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示例
《秋水》教案示例
一、 教學內容
《秋水》
二、 學習目標
1、 了解莊子及《莊子》
2、 學習本文用設喻的手法說明哲理的寫法
三、 學習方法
1、 積累成語 望洋興嘆 貽笑大方
2、 熟讀課文 以致成誦
四、 作者作品
莊子,名周,宋之蒙人。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生活極為貧困。據記載他曾住過陋巷,打過草鞋,并向監河侯借糧。楚威王聞其賢,以重金聘為相,然辭謝不就,只求適己任性,以快其意。
莊子是繼老子之后道家學派的大師。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并稱為“老莊學派”。從莊子的整個思想體系和政治觀點看來,莊子無疑是一個代表沒落奴隸主階級的哲學家。由于社會的根本變化,莊子的地位無法維持,這就決定他對現實極端不滿。他既不滿現實,又無法反抗它,就不得不走隱居遁世的道路。他是一個悲觀絕望的厭世主義者,覺得“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所以妻死則“箕踞鼓盆而歌。”因此,莊子的處世態度就是玩世不恭,隨俗浮沉。他好象非常膽怯、害怕,常說“無用之用”才是“大用”。這一切都充分表現一個沒落階級的思想觀點。不過,莊子的放蕩不羈,蔑視禮法和權貴,以及對統治者不合作,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曾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他還認為圣知仁義只是供統治者利用的工具,這些都是極為深刻的見解。
莊子散文在先秦諸子中具有獨特風格。它首先是吸收神話創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虛構寓言故事,作為論證的根據。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義色彩。
《莊子》亦名《南華經》,今本《莊子》33篇,其中《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一般認為,只有《內篇》可確認為莊子所作,莊子用寓言或散文表現他深邃奧妙的哲學思想,文章十之八九是寓言。
五、《秋水》全文,主要通過河伯和海若的七段對話,本意是要申述莊子齊物論和相對主義的認識論。
六、全文解析
秋水
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
關鍵字:時:名狀,按時令。川:水道、河流。河:黃河。涇:通“徑”。之:這樣,如此。
譯文:秋水依照時令及時來到,很多河流的水灌注到黃河里。水流是那樣寬闊,在水的兩邊和水中的小洲與高出的河岸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
辨:“辨”,辨別。焉:助詞不譯。然:形容詞綴。以:認為
竟分不清對面的牛和馬。于是乎黃河神高興地自我得意起來,認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這里。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而:表修飾順連詞。東:名狀,向東。于:介詞,引出到達的地點。而:表修飾連詞。
他沿著河道向東走,來到了北海;面對著東方觀望,看不到水的盡頭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始旋:開始,掉轉。 望洋:翹首遠望的樣子。
于是黃河神轉過臉來,仰頭對海神若感嘆說:“野語有之日,‘聞道百,以為莫已若’者,我之謂也。野語:俗語 百:很多
“俗語說,‘聽說了許多道理,就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這就說的是我呀。”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且夫:發語詞。聞:動。聞:名。而:并列連詞。之:結構助詞,的。始:當初
況且我曾經聽說有人輕視孔子的學問,看不起伯夷的節義,當初我不相信
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之:主謂之間取獨 殆:危險
現在我看到了您的博大無窮,我若不是走到您的門前,那就危險了。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長:長久,見:表被動 方:道
我將長久地被有學識的人所譏笑。
1。《秋水》的文學性與哲理性
2。 詞類活用
秋水時至 順流而東 且夫我常聞少仲尼之聞 而輕伯夷之義者
3。 特殊句式
賓語前置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
聞道百(定語后置)
賓語前置句的構成:
(1)動詞(動賓)
① 否定句賓語前置(否定詞、代詞)
不患人之不已知 /忌不自信 /毋吾以也 /未之有也 /莫已若 /弗之怠也(不懈怠筆錄)
我無爾詐 爾無我虞 /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問句賓語前置(疑問代詞、賓語)
吾誰欺?沛公安在?毛將焉附?
③ 用“之”“是”作提賓標志
④ 方位名詞作賓語時,在謂語之前
項王西向坐 北面而事之 東面而視
(2)介詞(介賓)
① 疑問代詞做介詞賓語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吾誰與歸
② 一般詞作賓語倒裝 是以謂之文也 一言以蔽之
4。 文章除設喻說理之外還運用了對比手法
(1)寫景對比
(2)河神前后認識對比
5。 附先秦諸子表
階段
| 作品
| 作者
| 基本思想
| 藝術特點
|
春秋之交
| 《論語》
| 孔子弟子及再傳
弟子
| 仁為核心
中庸、禮
| 德治教化,凝煉
簡括警策誡人
|
| 《墨子》
| 墨子及其弟子
| 兼愛、非攻
維護手工業
| 有說服力邏輯性強條理清晰
|
| 《老子》
| 李耳本人
| 相素辯證法
| 簡括有韻宜于誦讀
|
戰國中葉
| 《孟子》
| 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人
| 主張仁政以民為本
| 長于議論,富有氣勢,感情強烈語帶鋒芒,鼓動性強
|
| 《莊子》
| 莊子及弟子
| 虛無清靜
順其自然
放蕩不羈
| 善用寓言,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義色彩
|
戰國后期
| 《荀子》
| 荀況本人
| 人定勝天
| 質樸簡約,善用比喻,結構謹嚴
|
| 《韓非子》
| 韓非本人
| 兼道儒法
選擇前期法家思想
| 善用寓言,巧設譬喻,深刻明切,鋒利無比嚴峻峭拔
|
【《秋水》教案示例】相關文章:
《歡慶》教案示例03-19
《司馬光》教案示例02-09
《老王》教師教案示例(通用12篇)03-19
各種報告范文示例03-19
黨員轉正申請范文示例03-19
排球訓練總結范文示例5篇02-24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示例(通用10篇)11-04
種植銀杏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示例02-15
半年度工作總結匯報示例范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