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電磁鐵的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電磁鐵的教學設計
5、電磁鐵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認識電磁鐵。知道電可以轉化為磁。電磁鐵的磁力大小是由電池的多少和導線纏繞圈數的多少決定。電磁鐵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
。ǘ┠芰δ繕耍
知道制作電磁鐵的所需材料,會制作電磁鐵。實驗探究電磁鐵的變化規律。
。ㄈ┣楦心繕耍
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知道電磁鐵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二、教學重點:
(一)能制作電磁鐵。
。ǘ┲离姶盆F的兩極改變的方法。
。ㄈ┲离姶盆F的磁力大小的變化因素。
三、教學難點:
。ㄒ唬┲谱麟姶盆F。
。ǘ┲离姶盆F的兩極改變的方法。
。ㄈ╇姶盆F磁力大小的變化因素。
四、課前準備:
。ㄒ唬┙處煖蕚洌
1、電磁鐵 2、大鐵釘 3、塑料銅芯軟導線(花線)長度一米左右 4、大號電池 5、大頭針 6、指南針
。ǘ⿲W生準備:
1、大鐵釘 2、銅芯軟導線(花線)長度一米左右 3、大號電池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演示電磁鐵。
。ǘ┬抡n課題:
5、電磁鐵
(三)制作電磁鐵:P42
教師演示制作方法。學生用自帶的材料制作。
注意:在纏繞時一定要始終朝一個方向纏繞?梢允琼槙r針方向,也可是逆時針方向。
(四)比較自制的電磁鐵:P42
你們所制作的電磁鐵有什么不同?
原因是:
(五)判別電磁鐵的兩極:P43
小組討論測定方案:
用指南針測定的方法:
六、本課小結
我們學會了制作電磁鐵,電磁鐵也有兩極,它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改變方法是:一、改變導線的纏繞方向,順時針和逆時針。二、改變電池的正負極的連接方向。這樣電磁鐵的兩極就跟著改變了。
第二課時(接上)
一、 導入新課:
每組選出兩個自制的電磁鐵(一個導線纏繞圈數多,一個導線纏繞圈數少)。
比較這兩個電磁鐵所吸的大頭針是否一樣多?
然后在電磁鐵上增加電池的節數。
它們所吸的大頭針的數量有什么變化?
學生操作比較:
二、 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的變化P43
我們知道電磁鐵是由三部分組成,1、電池 2、線圈 3、鐵心。
分組假設證明:
各組匯報結果:
三、 電磁鐵在生活生產中的運用P44
四、本課小結:
通過我們的探索證明電磁鐵的磁力大小是由三方面決定的。1、電池數量的多少,電池節數多磁力強。2、導線纏繞的圈數多少,纏繞圈數多磁力強。3、鐵釘的大少,鐵釘大磁力強。
五、作業指導:P77
六、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5、電磁鐵
一、制作材料 三、電磁鐵有兩極
二、制作方法 四、兩極改變方法
【小學科學電磁鐵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小學科學的教學總結03-20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五年級科學《溶解與分離》教學設計02-23
小學音樂《賣報歌》教學設計02-21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食物在體內的旅行》的優秀教學設計02-2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小學《圖書借閱公約》的優秀教學設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