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分的數學教學反思
約分的數學教學反思
《約分》數學教學反思
設計好“課眼”,讓課活起來
一堂課就如同一個生命體,如何使這個生命體活力四射,使師生雙方都能全身心投入,設計好“課眼”非常重要。
約分這堂課,內容比較淺顯和枯燥,如果遵照教材的脈絡平鋪直敘,照本宣科,學生也能掌握約分的方法和最簡分數的含義,但這樣一來,難免把課上的沉悶。我非常重視新授課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因為只有把新授課上有意思,讓學生樂于聽,樂于想,才能上出效果,為后面的練習課鋪好奠基石,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于是我課前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把這節課上得讓學生覺得有興趣?反復思量,覺得有了點靈感:不如把最簡分數作為這堂課的“課眼”?
有了這個想法后,我調整了原先的教學設計,把最簡分數提前教學,用最簡分數帶出約分。
我先出示幾組數:3和7,5和18,8和9,4和9,讓學生回答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很多孩子通過前面的學習都能馬上口答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都是1,我問他們不用計算只觀察就能回答的原因,學生自然就回答因為每組數都是互質數(公因數只有1);我接著問:你能用每組的兩個數分別作分子和分母,然后得到一個分數嗎?學生自由發言我板書,然后我問:這些分數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能給這樣的分數取個名字嗎?學生踴躍的給出了很多答案。從“互質分數”“分子和分母很小的分數”“簡單的分數”一直到最后“最簡分數”就誕生了。
學生覺得很新奇有成就感,而且通過發現、命名這一過程加深了學生對最簡分數的本質屬性的認識。接著我再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最簡分數,他們自然地認識到最簡分數既可以是真分數,也可以是假分數,這樣更進一步地豐富了學生對最簡分數外延的認識。然后我再通過圖片給出了一個故事情境:……老爺爺要吃 塊餅,如果你是小智多星,你知道應該怎么分這塊餅給他嗎?孩子們通過圖片能夠很直觀的回答出分一半或者說分 個餅給老爺爺就可以了。于是引導:這說明 和 這兩個分數是相等的。如果我不給你圖片,用哪一個分數能讓我們更直觀的知道怎么分餅呢?學生自然回答: , 是一個最簡分數。
由此感受到了最簡分數的優點,和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分數化為最簡分數的必要性。接著我再問你能把分子和分母比較大的分數化成最簡分數嗎?根據什么?小組內先互相說一說,于是就順理成章的轉入了約分環節的教學。
總體來說,這節課除了給出的幾組數以及故事情境是預設,其他的都是由學生隨機生成,這樣的調整,讓這節課活了起來,生機盎然,教學線條自然而流暢。
【約分的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反思03-19
職高數學教學反思03-19
時間與數學的教學反思03-19
數學的教學反思大全03-19
數列數學教學反思03-20
蘇教版數學教學反思03-20
我與數學教學反思03-20
職教數學教學反思03-19
數學教學之方程教學反思03-20
數學廣角集合的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