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讀書報告
關于《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讀書報告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讀書報告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這個群星璀璨的百花園中,正因這五十六朵不同的花朵才那么的光彩奪目。而中國是一個有著如此多少數民族的國家,各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等等。通過漢文化與各少數民族文化不斷的交融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才使得中文這幅畫卷如此絢麗多彩!
古語云:“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狈検侨祟惿畹幕疽,是伴隨著人類的文明而產生的、發展的。在人類初期,人類是裸體生活,到了磨制時期,懂得簡易的遮掩,到了農業文明時代,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懂得紡織,于是真正意義上的服飾產生了。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服飾不僅僅滿足于裝扮,而具有了文化氣息,它能夠反應當地的文化氛圍、風土人情;有些甚至能夠反應地位的高低。如平民百姓稱“布衣將相”,官員則穿絲帛。
通過對《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閱讀,在各少數民族服飾中找到如下共同點:
1、根據本民族當地的氣候、生活方式、習俗而設定服飾的樣式。如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長袍、服帶和靴子,因為蒙古族生活的地理位置比較的高,所以氣溫較低,常年穿長袍。蒙古族屬于游牧民族,所以佩戴服帶和靴子便于草原的騎馬。黎族的服飾男士對襟無領上衣和長褲,婦女穿對襟圓領貫頭式上衣,下著筒裙,因為黎族大多處于熱帶地處,那里天氣炎熱,所以他們的服飾有助于散熱。
2、從各民族的服飾中可總結一般喜好黑色、白色和藍色。黑色比較的深沉,能夠彰顯一個人的深度;白色純凈,代表這個人很純樸,表明每個民族都是很純樸的;藍色即能表明純凈之意,又能增進視覺感觸,代表永恒、堅貞和忠誠。
3、服飾的精簡與布料的細軟與粗糙代表當時的社會發展程度。如果社會經濟發展快那么人們的服飾就會更加的精致,布料的手感就會更好。
4、服飾中都會以首飾作為配件,特別是女士的服飾。如苗族的女士服飾為繡花衣、百褶裙,盤髻插簪,佩戴銀質服物,一般一套比較濃重的苗服有5公斤左右。
而通過對《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閱讀,總結如下幾點個別少數民族的不同點:
1、有些少數民族有包頭的風格。如苗族、彝族、布依族等等、
2、服飾有地位的差異。如蒙古族的黃色服飾代表至高無上的皇權,在封建時期除非活佛,或者受到過皇帝恩賜的皇公貴族,才有資格穿這種顏色的衣服,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
少數民族服飾是整個中國服飾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各少數民族才能和智慧的體現,都寄予著一個民族的理想和追求,是一個民族審美觀的具體表現。它直接或間接地反應著各民族共同的認知心理、傳統風俗習慣和審美情趣。所以,中國服飾要想走向世界,不可忽視少數民族服飾的挖掘和發展。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透過服飾的種種,可以領悟到現象各少數民族一定時期的社會意識形態、社會風尚和社會面貌等深層次的東西,把握一個民族的民族意識、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思維傾向。少數民族服飾工藝精湛、色彩斑斕、圖案豐富、寓意深刻、裝飾點綴變換無窮,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深層次的文化含義、意韻非凡。所以研究各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的特點,吸取其精華,提高服飾的文化水準,突出民族特色,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補充完善古已有之的工藝技法,一定能走出一條民族特色濃郁、民族風格鮮明的現代民族服飾的發展道路。
希望我們的有識之士能夠在少數民族的服飾的研究上多發精力,能夠上我們的民族服飾上向世界。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讀書報告】相關文章:
少數民族教案(精選16篇)09-21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通用18篇)01-27
中國自慰報告范文02-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