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教學設計
語文《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
[目標設計]::
1、能較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背誦第3自然段。
2、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日本人民為什么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
3.憑借具體語言材料,使學生感知聶將軍關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誼的體現,認識到中日友好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一、 創設情境,故事引入
同學們,時光荏苒,時代巨變。風霜催人,又是25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姑娘”生活得好嗎?1972年,中日恢復外交關系,兩國進入了新時期。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位抗日老戰士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將這段故事公之于眾,引起了熱烈反響。日本媒體對聶將軍在40年后還記掛著日本小姐妹十分感動,很快就找到當年的姐姐美穗子。就這樣懷著激動與不安,美穗子全家在1980年7月 10日坐上了飛往中國的航班,那天恰好是她44歲生日。美穗子萬萬沒有想到,她在北京機場受到了“國家元首般的歡迎”。聶帥的女兒聶力對她說,“見到你很高興,我父親一直等著你的來訪。送上我家里盛開的玫瑰”。美穗子百感交集,泣不成聲;她也沒有料到,在北京飯店,人們已經為她擺上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將軍救孤的美談傳開后,聶將軍收到了大批來自日本各地的電報和信,日本人民稱他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同學們,中日人民都在熱切祝福著這段美好的和平真誠之交,今天,再讓我們回憶這段令人難忘歷史,走進那段感人的時空中吧。【情境的創設很有必要,每一節課,每一篇課文都需要一個情境場面,我們需要在這個場面中還原文本,以便讓學生能產生共鳴或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快速走進文本之中,把文字符號還原成生活場面,這樣他們才能走進文本,進行體驗創新。】
二、精讀感悟,品味文本
(一)整體把握文本命脈
1、先引導感知“活菩薩”。
2、通讀全文大家把課文朗讀一下,看看哪些語句,哪些小節最能體現出聶將軍是“活菩薩”,可以邊讀邊畫,做標記等。
3、交流合作
(二)師生對話,走進文本
1、師生交流,學生先讀體現聶是“活菩薩”的語句。重點交流(不按順序)
①“雖然敵人殘忍……決不能傷害日本人民和他們的后代。”
(教法設想:指導學生真真實實去讀,然后問“你從這段話中讀懂了什么?”以此來揭示聶的寬廣胸襟。)
②“聶將軍包起不滿周歲的小妹妹……她叫什么名字。”
(教法設想:這句子以讀代講,如讀好“抱”、“馬上”等,感受聶的關心。)
③“開飯的時間到了……給她喂飯。”
(教法設想同上)
④“第二天,他派人挑著兩個……留著路上吃。”
(教法同上)
⑤體會“中國人民決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為仇敵……而奮斗到底…” (教法設想:從這段話中,我們知道了我們中國軍隊的(戰爭)原則是什么? “對敵人,侵略者狠狠打擊,絕不留情,而對一些無辜的人民哪怕是被俘虜的敵,只要他們能與我們合作,放下槍,我們都能仁義地去對待。引導學生多讀這句話,明白這也是我們國家以后與各國交往的原則。)
2、總結,
升華人物的性格從剛剛大家所讀的,所品的語句看,聶將軍確實是一位(活菩薩、至仁至義、心胸寬廣、心腸慈善)的好將軍。(以上括號中的語言讓學生隨機說出。)【這一大環節是課堂的重點與難點,圍繞一個“活菩薩”,我采取一大句,一大段地品讀的方式,然后再師生共同交流讀的感受,以此進行語言訓練,感受人物的偉大精神。這種方法突破了文本的結構,只要是符合“活菩薩”的語句都可站起來讀,交流。一句話,這種教法就是圍繞一個主題,重組文本的結構。這種教法是否科學,還有什么缺點,還有待于繼續探索,也希望各位網友對此談自己的看法。】
三、回歸重點,指導背誦
1、講解:這段雖然瑣碎,但集中體現了聶將軍的仁慈與對日本小姑娘的關愛。我們可能這樣去想:當兩個日本孤女被送到聶將軍的指揮部,聶將軍首先會怎樣?(即對那個小的,和那個大的。)這時那兩個日本小姑娘反映如何?然后聶將軍又如何去做?接著那個姑娘又怎樣?……
2、按以上思路認真多讀幾遍課文,對這一節要能有整體的把握。
3、你可以用復述的方式練習。
4、可以分組合作背誦。
盡管不經指導學生也可以背誦這一段,但我仍然非常注意方法的指導,喜歡參與到其中,讓自己與學生合作,共同突破,我感覺這樣,學生的效率能高一點。在指導時,我注意引導學生理解感知這段文字中蘊涵的邏輯結構,讓學生能背上句,“想當然”地背起下句,特別是要求學生用復述的方式先說。這種普通的課文,與韻文不一樣,一般韻文學生可以像唱歌一樣,不假思索地背出,而這個片斷就不一樣了,他需要先理解再背出,所以要有一定的方法指導。
四、回歸整體,完成作業
1、學了課文,你還有什么疑問,或還有什么話要說?
2、把本課你認為陌生的詞語多寫幾遍,下節課我們默寫。
3、利用早讀時間,把第三節再多讀幾遍,先可以復述出來,然后讓這復述準確,達到背誦。
第三課時教學流程
目標設計:
1、復習生字詞,繼續感知文本中心。
2、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片斷。
3、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冊。
一、復習鞏固
1、默寫生字詞,并指導寫法。
2、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讓學生上黑板寫)你感覺他是一位怎樣的人呢?【雖然到了六年級,生字的默寫仍是不可缺少的。我就想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徹底掌握生字詞,為下面正確做練習冊打下基礎。對課文的中心內涵也得提一下,但確實沒有必要直接讓學生說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二、背誦指導
(經過上一節課與課外時間的努力,學生們有一部分已經能背誦了。)
1、請大家背上眼睛想一想:這一段中講的是聶將軍與兩個日本小姑娘的事,我們就圍繞人物的是怎樣活動的去想,這兩個小姑娘是怎樣一步步與聶將軍熟識的。
2、自我背誦,自我檢查。
3、指名背誦,了解情況。
4、總結。(針對仍背不熟的個別后進生,采取課外幫加餐的辦法。)
三、指導完成練習冊(蘇教版配套練習冊)(估計用時25分鐘)
1、學生獨立去做,教師糾正一些不良習慣。
2、針對個別難題給予提示。
寫后反思:
【在備課的時候,有些老師會很細致地處理課文,每一段,每環節都不放過,生怕露了一點,學生會有什么損失,其實對學生一讀就懂的地方真的沒有必要再去多糾纏。在第二課時時,對第一節,我提也沒有提,對最后一節,在開始導入時作為話題,一提而過,沒有必要再讓學生再讀一次。我的原則是抽出文本的精髓,品讀交流感知,甚至可以重組一下文本,來個“用教材教”,而不囿陷于教材。 有些教案太細化處理教材,不能超越教材,那得浪費多少精力與時間。在設計這三課時時,我本著“務本,倡簡”的原則,本著上一堂“平常課”的原則,在感受聶將軍偉大人格時突出語言文字訓練。 同時,盡可能在課堂上完成生字的識記與片斷的背誦,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完成這些,然后我們可能抽些時間引導學生讀課外書,做讀書筆記,背古詩詞等。我們原則是教材要好好教,但不能整天泡在教材中;課外閱讀積累也必須得搞,但不能太多地擠占課內時間。所以在第三課時中,我們要抽出大部分時間完成練習冊(蘇教版的練習冊設計比較好),而不能讓學生留著課外去做,那樣既沒有效率,也會增加學生負擔,擠占學生課外讀書時間。】
【語文《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語文《詠鵝》教學設計范文02-09
語文逍遙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