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課堂教學的反思
有關課堂教學的反思
“課堂是同學活動的舞臺,同學是學習的主人!” 全新的課堂,開放的舞臺!我從同學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合理設計活動,讓同學從“剪”入手, 在“做”中升華,創設主動探索交流的學習氛圍,精心搭建求知的舞臺, 以促進同學自我發展為中心,讓同學在輕松活潑的環境中完成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在快樂的舞臺上綻放思維的火花.這,就是新課程賦予我們的全新理念!回顧本節課的的教學,個人覺得有以下特點:
較勝利之處:
一、取之生活素材,活用教材。
教學中,對教材提供的素材作了適當的調整、重組,使教學思路更清晰。
二、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概念。
“周長”這一概念同學首次接觸。為了更好地協助同學理解,教學中,我先送給同學一個禮物——笑臉,希望他們天天開心、天天快樂。拉近了與同學的距離。讓同學剪下笑臉,說一說笑臉的邊線。接著讓同學指一指建甌市地圖和樹葉的邊線,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邊線和從身邊找出其他物品的邊線,描一描各種喜歡的圖形的邊線。這樣的教學,激發了同學的學習主動性,鞏固了同學對周長的認識,發展了數學考慮。
三、解決生活問題,創設情境。
在揭示了周長的概念之后,創設了“想方法求名片和一元硬幣的周長”的問題情境。讓同學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實踐、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樣把數學知識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去學習,容易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存在問題:
一、物體的一周的邊線的長就是周長,這里強調“一周”的長。所以每一個物體在指出周長時都必需以一個點為起點也是終點。我在教學時忽略了,使得同學在丈量物體的周長時誤差較大,其實這也不利于同學對周長意義的理解。
二、我感覺最遺憾還是小組合作,讓同學運用手中的工具求出兩種圖形的周長,雖然我讓同學進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優等生控制著整個局面,中差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樣發揮每個成員的作用,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探索。
總之,在課前分析、讀懂教材、讀懂同學是關鍵。對自身的缺乏有了認識,就給今后的學習教學指明了方向。朝這個方向努力一定能做到,做好,做得更好!
【課堂教學的反思】相關文章:
關于《野菊》的課堂教學反思03-19
品德《家人的愛》課堂教學反思(精選7篇)07-31
《四季》的課堂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14
《爺爺和小樹》課堂教學反思(精選9篇)02-01
大學課堂教學設計精選02-27
《倒數》的課堂教學設計(精選12篇)04-24
《數星星的孩子》的課堂教學設計03-20
課堂教學小結范文(精選16篇)06-27
《乘法運算定律》的課堂教學設計02-16
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