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找到神奇子彈的人》教學設計

《找到神奇子彈的人》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08 19:13:48

《找到神奇子彈的人》教學設計范文

《找到神奇子彈的人》教學設計范文

《找到神奇子彈的人》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已掌握的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習生字新詞,重點理解和積累“廢寢忘食”、“百折不撓”、“層出不窮”、“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一籌莫展”等詞語。

  2、根據所給的“層出不窮”、“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一籌莫展”等詞語概括課文的相關內容。

  3、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了解圍繞一個關鍵詞語展開內容的表達方法。了解歐立希,學習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學,百折不撓的勇氣。

  4、展開想象,說說在研究碰到困難時,歐立希鼓舞助手們的情景。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了解圍繞一個關鍵詞語展開內容的表達方法。

  2、了解歐立希,學習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學,百折不撓的勇氣。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

  1、讀課文,并理解下列詞語:“廢寢忘食”、“百折不撓”、“層出不窮”、“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一籌莫展”。

  2、按課后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結合預習,了解歐立希

  1、(板書:子彈)在戰爭中,子彈是用來干什么的?

  2、它是一種有殺傷力的武器。老師加上一對引號呢?它還是一種武器嗎?對,它不是真正的子彈,課前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文中指的是什么?

  606號化學藥物

  這種藥物是專門治療梅毒的,文中把這種藥物稱為“神奇子彈”。(板書:神奇)

  3、能用文中的一句話話說說它的神奇之處嗎?

  只殺死病菌,而又不傷害人體。

  4、誰能把這兩點結合起來介紹一下神奇子彈呢?

  5、那么找到這種只殺死病菌,又不傷害人體的“神奇子彈”的人是誰?(補全課題:找到……的人)

  板書:歐立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4課、找到“神奇子彈”的人讀題

  6、先一起來認識一下歐立希

  出示:歐立希( 1854—1915 )

  德國細菌學家、免疫學家、近代化學療法奠基人之一。他和日本學者秦佐八郎一起發明了治療梅毒的藥物“六○六”。1908年與俄國生物學家、免疫學創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

  (1)指名讀

  (2)引讀:從課后的注釋中我們知道了:歐立希是德國細菌學家、免疫學家、近代化學療法……曾經和日本學者秦佐八郎一起發明了……1908年與俄國生物學家、免疫學創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獲得……隨機泛紅(奠基人之一、治療梅毒的藥物“六○六”、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

  說明:

  教學伊始緊緊抓住課題的理解,讓學生通過預習的交流、補充資料的閱讀,明確文中“神奇子彈”具體指什么、它的作用以及找到它的人歐立希的概況,對文章的概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文章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引出學習重點

  1、我們從他的成就中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偉大的人,可文中人們曾經是怎樣評價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呢?打開課本,自由輕聲讀一讀,用直線找一找文中人們直接評價歐立希的一句句子。

  2、交流,教師隨機出示:人們把歐立希叫做“幻想醫生”。板書:幻想

  (1)從這句話中人們覺得他怎么樣?(癡心妄想、不相信……)

  (2)帶著這種不屑一顧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3、這樣一位被人們稱為“幻想醫生”的人,硬是把找到神奇子彈的幻想變成了現實,奠定了自己在醫學界的地位。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找到文中一句概括性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歐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堅強信念,以對科學實驗百折不撓的勇氣,終于把找到“神奇子彈”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4、引讀:這句話告訴我們……(板書:堅強信念、百折不撓的勇氣)

  說明:

  對于這位德國偉人歐立希,離我們學生的生活比較遙遠,學生對他的了解只停留在補充資料提供的他的偉大成就上,而對文中的歐立希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學生還沒有確切的認識。為了讓學生走近歐立希,走進文本,試圖通過讀文劃句的方式,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文本、與主人公的距離。

  三、抓住重點,層層深入

  1、那么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課文中講了人們遭受著怎樣的疾苦?讀1-3節,用曲線找找有關的句子?

  2、交流:

  出示:歐立希小時候,社會上各種傳染病層出不窮。(原來是層出不窮的傳染病害了人民大眾啊!)

  層出不窮是什么意思?各種各樣的傳染病不斷地出現。人們隨時隨地可能被流行性的傳染病奪取生命。

  3、補充資料:

  老師查閱了有關資料,19世紀,全球傳染病死亡人數是總死亡人數的50%60%。

  當時歐洲白喉特別猖獗,幾乎每隔幾年就要爆發一次,患這種病的大多數是兒童,在十個患病兒童中,總有三個人最后會窒息而死。

  霍亂被描寫為“曾摧毀地球的最可怕的瘟疫之一”,在19世紀百余年間共發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第一次流行僅英國至少有14萬人死亡。

  被稱為19世紀的“絕癥”肺結核,大流行時期,它曾經奪走了近四分之一的歐洲人的生命。19世紀末肺結核的人數僅留下記錄的就超過每年7百萬人。

  4、當時傳染病不但種類繁多,而且還會反復傳播,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些傳染病中攜帶的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病菌(出示:它們在人體內為非作歹,造成人們大量死亡。)在體內為非作歹,就是在人體內干什么?非和歹就是做壞事的意思。

  因此課文中把他們稱為(出示:橫行不法的殺人小兇手)而醫學界對此(出示:一籌莫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們拿這些小兇手毫無辦法。

  5、讀好這句話。(隱沒句子)用上層出不窮、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一籌莫展四個詞語說說人民面臨的疾苦嗎?

  說明:

  文章1—3小節講述的是當時社會人們所面臨的疾苦,光通過文字的朗讀現在的學生是無法感受當時傳染病的危害的。而文中“層出不窮、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一籌莫展”這四個成語的理解不但有助于學生的積累,而且能讓學生了解當時社會人們所面臨的疾苦。通過成語的理解,19世紀傳染病資料的補充,讓學生從直觀的圖片、驚人的數字中真切感受當時傳染病的危害,明白這是歐立希廢寢忘食地學習、百折不撓地實驗的動力。再讓學生在朗讀、說話訓練中提升自己的認識,了解課文內容,以練代講。

  6、傳染病如此猖獗,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歐立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心用實際行動去尋找“神奇子彈”,看看課文的5、6、7小節,課文從哪兩方面寫了他尋找的過程?

  7、交流,板書:學習、實驗

  (1)課文中說歐立希邊學習,邊實驗,邊做邊學。我們先來看看課文介紹他學習研究的段落。讀讀第5小節,能不能用一個詞說說他是怎樣的學習?與同桌交流,說說理由。

  交流,(板書:(地))

  1)廢寢忘食:你找到了課文中的詞語。(讀好詞語)

  寢是指睡覺食是指吃飯

  廢寢忘食連起來就是顧不得……,也忘記……

  這個詞語也讓我們看出了他學習的投入程度。

  引讀。

  總結:同學們,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我們看出他在尋找神奇子彈的過程中是如此認真地學習,邊學習邊實驗。

  2)讓我們再來了解他是怎么做實驗的。小組合作讀讀6、7節。

  在實驗的過程中,他還遇到了許多困難。但是面對挫折,他是怎么做的,能不能用“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來說一說。(板書:雖然……但是……)

  雖然面對無數次實驗,但是他毫不氣餒。(為什么?)

  原來你是抓住這個詞來評價的。從具體的數字中感受百折不撓的勇氣。

  雖然朋友們勸他不要白費勁,但是他面對別人的勸阻,他的信念毫不動搖。

  因為他堅信科學探索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無數次失敗和挫折的基礎上的。

  從別人的表現中,表明了他的堅定。

  助手們勸他放棄,但是他仍然沒有動搖。

  老師提示可以從助手的角度說。將自己的信念化成對助手的鼓舞。

  3)助手們動搖時,歐立希是怎樣鼓舞他們的,會說些什么呢?

  不能袖手旁觀,要堅持下去

  4)在他的鼓舞下,助手們和歐立希并肩作戰。他就是這樣,在學習和實驗中處處體現著百折不撓的勇氣。(指著板書)

  理解:百折不撓折:挫折。挫折、困難沒有嚇倒他。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了。

  8、拿起書,讓我們讀讀第八小節。(出示:第八節)

  終于在1909年,。一批批得病的小白鼠,。又經過多次實驗后,。這就是歐立希發現的“神奇子彈”,一批批小白鼠,只要,就可以。

  606還有什么含義?

  說明:

  這部分是學習的重點。圍繞“廢寢忘食”、“百折不撓”這兩個關鍵詞語展開。為了呈現學習的訓練性,有效性,我分別采用了理解“廢寢忘食”的詞義,再圈圈劃劃最能體現“廢寢忘食地學習”的重點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再讀一讀的方式和運用關聯詞“雖然……但是……”理解“百折不撓”,說說歐立希“百折不撓地實驗”的過程,讓課堂在濃濃的研讀、運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達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四、總結全文,贊揚歐立希

  1.歐立希找到神奇子彈的道路是艱辛的,曲折的。他最終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堅強信念,以對科學百折不撓的勇氣,將幻想變為了現實。(小結:借助板書)

  2.馬克思有這樣一句名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而歐立希就是這樣不畏艱險,勇于攀登,最終到達了光輝的頂點,發明了治療梅毒的606號化學藥品。

  3.學完了課文,你能不能用一句話評價一下歐立希。

  他真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偉大科學家。

  他為人類造福,為人類作貢獻……

  4.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更讓我們懂得了在科學的重大發現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最初的幻想。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說:科學也需要創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讓我們記住這位為人類造福,找到“神奇子彈”的人歐立希。

  說明:

  總結歐立希找到“神奇子彈”的原因,提升學生的認識,讓學生在發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有所收益,有所啟發。

  附板書: 4、找到“神奇子彈”的人

  歐立希

  堅強信念

  幻想—現實

  百折不撓的勇氣

  (地)學習

  (雖然……但是)實驗

【《找到神奇子彈的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神奇的絲瓜的教學反思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教師教學設計02-26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 亚洲欧美自拍高清在线观看 | 日本特黄天天看特色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