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浪花》教案

《浪花》教案

時間:2025-01-22 14:40:29

《浪花》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浪花》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浪花》教案(通用10篇)

  《浪花》教案 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七個會認的字,掌握“浪花、一會兒、雪白”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4、在理解句子的過程中激發情感,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5、通過理解詞句,結合畫面促進想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感情朗讀理解句子,體會句子包含的感情。

  教學媒體:

  教學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軟綿綿的沙灘上玩過?演示CAI課件(畫面:課文插圖伴有海浪的聲音)

  2、今天,我們一起到海邊去看看金色的海灘和美麗的大海中的浪花。(CAI 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配樂配圖聽老師范讀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一下讀書的情況,這些字詞你能讀準嗎?

  三.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標出句子。

  出示課件:這就是金色的沙灘,我是指誰啊?對了,就是和我們小朋友年紀一樣大的小女孩,她呀!正坐在沙灘上玩耍!

  2、品讀第二句。

  渡:咦!聽聽,這時候誰來了?(浪花來了!)

  出示CAI,聽聽海浪的聲音

  (1)齊讀第二句話。

  (2)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句子:出示:我坐在沙灘上玩耍,浪花看見了,邁著步子,搔癢了我的小腳丫。指出兩個句子的區別。(沒有了“輕輕地”“悄悄地”)這都是說誰的?

  (3)指名讀第二句話

  (4)怎樣才叫做“輕輕地走來了”請一個同學來示范一下

  (5)浪花卷上沙灘的聲音很小很小,而且啊,他還輕輕地踐到了我的小腳丫上呢!

  (6)讀這句話,讀出浪花的“輕輕”,浪花的“悄悄”,讀得時候要輕要慢。

  (7)自由練習

  (8)指名讀,誰能讀得更輕!

  (9)齊讀

  3、品讀第三句

  渡:貪玩的小浪花,悄悄地涌上來,又悄悄地退回去,一次次地把小姑娘腳下的黃沙沖走,她的小腳丫癢癢的就好象被一條毛毛在瘙癢著!你們看小姑娘這時是什么樣的?

  (1)看圖說說

  (2)指名讀第三句(出示第三句)

  (3)它是指誰呀?它發出了怎樣的聲音啊?重點指導讀好“嘩嘩嘩”!芭芑丶摇笔鞘裁匆馑寄?

  (4)浪花這個小調皮鬼把小女孩逗得很開心地笑了,同學們你們開心的時候也會笑嗎?能笑一個給老師看嗎?

  (5)誰能笑著來讀讀這一句,讀得時候注意把“笑得我”連起來讀。

  (6)自由練習

  (7)小組選代表比賽讀

  4、小結:小浪花呀輕輕地走來,悄悄地給我瘙癢,把小女孩逗樂了,又嘩嘩嘩地笑著跑回大海媽媽的懷抱里跟我捉迷藏做游戲!你們覺得浪花怎么樣啊?(板“可愛”)

  你們喜歡可愛的浪花嗎?

  5、齊讀這一段

  6、引導:老師有點不明白了,這可愛的浪花真能夠邁著步子走來,真能夠瘙癢我的小腳丫,還能夠笑著跑回家嗎?小女孩把浪花當作了一個和她玩耍的小娃娃啦!

  (二)第二段

  出示課件:又聽這回海浪聲大了一點

  渡:不久,這個可愛的小家伙又來了。這回它還是悄悄地來嗎?

  1、指名讀第二段,標出句子。

  2、讀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浪花是怎樣來呀?

  (2)唱著笑著”,對唱著歌兒高興地來,誰能讀出這種感覺!

  (3)找兩個人對比讀讀

  (4)指名讀

  (5)齊讀

  3、讀第二句

  渡:可愛的小浪花唱著笑著跑來,給我帶來了許多禮物。有些什么呀?

  1)、指名讀第二句話。

  2)、這里有不懂的詞語嗎?“捧來”誰能做做動作,浪花真有禮貌

  3)、“捧來”了什么?請小朋友到沙灘上找找(貝殼小蝦)

  4)、貼詞豐富“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復合型的圖片)

  5)、還可以是怎樣的“貝殼”,怎樣的“小蝦”呢?(豐富他們的詞匯,漂亮的貝殼可愛的小蝦等)

  4、讀第三句

  看,浪花送她的禮物太多了,她興奮地說了什么呀?指導注意“裝不下啦”向上揚。男女生比賽讀

  5、激情引導再讀讀這一段

  6、小結:你覺得浪花像什么?(板書:小娃娃)而且是一個可愛的小娃娃。哪些詞語說明浪花像可愛的小娃娃?板書:唱、笑、跑、捧。

  (三)第三段

  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板書:淘氣、一群。為什么不說像“一個”淘氣的娃娃?(有很多浪花)

  三、歸納總結

  1、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浪花像一群淘氣又可愛的娃娃?劃在書上,然后在班上說一說:(1.邁著輕輕的步子;2.悄悄地搔癢了我的小腳丫;3.笑著跑回家;4.又唱著笑著跑來了;5.這次它給我捧來了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6.浪花跑去又跑來。)

  2、齊讀課文,要讀出對大自然的愛,對浪花的愛,要讀得親切,充滿感情。

  3、課文中的“我”通過自己聽到的,看到的和感覺到的,寫出了浪花淘氣又可愛的動態,把浪花當成了一群淘氣的娃娃。出示句子:

  浪花象一群淘氣的娃娃。

  天上的白云像飛奔的馬。

  彩虹象一座美麗的拱橋。

  仿照這個句子來說說話:

  小狗的腳印像__________。

  彎彎的月兒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象___________。

  五、總結升華:學完了這篇課文以后,同學們有什么收獲了?

  板書: 輕輕的 悄悄地

  可愛 淘氣 一群娃娃

  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文本,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參與對文本內涵的理解、領悟,使學生生成自己的獨特感受,入情入境,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特別是當學生對描寫浪花的語句進行品讀之后,再去讀課題,那種對浪花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讀得非常有感情。這比老師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學生要怎樣讀效果好多了。

  一年級的生字教學是尤為重要的,但生字教學究竟該放在什么時候教?一邊學課文、品句子,一邊還要學生字,這定會影響到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若要放到課前或課后,又擔心離開了語言環境,學生難以學好,且集中識字對學生來說量太多,難以一下子掌握。這個問題值得探討。

  《浪花》教案 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看懂圖意,圍繞著“我”和“浪花”進行觀察,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心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

  重點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松軟的沙灘上玩耍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金色的沙灘上和一個小姑娘一同與浪花嬉戲,你們想去嗎?(想)好,先閉上眼睛,聽到聲音再睜開,好嗎?(動畫出示課文插圖)

  二、指導看圖。

  1、一邊聽著海浪聲,一邊觀察圖。

  2、先看圖上的小女孩坐在什么地方?從她的臉上可以看出什么?她為什么這么高興?(浪花涌上來,撞在她的小腳丫上,她覺得很好玩,所以她張開嘴,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3、再看看她身邊有些什么?籃子里裝滿什么?海邊的貝殼、小蝦真多呀!是誰把它們送上岸的呢?

  4、浪花涌上沙灘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像在干什么?

  5、再看看大海、天邊。

  6、小結:天氣晴朗,景色優美。浪花,一會兒與小女孩玩耍,一會兒又為她送來貝殼、小蝦,難怪她跟浪花玩得這么開心。

  三、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根據這幅圖畫來寫的。題目是《浪花》。(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認識”浪”字,說說識記的方法。

  3、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和語氣。

  4、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注音讀兩遍,要把句子讀通順,注意課文中有好些字讀輕聲,比如:一會兒……

  5、檢查學生的讀文情況。

  四、隨文識字。

  1、指名讀第一段,明確重點問題:對照圖,“我”指誰?浪花是怎樣走到她腳邊的?浪花到她腳邊干什么?聽教師讀一句話,看跟書上第二句話有什么不同?(浪花邁著步子走來,搔癢了我的小腳丫。)哪句更好?為什么?(課文中的句子寫出浪花很小,涌上岸的聲音很輕很輕。)

  2、再讀讀第二句,看看小女孩高興的樣子,是誰給她帶來的歡樂?句子中的“它”指誰?浪花的家在哪兒?它是怎樣跑回家的?小組內討論以上問題。

  3、匯報交流。師點撥,指導朗讀。齊讀這段,注意:“輕輕的”、“悄悄地”要讀輕一些,“嘩嘩嘩”要讀得響一些。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我”來讀。

  4、說說你讀了這段有什么問題嗎?

  5、認識本文的8個生字,“沙”“浪”“淚”讓學生用記部首的方法記字形!白摺弊寣W生了解字的演變來記字形,多種方法認讀,了解字意,進行擴詞練習。

  6、指導用虛宮格寫“丫”“才”。

  五、作業布置。

  1、積累好詞好句。

  2、讀課文,說說你還有那些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讀生字新詞。(出示寫有生字的幻燈片。)

  2、指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讀第二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數有幾句話?

  2、過了多久,浪花又跑來了?它這次是怎樣來的?

  比較句子(多媒體課件):這兩句話哪兒不同?哪句好?為什么?

  3、看浪花這次給小女孩帶來了什么?請讀第二句。這句話中,哪個詞講出浪花怎樣給我帶來貝殼、小蝦?(捧。)學一學“捧”的動作。

  4、對照圖,是什么樣的貝殼、小蝦呢?(雪白的、青青的。)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貝殼、小蝦多不多?你從哪知道的?這么多的貝殼、小蝦,小女孩見了高興極了。我們讀了,也和她一樣感到歡樂。

  5、指名讀這段,看誰讀得好;

  6、識記“雪、貝”,了解“貝”的字理演變,擴詞并練習說話。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文第1段是描寫浪花來了和退回去了,第2段寫浪花又來了一次,那兒浪花就來回這兩次嗎?請看第3段又是怎么寫的。

  2、指名讀這段。

  3、浪花為什么會跑去又跑來呢?你覺得它像什么?

  4、比較句子。(多媒體課件)

  5、指導朗讀。(“又”“淘氣”要重讀、突出浪花來回的次數和浪花的可愛。)

  6、識記“去”,并指導用虛宮格書寫“淚、貝、去”。

  7、讓我們帶著對浪花的喜愛之情來齊讀課文。

  四、作業布置。

  讀課文,背一背你喜歡的句子或者畫一畫你心中的浪花。

  反思

  今天與孩子們一起學習第23課《看浪花》,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完全撒手讓孩子們自己學習去,嘿嘿!讓他們有一個真正做學習主人的體驗。

  導課后,我讓孩子們開始分組合作,完成我提出的學習任務。

  1、認讀生字;

  2、解決本小組提出的.問題;

  3、仿寫一小節,并畫一畫你們心中的浪花。

  接下來的時間就全總交給孩子們了。對于分組合作學習,他們并不陌后,但讓他們填寫研究記錄表,這可是第一次。在以前的學習中,上了四年級的孩子才開始練習填寫,現在,我拿給這些二年級的孩子們。他們能用好嗎?我這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最主要怕他們浪費了這表格喲。

  時間、課題、組別、組長、記錄員、噪音控制員、時間控制員、小組發言代表,時間不長,孩子們就填完了,他們可比以前那部分學生聰明多了,我沒說,他們就會填了。不過,是不是真正會用這表格,還得看他們后面的學習情況。

  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看看孩子們的學習才進步了一半。唉,兩課時完成本應一課時就可以完成的任務,這就是讓孩子們做學習主人的代價。如果孩子們在這樣的合作中學會學習,我想還是值得的。

  下午第二節課,讓他們繼續合作學習,我則密切關注著。十多分鐘過去了,一萱小組第一個完成任務,接下來,子佳小組也完成了,再接下來,是伊諾小組,再再接下來,喲,讓不清了,二十分鐘后,有8個小組完成任務,他們也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還有3個小組沒能完成。

  我先是檢查生字。一圈下來,2個小組各有一名孩子認讀有困難,其他孩子順利過關。隨后,我檢查孩子們第三項任務的完成情況。我一個組一個組地讀著,孩子們認真聽著,嘴里時不時地發出“啊”、“呀”的聲音。讀完8個小組的,我請孩子們評價。他們第一個選出子佳小組的,宗琛小組也榜上有名。嗯,8個小組中,有2個小組完成不錯,這也算是收獲吧,也算是收獲不小吧。

  《浪花》教案 3

  活動目標:

  1.欣賞文學作品《浪花》,感知其語言美和意境美。

  2.感受浪花可愛、淘氣、勇敢的特點。

  3.大膽運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4.理解詩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把閱讀區布置成海邊的環境,關于浪花的DV(DV內容要包含作品《浪花》中的內容)。

  2.配樂的作品朗誦《浪花》。

  3.卡通浪花的笑臉小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播放DV背景樂浪花的聲音、圖像,讓幼兒聽一聽、看一看

  教師提問:

  (一)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放DV)

  (二)請小朋友睜開眼睛看一看這是什么?(放DV)

  (三)你們看到大海有什么感覺?

  二、 欣賞詩歌,感受、表現詩歌《浪花》的意境美

  (一)完整欣賞詩歌。

  1.教師: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什么?浪花都干了什么?(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小朋友看的真仔細,我現在用一首詩歌《浪花》把大家說的總結起來。(放配樂朗誦)

  3.教師:大家覺得這首詩歌好聽嗎?你們聽了有什么感覺?

  (二)分段欣賞詩歌《浪花》。

  1.放配樂朗誦《浪花》第一句,教師提問:大海和浪花是什么關系?

  2.放配樂朗誦《浪花》第二、三句,教師提問:白天浪花干什么了?晚上浪花干什么了?

  引導幼兒總結出浪花的特點

  3.放配樂朗誦《浪花》第四、五句,教師提問:有時浪花會和誰玩?玩什么了?

  引導幼兒總結出浪花的特點

  4.放配樂朗誦《浪花》第六句,教師提問:浪花是什么樣的娃娃?

  (三)再完整欣賞詩歌《浪花》。

  1.教師:浪花是大海的孩子,它和小朋友一樣淘氣、可愛、勇敢,它和大海媽媽在一起給大家帶來了這么優美的詩歌,小朋友再仔細聽一次,可以一邊聽一邊用動作表現你對浪花和大海媽媽的喜愛,也可以跟著輕聲的朗誦。(放配樂朗誦)

  2.教師:我剛才看見有的小朋友在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對浪花的喜愛,有的小朋友在用動聽的聲音輕聲朗誦,F在我們一起用最動聽的聲音朗誦《浪花》并加上最優美的動作。

  三、結束

  教師:多么可愛、淘氣、勇敢的小浪花,多么美的大海。浪花說,你們的朗誦真動聽,你們的動作真優美,我送給你們每人一張我的照片,你們如果和爸爸媽媽到了大海邊,記得帶著我的照片去找我。

  活動建議:

  (一)活動延伸:利用餐前、睡前為幼兒播放好聽的配樂詩歌,使孩子們受到文學作品的.熏陶,體驗詩歌的美感,提高審美情趣。

  (二)重點提示:掌握詩歌的韻律,體驗文學作品的優美語言和意境。

  (三)環境創設:布置海邊的環境。

  附件:浪花

  大海是浪花的媽媽,浪花是大海的娃娃。

  白天,浪花悄悄地爬上沙灘,輕輕地咬著孩子的腳丫。

  夜晚,浪花依偎在媽媽的懷里,靜靜地聽著月婆婆講童話。

  有時,浪花同海鷗做游戲,一起在陽光下快樂地玩耍。

  有時,浪花跟著風兒練跳高,跳得很高很高,一點兒都不怕。

  哦,浪花,浪花,多么淘氣,多么可愛的娃娃。

  活動反思:

  詩歌《浪花》是一首結構簡單富有童趣的詩歌,它描繪出一幅幅生動、溫馨的畫面,讓幼兒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和家的溫馨,從而引發他們認識世界,了解現實生活中各種客觀事物之間的一些簡單聯系的興趣。,大班幼兒的思維十分活躍,尤其是抽象思維已經萌芽,加之積累的生活經驗已經比較豐富,他們愿意、樂意、也渴望在集體面前暢所欲言,所以我設計的活動符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但也有個別幼兒不能積極地參加活動,反思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稍弱一些,不能將心里所想用合適的語言來形容。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浪花》教案 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讀并積累詞語“浪花”。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內容,體會浪花的可愛,“我”的愉快。

  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演示法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各種貝殼、大海錄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看錄像,感知大海的美

  1.啟發談話:小朋友們,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海邊玩過嗎?說說你看到的大海是怎么樣子的?

  2.教師播放大海錄像,學生感知大海的美。

  3.指名反饋:你看到了什么?

  二、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浪花圖片,提問:碧綠的大海上白色的這些叫什么?

  2.教師板書課題。

  3.學生齊讀課題。

  三、通讀課文,認讀生字

  1.錄音朗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

  3.互相讀、互相評議。

  4.集體朗讀課文。

  5.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結合生字表畫出生字。

  6.教師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自學生字,并認讀新詞。

  7.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再教讀。

  8.大家一起認讀生字。

  9.去掉拼音,抽讀,檢查學生的認讀情況。

  10.引導學生說出識記這些生字的方法。

  11.再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讀法。

  四、讀文,體會浪花的淘氣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學生傾聽。

  2.評議同學的朗讀情況,教師適當評價。

  3.齊讀第一自然段。

  4.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輕輕的”“悄悄地”,并用動作表達出來。

  5.出示句子,要求學生補充完整。

  浪花看見了,邁著________步子走來,________搔癢了我的小腳丫,笑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它才________笑著跑回家。

  6.指名反饋:浪花的家在哪里?

  7.你們喜歡浪花的淘氣嗎?(喜歡)那就請大家一起朗讀這一自然段,注意表達自己對浪花的喜愛。

  五、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

  第二課時

  一、游戲,鞏固生字

  1.教師出示朵朵浪花(浪花的背面是本課的生字),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那朵浪花。然后認讀,并帶其他的`小朋友讀。

  2.評議,成為出色的小老師獎給浪花。

  3.朗讀課文,在讀中再次鞏固生字,感知課文內容。

  4.導入新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浪花可淘氣了,你們喜歡浪花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繼續學文,體會情感

  1.齊讀課文二、三自然段。

  2.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們懂得了什么?

  3.教師點撥,深入體會文中的情感。

 。1)浪花除了撓癢、帶來歡樂,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什么?

 。2)教師出示貝殼圖或實物,感知貝殼的美。

 。3)看到沙灘上這么多貝殼,你們的心情會怎樣?你會怎么做?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小朋友們無比愉快的心情。

 。5)教師范讀,小朋友們評一評。

 。6)師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讀第二自然段。

  4.教師導讀:嘩嘩嘩,浪花跑去又跑來,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思維:淘氣的浪花還會給小朋友們送來什么呢?

  三、總結全文,語文實踐

  1.大家一起朗讀課文。

  2.說說讀文后的感想。

  3.說句練習:浪花,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語文實踐。

 。1)出示例句,指名讀一讀。

  我坐在沙灘上玩耍

 。2)大家一起讀句子。

 。3)引導觀察兩處劃橫線的部分各點明的是什么?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指名認讀并組詞。

  2.出示生字詞卡,集體讀一讀。

  3.引導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名說一說。

  4.說筆畫筆順,并書空。

  5.重點指導寫“青”字。

  6.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7.作業展示,互相評議。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16.浪花

  撓腳丫

  浪花笑著跑來跑去  淘氣

  送貝殼、小蝦……

  《浪花》教案 5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和3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音,有些形近字容易混淆。

  【教學準備】

  1、課前準備

  2、投影片。

  3、海邊風光錄像片。

  4、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松軟的沙灘上玩耍過?(讓到過大海的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 觀看海邊風光錄像片。

  2、今天,我們一起到海邊去看看金色的海灘和美麗的大海中的浪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要看清楚拼音,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替讀、聽,糾正錯誤的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

  2、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浪”的聲母是舌邊音,“次”的聲母是平舌音!斑@”、“唱”聲母是翹舌音!巴妗钡捻嵞甘乔氨且,“浪”、“唱”的韻母是后鼻音。讀“一會兒”時,在“會”后加一個卷舌動作!安阶印、“籃子”中的“子”和“了、的、地、著啦“都要讀輕聲。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一、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偬釂枺骸拔摇笔窃谀膬和嫠?(出示投影片,指導學生理解“沙灘”:沙子堆積成的海邊陸地。)

 、谥笇Ю首x。 小朋友,你們要把自己當作課文里的“我”,懷著喜愛浪花的感情來朗讀課文!拜p輕的”、“悄悄地”要讀輕一些,慢一些!皣W嘩嘩”要讀得響一些。(學生自由讀、齊讀、分組讀、個別讀)

  二、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討論:

 、贋槭裁凑f浪花唱著笑著跑來了?(既說浪花卷上海灘發出的聲音,又表達出“我”歡快的心情)。

 、跒槭裁从谩芭鮼怼保挥谩熬韥怼保浚ò牙嘶ū茸魈詺獾耐尥,他好像用雙手托著貝殼和小蝦)。 讓我們帶著喜愛浪花、非常興奮的心情朗讀第二自然段。(齊讀、個別讀)。

  三、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指導學生帶著對浪花非常喜愛的感情朗讀這一段。(齊讀、個別讀)。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出示生字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識記字形,指導寫字

  1、啟發學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字形,重點指導分析以下幾個字。 浪:右邊是“良”,不能少一點。 “貝”和“見”字形相近?匆豢从悬c像,比一比不一樣。“貝”第四筆是點,“見”的第四筆是豎彎鉤。

  2、指導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重點指導書寫以下幾個字。 “浪”、“玩”“跑”、“次”、“給”5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笑:下面不能寫成“天”。 唱:口字旁位置偏上,但汪能高于右上面的“曰”。右邊兩個“曰”相疊,上窄下寬。

  三、課堂練習

  一、課后練習第3題,照樣子口頭填詞語?梢蕴睢把┌椎摹薄ⅰ扒嗲嗟摹、“淘氣的”、“美麗的”、“兇猛的”。

  二、課后練習第4題。

 、偻釂柕姆椒ǎ笇W生讀句子。浪花像什么?天上的白去像什么?彩虹像什么?(齊讀、個別讀)

  ②啟發學生說比喻句。 A:中秋節的月亮像什么?(中秋節的月亮像一個又大又圓的白玉盤。) B:孔雀的尾巴像什么?(孔雀的尾巴像一把五彩灑金的大扇子。)

  《浪花》教案 6

  【教學目標】

  1.認識“玩、步、丫、眼、淚、流、她、給、跑、貝、青、氣”十二個生字,會寫“下、不、氣、貝、見、出”這六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

  3.通過讀課文,使學生體會到浪花帶來的變化,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對浪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準備】

  課件(浪花的聲音、生詞、課文的段落)、卡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1.放“浪花的聲音”的錄音。問:這是什么聲音?

  2.師生談話:你見過浪花嗎?浪花是在哪里的?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不會讀的畫出來,多拼讀幾遍,或問問同學。

  2.聽課文錄音,注意聽清楚生字的讀音。

  3.出示卡片,檢查會認字的讀音:

  邁步悄悄地小腳丫

  眼淚流出來跑回家

  4、小朋友這么快就和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是用的什么好辦法呢?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5.學生再自由讀課文,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讀,邊讀邊想寫了什么,并標出是幾個自然段。

  2.選擇你喜歡的一段反復讀,讀到你認為讀流利了為止。然后讀給你的朋友聽聽,看誰讀得最好。

  3.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或要問的?

  4.小組討論:把你讀懂的和要問的問題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5.全班匯報交流,教師點撥。其中在學生的匯報中重點理解:

  (1)浪花怎么來的?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怎樣和我玩耍?和同座做一做“撓”的.動作。

  (2)浪花給我捧來了什么?還可能有哪些?為什么我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

  (3)為什么說浪花像一群淘氣的娃娃?指導用“像”說話。

  6.比賽讀課文,選擇你喜歡的一段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7.教師小結。

  四、質疑

  讀了本課課文,大家有什么疑問或想法,提出來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

  [畫一畫,把大海的浪花畫下來。]

  六、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特點。

  [找出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壓在橫中線、豎中線的筆畫。]

  2.教師指導書空,描紅。

  3.學生在第一個田字格中試寫,教師巡視,發現共同問題,集體糾正。

  4.學生在第二個田字格中書寫,教師個別輔導。

  5.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書寫情況,及時講評。

  6.在練習本上書寫生字。注意書寫規范,姿勢正確。

  七、課后練習

  1.照樣子,說一說,要求句子通順,搭配得當。

  2.找出自己的句子、段落,讀給同座聽。

  3.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填寫在詞語花籃里,讀一讀。

  八、課后小結

  【板書設計】

  16.浪花

  輕輕的步子悄悄地撓著淘氣的娃娃

  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

  【教學反思】

  在進行教學時我明確了學生讀書的要求,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識字教學時讓學生匯報自己識字的方法,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主識字,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在理解課文時,讓學生在表演中,直接觸摸語言,體會浪花的可愛,感受海邊玩耍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并用讀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學生沉浸、暢游在課文的意境之中。今后還要多進行這種形式的教學,創設情境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浪花》教案 7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大海的圖片和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6)

  1.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是什么樣的?

  2.教師出示大海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大海的特點。

  3.指名反饋:看了這些圖片,再次說說對大海的印象。

  4.如果你有機會到大海邊,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呢?

  5.教師導入課文:有三個小朋友也到了海邊,他們干什么也呢?

  6.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15)

  1.教師范讀課文。

  2.你們想讀好課文嗎?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學生小組內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考察生字的認讀情況。

  5.反饋認讀生字的情況。

  6.朗讀課文。

  三、指導讀文,理解內容(17)

  1.小朋友看到的浪花是什么樣的呢?

  2.學生讀文后,教師指名反饋,出示相關的句子。

  3.出示浪花的釁片,讓學生說一說小朋友為什么說浪花像問號?

  4.學生動筆畫一畫浪花。

  5.指導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6.是呀,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它在問三個小朋友在想什么呢?小朋友想什么呢、請大家把課文讀一讀。

  7.指名反饋,教師出示課文相關的句子。

  8.誦讀句子,理解內容。

  9.教師總結,鼓勵學生提問題。

  10.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7)

  1.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繼續學習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5)

  1.開火車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你們覺得可以用什么辦法幫助我們記住這些生字。

  3.學生自讀生字并組詞。

  4.課文中的.小朋友,他們看到浪花時有許多的想法,一起來讀一讀。

  5.從這三個小朋友所想的內容中,你們知道他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二、學習課文最后一節(10)

  1.教師小結:是呀,三個小朋友熱愛自然,喜愛探索,他們愛浪花,浪花也愛他們。請同學們讀詩歌最后一節。

  2.讀了這節詩歌,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說浪花也愛這三個孩子了嗎?

  3.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節。

  4.指名讀一讀,集體評議。

  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10)

  1.學生自由地感情朗讀。

  2.分角色讀一讀。

  3.學生自由讀,試著背一背。

  4.指名背誦。

  5.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背誦。

  6.集體背誦。

  四、指導寫字(10)

  1.明確本課要寫的生字,學生讀生字卡。

  2.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如何寫好這些字,并說說書寫時的注意點。

  3.集體反饋,教師強調,適當范寫。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5.教師選有代表性的作品,集體評議。

  五、布置作業(8)

  1.抄寫生字。

  2.朗讀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11.看浪花

  一個孩子:變淡水澆莊稼

  看浪花 一個孩子:到海底探密

  一個孩子:采礦抱金疙瘩

  教后感

  《浪花》教案 8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8個生字和3個詞語,認識“耍、癢、丫、淚、殼、藍、淘、娃”8個字。

  2、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給我帶來的快樂,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和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給我帶來的快樂,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1、理解重點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想像、感受浪花給我帶來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電腦大海圖:問:這是哪兒呀?誰去過?海邊好玩嗎?你能把在海邊玩時的高興的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嗎?(學生拿著照片給大家講。)

  3、出示電腦小女孩在沙灘玩時的.圖:你們看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們想不想和她一起玩兒,那個姑娘想聽聽你們讀書,行嗎?

  4、自己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5、指名讀,其他同學聽聽他們的讀音是否正確?

  6、小姑娘這有幾個詞語看誰讀得準確。電腦出示詞語:

  浪花玩耍笑了跑來唱歌眼淚

  送給貝殼淘氣娃娃小腳丫

  放電腦錄音:你們讀得真準!我答應和你們一起玩。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

  1、教師范讀第一段:剛才大家讀得挺好的,老師也不想落后呀?給我個機會讀讀書行嗎?老師讀第一自然段,你們聽聽哪兒讀得好?通過老師的讀你體會到了什么?(浪花邁著輕輕的步了走來的輕輕的讀得好,體會浪花邁的步子很輕。)板書:輕

  2、浪花怎么輕輕地走來?請同學表演。

  3、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浪花涌上沙灘的響聲很小。)

  讀的時候聲音要輕一些,自己著讀一讀。

  4、指名讀。

  5、還有哪兒讀得好?(悄悄地弄癢了我的小腳丫)板書:悄

  6、真的有人弄癢了它的腳丫嗎?那指的是什么?小女孩的表情什么樣?

  (當浪花輕輕的濺到腳上。給人一種庠庠的感覺。)

  7、那這句話應該怎么讀呀?

  8、學生練習讀。

  9、還有哪讀得好?(浪花笑著跑回家。)板書:笑跑

  10、“浪花笑著跑回家”的“笑著”指的是什么?(浪花卷上來發出的聲音。)

  11、(指板書說)浪花“輕輕地、悄悄地\笑著”這是把浪花當作人來寫,可以看出什么?(小姑娘對浪花的喜愛。)你們喜歡嗎?能不能帶著對浪花的喜愛之情讀一讀。學生自己讀、同桌讀,指名讀。

 。ǘ⿲W習第二段: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

  2、同桌同學互讀互評。

  3、充分利用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的浪花什么樣?

  4、學生讀。其他同學聽聽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

  5、你們還想讓大海給你們帶來些什么?點擊電腦在圖上出示:可愛的小螃蟹、綠綠的海藻、翠綠的海白菜、美麗的珊瑚

  6、電腦出示:“我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教師指導讀.如果你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這時你是什么心情?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讀嗎?自己練讀同桌讀指名讀。

  (三)學習第三段:

  1、學生齊讀第二段。

  2、練習用“像”說話。

 。ㄈ纾翰屎缦褚蛔利惖墓皹颉#

 。ㄋ模⿲W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配樂朗誦。

  三、指導背誦:

  1、自己試著背一背。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4、齊背。

  四、讓學生談談到海邊玩時的感受?可以編出小兒歌。

  學生編出小兒歌:

 。1)浪花浪花多美麗,

  像一朵朵白色的云,

  在海中唱著嘩嘩嘩,

  一會兒仰頭又低頭,

  浪花浪花你多美,

  真像美麗的藍海豚,

  浪花浪花我真羨慕你!

  (2)藍藍的大海,軟軟的沙灘,

  綠綠的海藻,白白的珊瑚,

  大海真美呀!

  五、板書:

  14 浪花

  輕 悄 笑 跑 捧

  像

  喜愛

  《浪花》教案 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耍、癢、丫、淚、殼、籃、娃”7個字。

  2.能看懂圖意,學習圍繞“我”、“浪花”進行觀察,理解句子意思。

  3.圖文對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在理解句子的過程中激發情感,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5.通過理解詞句,結合畫面促進想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6.引導學生感悟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感。

  重點

  學會本課“浪、玩、笑、都、跑、唱、次、給、貝”等9個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學習圍繞重點仔細觀察圖畫的方法,理解句子,體會句子包含的感情。

  教學步驟

  一、引言揭題。

  1.同學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松軟的沙灘上玩耍過?(出示掛圖)

  2.今天我們跟著畫上的小女孩一塊到海邊去看看金色的沙灘、美麗的浪花。

  二、指導看圖。

  1.一邊聽著輕音樂,一邊觀察圖。

  2.先看圖上的小女孩坐在什么地方?從她的臉上可以看出什么?她為什么這么高興?(浪花涌上來,撞在她的小腳丫上,她覺得很好玩,所以她張開嘴,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3.再看看她身邊有些什么?籃子里裝滿什么?海邊的貝殼、小蝦真多呀!是誰把它們送上岸的呢?

  4.看,海水濺起無數細小的波浪,像浪花一樣,所以叫它們什么?浪花涌上沙灘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像在干什么?

  5.再看看大海、天邊。

  6.小結:天氣晴朗,景色優美。浪花,一會兒與小女孩玩耍,一會兒又為她送來貝殼、小蝦,難怪她跟浪花玩得這么開心。

  三、初讀課文。

  圖文對照

  1.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根據這幅圖畫來寫的。題目是《浪花》。(板書課題)自由小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注音讀兩遍。注意課文中有好些字讀輕聲。

  2.檢查下列詞語的讀音。浪花、邁著、步子、搔癢、一會兒、捧來、裝。(個別讀,正音。)

  3.教師領讀課文或聽這篇課文的'錄音。

  4.再自由小聲讀課文。在每個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四、學詞學句。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自學探討。

  2.明確重點問題:對照圖,“我”指誰?浪花是怎樣走到她腳邊的?浪花到她腳邊干什么?聽教師讀一句話,看跟書上第一句話有什么不同?(浪花邁著步子,搔癢了我的小腳丫。)哪句更好?為什么?課文上的句子寫出浪花很小,涌上岸的聲音很輕很輕,而且小女孩覺得浪花像什么?(淘氣的娃娃。)讀讀這句話,想想它像不像?

  讀讀第二句,看看小女孩高興的樣子,是誰給她帶來的歡樂?句子中的“它”指誰?浪花的家在哪兒?它是怎樣跑回家的?小組內討論以上問題。

  3.匯報交流。師點撥,指導朗讀。齊讀這段,注意

  《浪花》教案 10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有三個自然段,通過“我”感到的,看到的,講浪花涌來退去的樣子,聲音和它給“我”帶來的歡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一類生字,12個二類生字。掌握“走”字的筆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海邊玩耍時愉快的心情。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3、培養學生勇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認識所學的一、二類生字。學習四個一類字,掌握“走”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哪些小朋友去過大海,你覺得海邊怎么樣?今天,有一個小朋友去海邊玩了,她還和浪花成為了好朋友呢!請同學把書翻到第75頁,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朗讀課文,了解內容。

  1、教師泛讀課文,請同學注意字音和語氣。

  2、學生自由讀課文,為自然段標序號,畫出一、二類生字。指讀課文,齊讀課文。

  三、認識一、二類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反復認讀。

  2、同桌互相認讀。

  四、學習四個一類字

  1、學習“走、貝”

  (1)根據圖片猜字。

  (2)演示“走”的演變過程,使學生了解它的字理。

  (3)學習它的筆順。

  (4)擴詞:走路、行走、走馬觀花、走南闖北。

  (5)“貝”字的學法同“走”,可以讓學生按老師的方法自己講?梢詫嵨镅菔尽

  (6)“貝”字的擴詞;貝殼、寶貝。

  2、學習“丫”。

  (1)教師用手勢做“丫”字請同學猜。

  (2)書空。

  (3)擴詞:腳丫、丫頭。

  3、學習“淚”。

  (1)怎樣記住這個字呢?(眼睛里流出的水就是淚)

  (2)擴詞:淚水、眼淚、淚珠。

  (3)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流淚呢?

  五、復習鞏固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兩個一類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讀課文。

  2、認讀所學生字。

  二、學習兩個一類生字。

  1、學習“才”“去”兩字。

  (1)書空,注意“去”的筆畫。

  (2)擴詞:剛才、才華、回去、去年、去世。

  2、復習鞏固。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你覺得這個小朋友在玩耍時心情怎么樣?

  2、帶著愉快的心情分段來讀課文。

  3、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浪花送給了小女孩什么禮物?(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注意雪白和青青都是表示顏色的詞。

  四、處理書后習題:

  1、讀一讀:開火車讀。

  2、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注意先領讀一下這些短語,在讓學生說一些如( )的蘋果,xx的香蕉……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填,如紅紅的蘋果,好吃的蘋果,大大的蘋果,甜甜的蘋果等。

  3、提問題:讀完了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嗎?快把你們的問題提出來吧!本環節重在引導學生質疑,問題的解決可以在課上,也可以讓學生回家之后查找資料解決。

【《浪花》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浪花》的教案07-21

《浪花》教案設計參考10-09

《看浪花》的教學反思09-14

看浪花教學設計09-17

《浪花》教學設計范文08-22

《浪花》導學案設計07-31

看浪花的教學設計09-21

關于《看浪花》的教學設計08-10

浪花小學語文導學案08-15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按摩高潮s级中文片 | 日本午夜免a费看大片中文4 |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性欲福利视频网网站 | 五月天激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