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銅像》教學反思
《一座銅像》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瑯瑯書聲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特點。而每一次的朗讀并不是為了朗讀而朗讀,“以讀為本,讀中顯悟”體現在每一次朗讀我都預設了要求。如:讀描寫小于連姿態的句子,是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抓住特點描寫人物外形的寫作方法。讀課文的一、四小節,是為了讓學生邊讀邊思,針對這兩小節內容進行質疑。讀課文二、三小節,是為了讓學生體驗到小于連的機智勇敢……除了讀的要求不同,我采用的讀的形式也不同:個別讀、男女讀、引讀、輕聲讀、齊讀等等。我想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朗讀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感悟到位。
課文第三小節詳細介紹了故事當時情況危急的各個方面,但如何幫助學生體驗危急并從中感受到小于連的機智勇敢是有難度的。為了避免在課堂中瑣碎的分析,我設計劃出小于連所見所想的語句,在反復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這樣的設計不僅使學生懂得同樣的內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而且讓學生感受到于連優秀品質。
總之,課堂中只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空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機會,才能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一座銅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