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化老師教案
人類文化老師教案
[主題內容分析]
文明的區域性特征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以法律維系社會,反映了人類正義和公平觀念的進步;以文學、史學、哲學、藝術表現精神生活的不同領域,反映了人類對社會的理解和思考。生存方式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形成了法律體系和社會意識的巨大差異。人類對自然和人生的最初探討逐漸發展為宗教,它對社會有著深刻而長久的影響。
第一單元 維系文明社會的法系
[單元內容分析]
法律源于原始時代的習慣與禁忌,隨著國家的誕生而形成。早期成文法典既有原始法律遺風,更具階級統治特征。社會經濟和社會意識的區別,決定了各文明區域法系特征的差異。審判制度的演變既是人類追求司法公正和公民權利的過程,也是法制文明不斷演進的過程。法律制度的逐漸完善是文明傳承和相互交往的結果。
[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從習慣到法的歷史演變,分析法律產生的條件;了解早期成文法典的內容,分析早期成文法典的特征。
。2)了解中華法系、羅馬法系、英國法系的形成和發展;了解不同法系特征,分析經濟生活和社會意識與法系特征的關系。
。3)了解審判制度的歷史演變,分析審判機構和刑罰的功能;了解不同法系審判制度的差別,辨別近代不同的法院設置。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法律的產生、不同法系的形成和審判制度的演變,使學生學會從歷史角度觀察事物,從而掌握歷史追溯的方法。
。2)通過對典型法律內容的分析,使學生初步掌握從材料提取歷史信息的方法;
(3)通過對法系和法院設置的辨別,使學生學會對不同事物的比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法律的產生和審判制度的逐漸完善是社會發展對公平和正義的追求,體現了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
(2)法系特征的不同是文明區域性特征的表現,不同背景下的文化要彼此尊重。
。3)法律思想、法律體系的相互影響是文明交往的結果。
[單元教學建議]
1.教學重點
。1)法律的產生和早期成文法典的特征。
。2)世界主要法系的特征。
。3)審判制度的完善是法律文明進步的表現。
2.內容解析
(1)法律是由習慣演進而來的,又是國家統治的產物,所以早期成文法典帶有明顯原始遺風和統治工具的特征。法律是社會秩序的保證,它伴隨著文明社會的到來而形成,又成為維系社會文明的重要機制,所以法律制度作為制度文明的內容,其形成與發展表現了社會文明的進步。
。2)生活在不同區域的人們受經濟活動和思想意識的影響,對法律有著不同的理解,從而形成不同特征的法系。不同的法系特征正是文明多樣性的表現。
(3)審判機構和刑罰功能的演變既反映了社會的演變,更是社會文明在法治文明上的體現。
【人類文化老師教案】相關文章: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案03-19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03-20
人類的起源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09
中班數學老師教案課程03-20
唐朝文化總結01-13
《走近老師》第一框教案設計09-26
教師怎樣備課和編寫教案03-15
《老王》教師教案示例(通用12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