再也不回本地了;而回鄉參加生產勞動的中小學畢業生,又在思想、心理、技術、勞動技能上缺乏準備。于是,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投入農業生產第一線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平較低(文盲、半文盲,小學、初中流失生或畢業生),農村吸收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較弱,貧困地區尤其突出。在農村教育管理體制上,長期是教育部門一家管教育,對農村的需要考慮較少,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群眾生活脫節,造成教育在育人、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影響了廣大農民參與辦學和送子女入學的積極性。科教興國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國家的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基礎是教育。任何一個取消絕對平均主義政策的社會,人口素質的差異都將直接導致效率的差異,進而導致收入結果的差異。
二、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式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于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于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但是我們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有價值的談話記錄下來。本次調查我們采用訪談法,正式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縣義務教育現狀。
在訪談人群選擇上,我們依教育主體中心,采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我們分別和家長、學生、教師進行了訪談。
三、被調查者對教育費用的負擔能力及評價
⒈ 關于家庭在20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項目。7.37%的被調查者反映是購買化肥、種子、農藥等生產性支出,25.70%的被調查者反映是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51.39%的被調查者反映的是教育支出,9.76%的被調查者反映是住房及醫療支出,5.78%的被調查者反映是其它支出(可填空)?梢钥闯,教育支出的在大多數被調查者的家庭支出中排在首位,農民的教育費用負擔比較大,遠遠高于農業
生產、吃穿用、和住房與醫療費用等支出項目。在其它項目中多為大比非農產業投資,如購買汽車、機器等。如表所示:
家庭在20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項目 購買化肥、種子、農藥等生產性支出 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 教育支出 住房及醫療支出 其它支出
人數 37 129 258 49 29
比例 7.37% 25.70% 51.39% 9.76% 5.78%
、 關于目前義務教育收費的合理性評價。23.90%的被調查者認為小學合理,初中過高,13.75%的被調查者認為小學過高,初中合理,45.22%的`被調查者認為都過高,17.13的被調查者認為都比較合理。綜合比較,認為收費都過高的被調查者的比例高于認為都比較合理地方被調查者,認為小學收費合理的被調查者占41.03%,認為初中收費合理的被調查者占30.88%,認為小學收費過高的占58.97%,認為初中收費過高的占71.12%?梢钥闯,總體上還是認為過高,義務教育收費還是被調查者意見比較大、比較多的問題。如表所示:
目前義務教育收費的合理性評價 小學合理, 初中過高 小學過高,初中合理 都過高 都比較合理
人 數 120 69 227 86
比 例 23.90% 13.75% 45.22% 17.13%
⒊ 關于家庭中義務教育費用不能及時繳納時的采取的辦法。57.76%的被調查者的家庭向親友求助借貸,8.37%的被調查者的家庭請求學校批準緩交,4.18%的被調查者的家庭請求政府幫助,3.59%的被調查者的家庭選擇讓受教育者輟學,15.34%的被調查者的家庭想其它辦法,10.76%的被調查者的家庭不借貸或沒有這項支出。這表明89.24%的被調查者的家庭中存在繳費困難,并且大多積極爭取解決,或以自己借貸的方式解決,或找學校、政府幫助。只有3.59%的被調查者的家庭是在繳費困難時采取消極態度,選擇讓受教育者輟學。
家庭中義務教育 費用不能及時繳 納時 向親友求助借貸 請求學校批準緩交 請求政府幫助 讓受教育者輟學 想其它辦法 不借貸或沒有這項支出
人數 290 42 21 18 77 54
比例 57.76% 8.37% 4.18% 3.59% 15.34% 10.76%
四、關于鄉村學校學生失學的問題
、 鄉村學校教師對所代班學生失學現象的反映
、 關于失學學生數量
的問題。32.02%的老師反映每年沒有失學的現象,46.49%的老師反映每年有5名以下的學生失學,14.91%的老師反映每年有5-10名學生失學,6.58%的老師反映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學生失學.67.98%的反映有現象,這表明失學現象比較嚴重,很普遍。詳見下表:
教師對學生失學現象的反映 沒有失 學現象 每年有5名以下的學生失學 每年有5-10名學生失學 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學生
人數 73 106 34 15
比例 32.02% 46.49% 14.91% 6.58%
、 關于女生在失學學生中所占比例問題。在185位老師里面,56位老師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以下,39位老師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50%,41位老師反映女生的比例在50-70%,19還有位老師反映生比例在70%以上.失學學生中女生比例在50%以下的情況占61.29%,在50%以上的情況占38.71%,顯示出目前女生的失學情況并不比男生嚴重,人們在關于子女輟學上對于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有所改變。詳見下表:
女生在失學學生中所占比例 30%以下 30-50% 50-70% 70%以上
人 數 56 39 41 19
比 例 36.13% 25.16 26.45% 12.26%
、 學生失學現象的趨勢上。9.65%的老師反映是逐年上升,27.63%的老師反映是逐年下降,32.46%的老師反映是基本持平,26.75%的老師反映是偶爾發生,3.51%的老師不清楚.這一問題上,只有9.65%的被調查老師反映逐年上升,32.46%的老師反映基本平衡,排除不清楚的老師的比例,其余59.21的老師反映失學趨勢朝好的方面走。如下表所示:
對失學現象的趨勢 逐年上升 基本持平 逐年下降 偶爾發生 不清楚
人 數 22 63 64 61 8
比 例 9.65% 27.63% 32.46% 26.75% 3.51%
、 對于學生的失學原因(多選)。49.12%的老師認為是學生自己對學習缺乏興趣或學業不理想所致,56.14%的老師認為是因為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導致的,24.56%的老師認為是學生家長的思想觀念導致的,4.82%的老師認為是因為學校無法滿足學生需要所致,3.07%的老師認為是其他原因所致.在老師門眼中,學生失學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客觀經濟原因,家庭條件不好,其次就是學生自己原因,對繼續學習缺乏興趣,家長方面的因素處于第三位,后面就是學校無法滿足學生需要等和其它因素。如下表所示:
對失學原因的分析 學生自己對學習缺乏興趣或學業不理想所致 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導致 學生家長的思想觀念導致 學校無法滿足學生需要所致 其他原因
人數 112 128 56 11 7
比例 49.12% 56.14% 24.56% 4.82% 3.07%
、 對于學生提出退學老師采取的對策(多選)。48.25%的老師自己深入了情況,弄清原因,并予以幫助,21.49%的老師馬上向學校反映,請求學校領導解決,52.63%的老師與學生家長聯系,一同商討解決,1.75%的老師選擇向社會求助,3.70%的老師選擇通過法律手段解決,0.44%的老師選擇其他辦法.在處理學生主動退學方面,老師首選的辦法是與學生家長聯系一起解決,老師們第二個優先的辦法就是自己了解情況,爭取自己解決,第三位的就是請求學校解決,老師們的第四個選擇就是尋求法律手段解決,而請求社會幫助的只占較小比例。詳見下表:
有學生提出退學時,老師 自己深入了解情況,弄清原因,并予以幫助 馬上向學校反映,請求學校領導解決 與學生家長聯系,一同商討解決 選擇向社會求助 選擇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選擇其他辦法
人數 110 49 120 4 7 1
比例 48.25% 21.49% 52.63% 1.76% 3.08% 0.44%
(二)鄉村學校學生失學現象的分析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失學是普遍存在的,從絕對數量看,還比較多,這說明失學問題在目前還是比較嚴重.從年級上看,據老師反映以畢業班為最多,特別是初中三年級 ,往往有有大面積地輟學,這說明需要穩定學生的求學心理.從性別上看,男生失學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生,與以往女生失學為主不同,表明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有很大改觀,人們對子女上學更趨現在,理性.從失學趨勢上,是基本持平,并逐年下降,趨勢是好的,需要進一步改進.
五、關于鄉村中義務教育法律法規相關問題
(一)教師部分
、 對國家義務教育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39.04%的老師知道并很清楚,56.14%的老師有所了解,2.63%的老師聽說過,沒有老師是第一次聽說。詳見下表:
對國家義務教育法律法規
的了解程度 很清楚 有所了解 聽說過 第一次聽說
人 數 89 133 6 0
比 例 39.04% 58.33% 2.63% 0.00%
、 對于學校是否對義務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26.32%的老師認為沒有,73.68%的老師認為有。詳見下表:
學校是否對義務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 沒 有 有
人 數 60 168
比 例 26.32% 73.68%
、 學生和家長關于教育的法制觀念。5.70%的老師認為學生和家長根本就沒有,90.79%的老師認為學生和家長有一定的意識,但普遍不強,2.63%的老師認為學生和家長有很強的法制觀念,0.88%的老師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詳見下表:
在老師眼中,學生和家長關于教育的法制觀念 根本就沒有 有一定的意識,但普遍不強 有很強的法制觀念 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人數 13 207 6 2
比例 5.70% 90.79% 2.63% 0.88%
對于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95.18%的老師了解或很清楚,這說明老師們的教育法制意識很強.但是從學校對義務教育采取法制化措施看26.26%的老師認為沒有,說明了義務教育法在學校里需要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法律制度、法制行為.而在老師眼中,學生及其家長絕大部分有一定義務教育法制觀念和意識。這說明義務教育法律法規在農村有一定的影響。政府對義務教育法宣傳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根據老師們的建議看,家長和老師對義務教育法的理解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指導。特別是那些需要澄清的模糊性認識,那些與現實條件不相適應的部分。
(二)學生及家長等于國家義務教育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方式
⒈關于對國家義務教育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14.34%的被調查者的回答是很清楚,61.95%的被調查者的回答是知道一點,23.71%的被調查者回答不知道。這表明多數被調查者對國家義務教育法律法規有所了解,但非常有限,還有部分被調查者根本不知道。詳見下表:
受訪者對義務教育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 很清楚 知道一點 不知道
人 數 72 311 119
比 例 14.34% 61.95% 23.71%
、 關于對國家義務教育法律法規的了解渠道。
在483位被調查者中,37.25%的被調查者反映是通過電視等媒體宣傳報道了解的,23.90%的被調查者反映是通過報刊雜志了解的,13.15%的被調查者反映是通過政府以其它形式宣傳了解的,16.14%的被調查者反映是通過學校宣傳了解的,9.56%的被調查者反映是通過其它方式了解到的。在知道國家義務教育法律法規的被調查者中,最主要的了解渠道是電視等媒體的宣傳報道,其次是報刊雜志,通過政府(這里主要是指基層政府組織)其它方式的宣傳了解的被調查者并不多,只占13.15%,學校在這里作用也不是特別地突出。詳見下表:
了解方式 電視等媒體宣傳報道 報刊雜志 政府以其它形式宣傳 學校宣傳 其它方式
人 數 132 92 50 62 37
比 例 37.25% 23.90% 13.15% 16.14% 9.56%
六、被調查者對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⒈鄉村教師對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的認識和建議
對完善我國農村義務教育有何建議(開放式)?有120多位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綜合來看,有40多位認為應該加強義務教育法律觀念,有38位老師認為國家應加大義務教育投入,有26位老師提到應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有19位老師認為必須加深農村義務教育的宣傳 ,有16位老師認為應該實行完全免費的義務教育,有12位老師認為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有10為位老師提出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內部管理,改善工作作風.還有部分老師分別提到增強農村學校教材的適應性,與就業相聯系,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地位實際和收入,改變學生及其家長的陳舊的思想觀念等.
、矊W生及家長等對目前農村義務教育實施的情況的評價及對改善狀況的建議
①關于對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評價,3.19%的被調查者認為很好,15.74%的被調查者認為較好,40.64%的被調查者認為一般,30.67%的被調查者認為較差,5.98%的被調查者認為很差,3.78%的被調查者回答不清楚。
受訪者對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評價 很 好 較 好 一 般 較 差 很 差 不清 楚
人數 16 79 204 154 30 19
比例 3.19% 15.74% 40.64% 30.67% 5.98% 3.78%
、陉P于對改善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主要著力點(多選),25.90%的被調查者認為在于推進農村經濟建設,49.00%的被調查者認為在于減輕農民負擔,26.89%的被調查者認為在于國家擴大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改進教學設施、設備,21.94%的被調查者認為在于提高中小學教師水平,13.55%的被調查者認為在于增強農民的教育意識,1.20%的被調查者有其它見解。
受訪者認為改善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主要著力點 推進農村經濟建設 減輕農民負擔 國家擴大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改進教學設施、設備 提高教師水平 增強農民的教育意識 其 它
人數 130 246 135 110 68 6
比例 25.90% 49.00% 26.89% 21.94% 13.55% 1.20%
【農村義務教育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現狀農村現狀調查報告02-28
關于對縣部分農村義務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12-16
農村現狀的調查報告02-28
中國義務教育現狀調查報告11-15
農村客運現狀調查報告04-07
農村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8-27
農村發展現狀調查報告01-28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2-08
農村體育教學現狀調查報告12-08
農村教育現狀調查報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