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教學設計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朗讀詩歌,理解“一棵樹”的藝術形象。
2、情感目標:品味詩歌優美、凝練的語言,學習“一棵樹”的崇高精神。
3、技能目標:學習并借鑒文中所運用到的多種修辭手法和象征手法,學寫詩歌。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詩歌,理解“一棵樹”的藝術形象。
2、品味詩歌優美、凝練的語言,學習“一棵樹”的崇高精神。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條,抗風御沙,沉積地下而變成煤炭這是樹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樹,你會怎樣去做呢?
二、檢查預習
交流收獲與疑難。
三、感受一棵樹(醉心地聽)
用心聆聽,用心感受。
過渡:老師先為大家配樂范讀全詩,讓我們在音樂聲中一起走進詩歌的意境里,去理解詩中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
1、聽讀: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劃出本詩朗讀的節奏及押韻的字。
2、自由朗讀:有感情朗讀全詩,選出你喜歡的詩節讀給大家聽,看誰能把“驕傲”的情愫表現得淋漓盡致。
3、提問:樹是如此的平凡,可它為何而感到驕傲呢?
(思考,展開想象描述出“一棵樹”的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內在氣質。)
四、認識一棵樹(理性地說)
我驕傲,因為我是一棵 的樹。
(原籍、本領、品質、教育背景、歸屬……)
(如:品德高尚,熱愛人民、獻身人民,矢志不渝等)
五、欣賞一棵樹(熱情地品)
用心觸碰,用心體悟。
1、思考:哪些詩句最能觸動你的心靈?為什么?
2、交流古代詩歌中“樹”的意象。
3、請你說說文中“樹”代表什么形象?
明確:詩人通過“一棵樹”充滿激情的自白,使讀者看到了這棵長在黃河岸邊、長城腳下的樹,身上流動著中華民族的血液,肩負著民族的神圣使命,有著為人民服務的強烈愿望和堅定的斗爭精神。他不僅抵擋自然界的雨雪風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堅韌而又慈愛的枝條伸向社會,給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歡樂,為生活增添絢麗的色彩。他與廣大勞動人民有著共同的理想——消滅貧困,建設一個幸福美好的新世界。為了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獻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盡快變成煤炭,好獻給人間光和熱。從而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獻身精神的戰士的英雄形象,譜寫了一曲為人類無私奉獻的美的心靈的贊歌。
六、成為一棵樹(深情地讀)
同學們讀《我驕傲,我是一棵樹》這首詩,不僅讀懂得了一棵樹,更讀懂得了一顆自豪、偉大的心。設想一下我們自己就是這一棵樹,如何通過朗誦來充分表現出我們自己內心的自豪之情?(看誰能把詩中“驕傲”的情愫表現得淋漓盡致。)
七、作業:詩歌仿寫(詩意地寫)
試借鑒本詩的寫法,以“我驕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頭牛……)”為題寫一首詩。
(錘煉詞語,恰當使用修辭)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叫足球》教學設計(通用5篇)06-27
《我的家、你的家》小學美術教學設計09-18
我設計的風車教學反思(通用6篇)06-08
關于《我愛我家》教學設計(通用10篇)10-26
《延安我把你追尋》教學設計(通用6篇)06-15
品德與社會《我為家庭添歡樂》教學設計范文10-09
我的戰友邱少云課文教學設計(通用11篇)04-27
五年級上冊《我的戰友邱少云》教學設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