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拿來主義的語文教案

拿來主義的語文教案

時間:2024-06-24 04:21:55

拿來主義的語文教案范例

拿來主義的語文教案范例

拿來主義的語文教案范例

  教學目的:

  (1)理解魯迅先生“拿來主義”主張的內涵;

 。2)學習作者的論證藝術,體會詞語的諷刺意味,語文教案-拿來主義 教案示例二。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重點:學習魯迅的論證藝術,揣摩詞語的諷刺意味。

  教學難點:對魯迅語言含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指導預習。

  讀課文,思考(1)魯迅先生在提出“拿來主義”之前,為什么先批“送去主義”?由此理出文章結構層次,歸納每部分的大意。(2)勾畫出犀利、幽默的詞語和比喻論證的語段,并體會其含義。

  二、簡介魯迅先生的創作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創作,對我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說集《吶喊》、《徬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以及大量的雜文集《墳》《而已集》《二心集》《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等。

  三、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外閱讀范圍比較廣泛,書也讀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說,中外文學作品,書的種類也較多,有唐宋詩詞、明清小說,外國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戰爭與和平》,巴爾`扎克的《高老頭》、雨果的《悲慘世界》等?傊沤裰型獾淖髌范加。古代和外國的這一些文化遺產,我們在接觸的時候,采取怎樣的態度才是正確的呢?學習魯迅的《拿來主義》,從中可受到啟發,得到教益。

  四、寫作背景簡介

  本文寫于1934年6月4日,最初發表在6月7日《中華時報》副刊《動向》上,署名霍沖,后由作者編入《且介亭雜文》。

  本文寫在中華民族災難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我國東北三省之后,妄圖進一步占領華北地區,中華民族面臨嚴重危機,而國民黨反動政府頑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賣國反共政策,對外出賣國家領土,對內實行反革命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一些資產階級買辦文人,甘作“洋奴”,極力鼓吹“全盤西化”,完全否定我國的文化傳統,以此對抗革命文化。革命陣營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對待文化遺產的問題上,存在著種種錯誤思潮和觀念。為了揭露和打擊敵人,澄清認識,魯迅先生寫了這篇《拿來主義》(板書標題),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實行“拿來主義”的主張,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拿來主義 教案示例二》。

  五、研習新課。

  1.分析寫作思路和課文結構層次。

  提問:作者要論說的是“拿來主義”,為什么課文前半部分寫“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

  討論、明確:作者要論說的是“拿來主義”,但它是針對歷史和現實存在的問題提出來的,近代的“閉關主義”必然導致“現在”的“送去主義”!八腿ブ髁x”是一種有往無來的賣國行徑,必然導致國勢日弱,被動挨打,從長遠看,將造成亡國滅種。因此,采取與“送去主義”針鋒相對的“拿來主義”就刻不容緩。“送去主義”和“拿來主義”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破”正是為了“立”,“破”得徹底,“立”得才牢靠。這個問題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結構層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義”的實質及其嚴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國民黨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義”的媚外求榮和欺世惑眾的可恥行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義”的實質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闡明“拿來主義”的基本觀點,批判在對待文化遺產問題上的錯誤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來主義”的主張。

  第6段揭示“送去主義”的危害和實行“拿來主義”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來主義”的含義就是“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第8段批判對待文化遺產的三種錯誤態度。

  第9段從正面具體而形象地闡明“拿來主義”的原則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總結全文,指出實行“拿來主義”的人應具有的膽識和品質,以及“拿來主義”對于創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義。

  2.研習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義”的實質與危害,體會幽默、諷刺的語言在批判錯誤觀點時的表現力。

 。1)提問:第1段“別的且不說罷”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舉了哪些事例來揭露國民黨政府實行“送去主義”的媚外丑態的?

  討論,明確:這一句把所要揭露、論述的范圍加以嚴格的限制,只講文化上的事。本文寫于1934年6月4日,那時日本帝國主義的魔爪已經伸到了東北、華北,國民黨政府推行賣國主義政策,變本加厲地出賣國家的領土、資源和主權,確實“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因此,用“別的且不說罷”的句子,不僅使論述的范圍明確,而且增強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舉了三個“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無回,這是媚外的可恥行徑;還有幾位“大師”們捧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掛過去,“捧”何其鄭重、恭敬,媚態可掬,幾張畫“一路的掛”,何其賣力,何其寒傖可笑,“發揚國光”,反語,諷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去,以催進‘象征主義’……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用這種方式來顯示一點進步,多么可憐,暗示“學藝”上的東西已經相當貧乏。作者諷刺批判的鋒芒不是對著幾位藝術家,而是指向賣國媚外的反動當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間充滿著憎惡和鄙視。

 。2)提問:一味奉行“送去主義”會產生什么嚴重后果及危害?

  討論,明確:作者以尼采自詡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作類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了瘋”;中國不是“豐富”,還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樣是愚蠢可笑的。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幾百年之后呢”?我們的子孫,“當佳節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翱念^”、“討”和“殘羹冷炙”、“獎賞”等詞語,形象、深刻地寫出了“送”的結果是我們的子孫后代無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問:“拋來”和“拋給”有何區別?

  討論,明確:拋來指把無用的東西拋棄掉,或者無代價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懷有什么不良的動機或目的。

  拋給指有目的的、帶惡意的輸出。

 。4)小結:作者把對待文化遺產的問題放在歷史和現實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開始便從“閉關主義”說起,進而揭露國民黨政府在“學藝”上實行“送去主義”的種種媚外求榮,欺世惑眾的事實,揭示“送去主義”必然使中國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慘境地。因此,“送去”之外,還得“拿來”。

【拿來主義的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拿來主義》優秀教案(通用10篇)02-24

《拿來主義》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6

《回聲》語文教案03-19

語文寫字復習教案03-19

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3-19

《憶讀書》語文教案03-20

語文《奔落的雪原》教案03-19

語文《積累 運用一》教案03-19

語文《春酒》教案(精選11篇)09-23

語文搭石教案大全03-20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 |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亚洲А∨天堂AV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