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會學習》的教案設計
關于《我會學習》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道傾聽、觀察、動手嘗試、不懂就問等多種學習的方法,并初步嘗試在自己的學習中加以運用。
2、了解學習的多種渠道和不同途徑,并初步嘗試拓展自己的學習。
3、培養按時專心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了解學習的多種渠道和不同途徑,并初步嘗試拓展自己的學習。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體驗知道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初步嘗試在自己的學習中運用傾聽、觀察、動手嘗試、不懂就問、堅持訓練等方式方法,明白多渠道多途徑的學習,才能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學習的質量。
教學準備:
積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師出示一組積木搭成的造型)小朋友,這些是什么造型?你知道這是怎么搭出來的嗎?學生反饋。
2、大家一起試試,我們也來搭搭這個造型吧!
3、每四人小組1~2副積木。積木中放置一張說明書,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師不加指點,只是巡視。
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要注意發現這些現象:
積木搭得特別好的同學,看看他是怎樣搭的;
積木搭得特別不成功同學,看看他的問題在哪里;
積木能搭起來,但缺乏創意的同學,看看是什么原因。
點擊“積木圖”。
二、課文學習
1、7~8分鐘后,學生作品基本成型,各組或個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學生共同觀賞作品(包括自己的作品)。
2、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指導學生同時對自己的作品也要加以肯定)
3、通過學生的推薦,將會有幾件作品脫穎而出,教師對這幾件作品的作者進行引導,讓他們來說說自己是怎樣搭的。(我認真地看圖紙,對圖紙中最喜歡那一種圖形;剛才老師出示的積木形狀,我認真看了,將它模仿著搭了下來;我很喜歡搭積木,在家經常搭積木,所以能搭得很好;我們一起討論,一起搭的;我們先看了說明書但搭不好,就看看別的組怎么搭,然后學著他們搭……)
教師隨機板書:
仔細觀察(圖紙說明、別的同學)
經常練習
動手嘗試
合作討論
請教別人
4、 仔細觀察、經常練習、動手嘗試、合作討論、請教別人這些都是學習搭積木的好辦法。但有些小朋友卻沒能完成搭積木,為什么呢?教師請這些學生說說原因,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自己不能完成任務的原因。
5、 要搭好積木有很多種好辦法,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也有很多種學習方法,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學習方法你會用嗎?(點擊插圖)學生看五幅圖,說說看懂了哪些學習的好方法。學生舉手表決對這些學習方法的喜好及使用情況。
我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 經常用(用“笑臉”表示) 不經常用(用“哭臉”表示)
仔細觀察
(用教科書P59的圖表示)
認真傾聽
(用教科書P59的圖表示)
動手試試
(用教科書P59的圖表示)
經常提問
(用教科書P59的圖表示)
每天練習
(用教科書P59的圖表示)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邊討論邊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說說。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我們要在學習中運用。(例:我喜歡自己嘗試,因為我很相信自己,什么事情我都愿意自己去試試看,我能成功;我就是和我的鄰居學吹笛子的……)
6、 我們還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討論例如“向別人請教”。)
你們的回答讓我感到茅塞頓開,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呀!生活中有這么多的“老師”“助手”可以幫助我們學習。現在我們就來統計一下,我們遇到問題時可以求教于哪些對象?師生共同統計。
我們身邊充滿了可以求教的對象。如鄰居、朋友、親戚等,他們之中可以是警察、醫生、售貨員、裝修的工人等等。我們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如電視、廣播、錄音、錄像、光盤等獲得知識。
點擊教科書第59頁5幅圖(首先點擊1次出現1幅,最后5幅圖一起出現在同一個畫面定格)。
三、體驗感悟
1、學了那么多的學習本領,現在我們要一起用一用。我們再來搭次積木吧。老師這兒有兩種圖形供大家選擇(圖形要復雜),大家可以從中選擇一種來完成。你想如何完成?學生踴躍發言,講講自己的方法。
2、(播放輕音樂)學生搭積木,老師巡視。完成后,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其中特別要說明自己是怎樣完成作品的。
播放輕音樂。
四、課外延伸
1、結合語文課外實踐活動,布置學生完成一個任務:調查動物尾巴的用處。
2、請學生講述自己將要怎樣進行調查。
【《我會學習》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學習動手剝教案設計02-25
《我會學習我快樂》教案(精選13篇)01-19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