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變與質變的教學設計
量變與質變的教學設計
目的:識記量變與質變的含義
理解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運用理論的能力。
重點: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難點: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順序上發生了變化,也會引起質變。
教程:
【復舊】事物發展的原因:是內因和外因。今天我們學習事物發展的狀態:量變和質變。
【導新】傳說,印度國王打算重賞國際象棋的發明人。發明人要國王獎勵他小麥,第一格擺一粒,第二格擺2粒,第三格擺4粒,把棋盤64格全放滿就行了,國王滿口答應。
1+2+2的平方+2的3次方+…2的63次方+2的64次方——1這個數字的麥子,大約是400多萬億斤,相當于全世界在2008年內生產的全部麥子。聰明的國王犯了一個錯誤,不懂得量變與質變的關系,不懂得量變積累的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導學檢測】常考考點: 量變和質變
1、量變、質變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1) 哲學上把事物在數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漸的、不① 的變化,叫做量變。量變是保持這個事物的② 沒有發生改變的一種變化,可以理解為事物處于相對靜止狀態。量變是事物在③ 上的增減,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規模等方面的變化。把事物顯著的、根本性質的變化, 叫做④ 變。質變是由一種事物向另一事物的根本轉變, 是事物⑤ 的改變, 是事物從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的飛躍。
(2)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1)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首先從① 開始的。沒有量變作準備, 就不會有質變發生。② 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2)量變引起質變有兩種情形: 一是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 規律等方面的變化發展能夠引起質變;二是事物在總體上數量不變, 只是由于構成事物的成分在 和③ 次序上發生了變化,也能引起質變。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 又必然會引起質變。④ 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3)事物就是不斷地經過⑤ 變—⑥ 變—⑦ 的量變—新的⑧ 變這樣兩種狀態的循環往復 , 由低級到高級 , 由簡單到復雜 , 永不停息地崗前發展的。
4)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 , 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⑨
[歸納分析]:
一、量變與質變
量變——事物在數量和程度上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
1. 含義
質變——事物顯著的、根本性質的變化。
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 《荀子勸學》
P126名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水由0度逐漸加熱,這個過程是量變過程;如果超過100度,由液態水變成汽態水,質變。
每一節課知識的積累是量變;高考考上理想大學是質變。
分析:量變——性質不變,矛盾雙方力量發生變化,但地位沒有變化,在統一體內部進行。
質變——性質改變,矛盾雙方地位的變化,統一體破裂。
凝聚趨勢
例:水逐漸加熱。水
擴散趨勢
2。原理:
⑴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要重視量的積累
例:名言——荀子、老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鍬挖不出井來。
有兩種情形:①事物在數量上的增減引起質變(外延的量變)
②由于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變化,也能引起質變。(內涵量變)
例: 從前有一個人,因饑餓一連買了六個燒餅吃,但是還不覺得飽,于是就買了第七個。剛吃了一半就飽了,那人很后悔,狠狠打了自己一個耳光,說:“我是多么的不會過日子啊,前面六個餅子被我白白浪費了,如果早知道這半個餅子就能吃飽,那我就不會浪費那六個了。”他的說法違背了什么哲理?
例:化學中的同素異形體,如金剛石和石墨;甲醚和乙醇,兩者性質也不同。在常溫常壓下,甲醚是氣體,幾乎不溶于水,乙醇是液體,溶于水。
例:田忌賽馬;象棋比賽;三個火堆。DOG和GOD
例:“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 1855年,曾國藩率湘軍與太平天國軍大戰失敗,朝延問戰果如何,手下在其中寫道:“屢戰屢敗”,曾看后改了一下,變為“屢敗屢戰”。前者體現了將帥的無能;后者體現了將帥們忠心耿耿,英勇頑強,雖敗猶榮。
例:紀曉嵐評卷:第一名:放狗屁;(是人)第二名:狗放屁;(這只狗還有其他作用)第三名:放屁狗。(只會放屁)
例:高考分析結合當前的國有經濟布局調整這一社會熱點進行分析。(整體與部分)我國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⑵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①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引起質變,事物的發展最終是要通過質變實現的。P128
思考:是不是任何量變都會引起質變?(吃一個燒餅吃不飽)發展是質變,質變是發展。
②量的變化只有超過一定范圍和限度才發生質變
每人給我一分錢,全世界給我一分錢。
水逐漸加熱,0到100度內的量變,沒有引起質變;超過100度才會引起質變。啟示我們如果要保持事物性質穩定時,必須把量變量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如果我們要改變事物的性質,必須突破一定的范圍和限度。
P129宇宙速度示意圖
詭辯:谷堆論和禿頭論。思考——整數和偶數哪一種數多?(如果是在無限的范圍內,兩者一樣多,因為任何一個整數都有一個偶數與之相對應。
提問:事物的變化發展先從量變開始,一次量變到質變過程,是不是等于事物發展變化的終結?
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并不等于事物發展變化的終結,新的事物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量變到一定程度,又會引起新的質變。
⑶事物的發展總是在新質基礎上不斷量變、質變的過程。
社會: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讀書: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
楊利偉:普通的一兵——優秀飛行員——航天員——航天英雄
航天:神一——神二——神六----神七
討論:一根稻草能壓死一只駱駝嗎?
[課堂練習]見活頁紙
[課堂小結]:(略)
[教學隨筆]:
附:
投影設計
一、量變與質變
量變——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
1.含義:
質變——顯著的、根本性質的變化
2.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①事物在數量上的增減引起質變(外延量變)
⑴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②由于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變化,也能引起質變。(內涵量變)
①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P128
⑵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②量的變化只有超過一定范圍和限度才會發生質變P129
⑶事物的發展總是在新質基礎上不斷量變、質變的過程。
【量變與質變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