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認識半時》教案

《認識半時》教案

時間:2024-09-30 09:58:09

《認識半時》教案

《認識半時》教案

《認識半時》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看鐘表上的半時。

  2.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3~95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投影儀器、小鬧鐘學具(學生人手一個)。

  教學設計

  創設問題情境

  1.動畫故事《勤勞的小蜜蜂》引入。多媒體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發現蜜源跳圓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個鐘面時刻的畫面。

  [運用多媒體動畫課件創設情景,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激發興趣,調動情感,為新知識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提出問題。

  a.同學們,勤勞的小蜜蜂想要寫一篇日記,你能幫幫它嗎?你能正確地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勤勞的小蜜蜂早晨6時就起床了。

  b.它在什么時刻發現了蜜源,跳起了圓圈舞?(8時半)

  生:大約8時多,8時半。

  c.它是什么時刻找小伙伴和采花蜜的?(10時半和11時半)

  生:它10時半找到小伙伴。

  11時半和小伙伴一起采到了花蜜。

  [新知識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領悟半時這一時刻特點。]

  3.揭示課題。

  談話:小蜜蜂8時半發現蜜源,10時半到11時半和小伙伴一起采花蜜。

  今天,大家一起來認識半時。(板書)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投影儀出示3時半鐘面。

  a.師:你能說出這是什么時刻嗎?(可以請學生用學具鐘表,依照圖上鐘面撥一撥。)

  b.師: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同桌討論)

  由學生自主交流匯報:時針指向3和4中間,分針指向6,就表示3時半。

  2.依次出示8時半、10時半。

  請學生觀察,并讓各組合作,動手撥一撥,說一說。

  [通過動手撥一撥,觀察、分析、互相交流,找到半時分針與時針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學生充分了解時針、分針在半時時候的指向。]

  a.師: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匯報:發現了3時半、8時半、10時半鐘面上的分針都是指向6。

  b.師:半時與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學生自由討論)

  匯報:前面學習的整時,分針轉一圈都指向12,而今天認識的半時,分針轉半圈指向6。

  a.全班交流,總結得出: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的中間。

  b.引導學生觀察半時的寫法(討論)。

  學生歸納:電子表的半時用“30”表示。點左邊是幾,點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

  實踐應用

  1.投影課本第93頁“做一做”。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給出上學的路上、上課、鍛煉、看書等幾項活動。

  a.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驗獨立完成。

  b.分組交流,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對半時的認識。

  [用實踐應用活動鞏固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

  2.游戲活動。

  a.教師說出幾個時間,讓學生用鐘表學具撥一撥。

  b.同桌合作,一個說時刻,另一個撥出來。(可交換)

  3.讓學生任意撥出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并說一說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自由交流)

  教師巡視后予以肯定,并鼓勵同學們上臺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那一時刻在干什么?

  師:今天大家都學會了新本領。我們可以一起來幫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記了。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中的樂趣。]

  4.a.投影課本第4題連線。

  教師說明要求,讓學生獨立完成。

  b.畫出最右邊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先讓學生觀察鐘面上時間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再確定最后一個鐘表上的時刻,然后畫出時針和分針。)

  5.小結。

  師生共同小結。

  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獲。

  師:同學們,我們學會了認識鐘表,知道時間是最寶貴的。希望你們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拓展創新

  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天。(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設計。)

  [讓學生通過設計星期天的活動,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設計說明

  認識半時是認識鐘表的第二課時,教材在認識了整時的基礎上,以座鐘圖提供教學資源。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觀察,以及動手操作撥一撥、認一認,認識了半時,并找出半時的時候分針、時針所指位置的特點。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成為學習的評價,是《標準》提倡的主要理念。據此,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本節課的教學力圖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本節課運用多媒體課件聲像并茂呈現給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結合本節內容把幾個時刻用鐘面的形式顯示出來,請小朋友幫小蜜蜂記日記。讓學生注意:小蜜蜂什么時刻找到了蜜源,什么時候招來了小伙伴……使學生在迫切想知道這些時刻的心理狀態下參與學習,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積極的。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生通過對主題圖的觀察、試著動手撥一撥、說一說,同學們對半時在鐘面上的顯示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讓學生找出半時鐘的時候時針、分針所指位置的特點,只有通過自己反復操作觀察思考去感悟、發現。為了讓學生有所發現,我們安排了三次動手撥一撥活動:第一次,每個學生看圖撥一撥、說一說;第二次,師生互動,師說生撥、生說師撥;第三次,同桌合作動手撥,觀察并互相交流,找到幾時半的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所指位置的特點。三次活動學生人人動手、人人動口,全員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3.實踐應用,拓展創新。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讓學生用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天。在培養學生自理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用數學。

  專家評析

  認識鐘表中,認識半時比認識整時難一些。教材把認識半時編排在認識整時之后,為學生認識半時打下基礎。教材內容的設計體現新教學理念。給學生提供顯示半時的鐘和小朋友在×時半活動的情境圖,意在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感受半時的時針和分針的指向有什么特點。也就是提倡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實現教學目標。因此,黃老師這節課力爭體現以下特點:

  1.精心設計活動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黃老師運用多媒體把“勤勞的小蜜蜂”動畫故事呈現給學生,展示小蜜蜂起床、發現蜜源、找小伙伴、采蜜的連續情景。之后,請同學們幫小蜜蜂寫篇日記。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幫小蜜蜂寫日記的請求”調動了小朋友積極參與的情感。每個學生都認真觀察畫中鐘面上的時刻,都想幫小蜜蜂弄清楚每項活動開始的時刻。全班學生高高興興地走進認識半時的活動中。同時,學生在幫助小蜜蜂的活動中體驗著互相幫助的甜蜜友情。

  2.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探索發現。

  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探索發現數學知識和形成相關技能,是《標準》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理念。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正是學生進行多種活動的過程。首先,觀察鐘面,幫助小蜜蜂找準每項活動開始的時刻,讓學生在觀察中領悟半時這一時刻的特點;接著,動手撥出半時,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合作探索時針、分針半時的時候指向特點;然后,學生參與不同的練習活動。如,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么,做“互動游戲”聽一方指令撥出鐘面時刻……最后,每個學生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天。每項活動環環緊扣,并且富有生活情趣。全班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在看一看、撥一撥、說一說的活動中經歷探索發現規律的過程,輕松地實現了認識半時的教學目標。

【《認識半時》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認識自我活動教案03-19

《毫米、分米的認識 》教案03-20

認識星期活動教案03-20

認識新伙伴的教案03-20

《分數的再認識》教案03-20

《認識自我》單元教案03-19

關于認識概率的教案02-25

《100以內的認識》優質教案03-20

《認識球體》教案(精選11篇)04-10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最精品精久久综合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 | 日韩AV综合AV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