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樣工作小結
采樣工作小結
一、采樣目的任務
采樣目的:公司開采的Ⅰ號和Ⅲ -1號鎢礦體采礦范圍依據詳查報告已到兩礦體的東南部邊界,現采掘工程已全部到位,但至今沒有系統的采樣查明礦體,采掘工程目前施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現急需對現有的采掘工程進行采樣化驗,查明和確定礦體范圍,以便指導礦山下一步有目標生產。
采樣任務:重點對Ⅰ號礦體210C中段和220D中段各采場迎頭和各上山巷道的掌子面采樣;對Ⅲ -1號礦體212E大巷及各上山掌子面、200D大巷及各上山掌子面、194C東沿脈等采掘工程采樣。
對采集的樣品進行加工化驗,并根據分析結果確定礦體的邊界,為礦山下一步開拓提供依據。
二、采樣工作及質量評述
本次工作自2012年3月30日至2012年4月1日共3天時間,共采樣20件,累計樣長35.23米,共分析20項WO3,20項Mo,具體分析結果見樣品分析結果表(見附件)。
采樣方法為刻槽法與點線法相結合,刻槽規格為5cm×3cm。由于礦體產狀近與水平,因此所有的樣皆垂直采樣,位于采場的樣皆布置于礦體中,樣長與揭露的礦體垂直厚度一致;位于巷道掌子面的樣長度與巷道的高度一致(目的是確定全巷道揭露礦體的品位,便于指導下一步采礦)。
采樣過程中未出現飛樣和混入外來物,經采樣現場檢查,質量符
合規范要求。
樣品的加工與化驗皆由公司化驗室承擔,其質量要求和質量保障由化驗室說明。
三、取得的成果
從分析結果看,Ⅰ號礦體210C中段1、5、9號采場目前開采的礦體WO3品位在0.2%以上,但210C中段11、13號采場WO3品位僅有0.047%~0.006%,Ⅰ號鎢礦體在該處已尖滅;從210C中段1號上山掌子面WO3品位0.127%和220D中段1號上山掌子面 WO3品位0.01% 看, Ⅰ號礦體延伸到220中段時礦體已尖滅; 從220D中段西沿脈掌子面 WO3品位0.234% 看,Ⅰ號礦體從該處往西至地表仍有大片有工業價值的鎢礦體分布。
Ⅲ -1號礦體205D西沿脈掌子面WO3品位0.49%,Ⅲ -1號礦體從該處往西至地表仍有大片礦體分布;Ⅲ -1號礦體212E大巷及各上山掌子面WO3品位僅有0.012%~0.039%之間,因此Ⅲ -1號礦體延伸至212E中段時礦體已尖滅;從Ⅲ -1號礦體200D中段各上山掌子面WO3品位僅有0.114%~0.022%之間,因此Ⅲ -1號礦體延伸至200D中段時礦體已尖滅;194C東沿脈掌子面WO3品位僅有0.006%,Ⅲ -1號礦體至此完全尖滅。
四、結論
根據分析結果和現場調查結論對比詳查報告看,詳查報告中圈定的厚度在2米以上、WO3品位在0.15%以上的Ⅰ號鎢礦體和Ⅲ -1號礦體范圍與采礦工程揭露的實際礦體分布范圍是近與一致的。
Ⅰ號鎢礦體分布范圍往東至205B和210C中段11號上山尖滅,往南至220D尖滅,往西至地表露頭。
Ⅲ -1號鎢礦體分布范圍往東至194C中段13號上山尖滅,往南至200D和212E中段尖滅,往西至地表露頭。
五、建議
上述圈定的礦體范圍是完全根據詳查報告和井下采礦工程揭露結果圈定的,其依據是充分的,請礦山生產部門嚴格按此礦體范圍布置采掘工程。
當采空區接近上述范圍時應加強對礦體變化的了解,及時調整采場生產,杜絕非礦當礦采現象,對超出范圍的部分礦體也應盡量回采,以免浪費資源。
【采樣工作小結】相關文章:
小班的安全工作小結03-19
小學的教導工作小結03-20
中學暑期工作小結03-25
精選扶貧規劃工作小結03-20
小學安全工作小結精選模板03-19
城鄉環境綜治工作小結03-20
林業系統創優爭先工作小結03-19
教師個人的工作小結03-20
班級安全工作小結(精選11篇)10-11
執勤工作小結(通用10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