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設計原則
教育教學設計原則
篇一: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設計“五化”原則
(一)學習目標能力化
學習目標明確了課程的出發點及歸宿;學習目標越明確、越切合實際情況,學習者課程學習中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夠獲得成功。一方面,學習目標的設計應該能夠體現課程主題本身的內在邏輯體系特征;另一方面,學習目標的設計與學習者的特征分析密切相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學習者的特征分析一般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方面。與智力因素有關的特征包括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和認知結構變量等;與非智力因素有關的特征包括興趣、動機、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學習目標的設計應能體現出學習主體的多樣性、差異性和復雜性。
職業教育課程的學習目標設計應該突出職業能力培養主線,體現職業教育職業性、實踐性的特點,即學習目標能力化。個體的職業能力通常是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要素的整合。專業能力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專門技能及專業知識,如會計專業記賬查賬的能力、編制現金流量表的能力,導游管理專業設計旅行方案、開展景區景點講解的能力,軟件技術專業閱讀程序模型、編寫程序代碼的能力等。方法能力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學習方法,注重學會學習、學會工作,以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如解決問題能力、分析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社會能力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行為規范及價值觀念,注重學會共處、學會做人,以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如溝通能力、組織
篇二: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6+2))
一、六項原則
1、工學結合、職業活動導向;
2、突出能力目標;
3、項目載體;
4、能力實訓;
5、學生主體;
6、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
二、2項原則
某些課程教學內容(.如德育內容、外語內容等)必須更注意采取“滲透”到全院所有課程中的方式,而不僅依賴集中上課的方式。對于職業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學能力、與人交流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創新能力、數字應用能力、外語應用能力等)必須更注意采取“滲透”到全院所有課程中的方式,而不僅依賴集中上課的方式。
這6+2項內容可以代表先進職業教育觀念的主要內容,是課程教(來自:www.sMHaiDa.com 海 達范文網:職業教育教學設計原則)學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內容,同時又是新舊職業教育觀念沖突的焦點。
三、課程整體教學設計
課程整體教學設計的要點進行歸納
(1) 確定課程的整體目標
以職業崗位需求為根據,首先確定本課程的能力目標。用具體、可檢
驗的語言,準確描述課程實際能夠達到的能力目標學完本課程之后“學生能用×× 做××”。做 指的是“完成專業任務”,不是指“掌握知識”。
(2) 內容改造
職業教育課程的內容必須以職業活動為導向。課程的實例、實訓和主要的課堂活動,都要緊緊圍繞職業能力目標實現,盡可能取材于職業崗位活動和實際工作流程,依此改造課程的內容和順序。
所有課程都必須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這就是課程設計的必要性。
(3) 綜合項目
選擇、設計一個或幾個貫穿整個課程的大型綜合項目,作為訓練學生職業崗位綜合能力的主要載體,這就是以項目為課程能力訓練載體的原則。
(4) 單項項目
盡可能是大型項目的子項目,用于訓練學生的單項能力。能力是講不會的,也是教不會的。能力是學生自己練出。
(5) 課程教學過程的一體化設計
知識、理論、能力訓練和實踐應當盡可能一體化進行:時間、地點、教師盡可能不是分離的。
(6) 讀書、做題
教師的知識準備。傳統的“備課”只有這一項。
(7) 操作
教師自己必須實際完成所有要學生的項目和任務。
(8) 課程考核設計
考核是相對目標而言的。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是課程考核設計的總要求。課程考核要突出能力目標。
(9) 能力考核不是不要筆試
(10)第一堂課設計
(11)整體設計
(12)教學文件
四、課程的單元設計
什么是課程的一個“單元”?就是一次課。在時間上緊密相連的一次課,叫做一個單元。
職業教育課程的教學改革,就從課程的單元設計開始。
課程單元設計要點:課程的單元教學是任何課程教學的基礎。 課程單元教學的設計要點
(一)將課程內容按照實施的時間劃分為單元。確定每單元課程目標,首先要準確敘述課程的能力目標,然后確定相應的知識目標、情感目標、素質目標等。
(二)課程的評價標準和課程所有的活動,必須以學生為主體。
(三)選定每單元課程訓練單項能力的任務。強化課程的實踐環節,準備大量訓練任務,進行反復訓練。用各種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實踐,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設計“能力的實訓過程”,確定演示、實訓、實習、實驗的內
容,做好實踐教學的各項準備。整個實訓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活動為導向。以學生能力的提高為目標,安排訓練的項目任務,不是僅著眼于具體的產品和任務。
(五)做好有關的知識準備。但首先不是“系統的理論知識”,而應盡可能是“系統的應用知識”。教師應當從用出發,對原有的知識體系從應用的角度進行新的、系統化的改造。以課程項目任務的需求為主要依據,確定課程涉及的知識內容。“知識理論夠用為度”
(六)設計課程內容的引入、驅動、示范、歸納、展開、討論、解決、提高、實訓等過程。教師要學會使用行動引導教學法。
從直觀實例開始-按照初學者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能力。
初學者掌握一個概念應當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定性到定量,從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課程不能從概念出發,要打破過去“學后做”的習慣,采取高校的“邊做邊學”或“先做后學”的方式。
篇三:職業教育教案
會計1班 黃瀅瀅 201013201125
教案
【授課科目】職業教育學【授課日期及學時】2011.5.243節課 【授課班級】會計【授課類型】 【授課內容】職業教育的教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職業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
理解:職業教育常用的教學模式。 掌握:1.教學與職業教育教學的含義;
2.職業教育教學的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結合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收集并整合信息和語言
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對教學各方面知識的講授、激發學生對教學工作的興趣,使學生體會
教師教學工作的樂趣與困難,完善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教學與職業教育教學的含義;職業教育教學的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教學
評價
【教學難點】教育教學的活動與過程 【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 、案例教學法 【教具、學具】PPT
【教學設計】將班級分成3個小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各知識點進行問題回答比賽,3個小組輪流回答,教師再進行補充和小結,根據回答評分,下課前統計各小組得分,根據小組排名組員每人酌情加平時分。第一、二節的概念性知識有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歸納知識要點,舉例子,第四節拿出實際例子讓學生分辨屬于哪種教學模式、方法。
【教育教學設計原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愛的教育》導讀教學設計(精選11篇)12-0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