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新生語文教案設計
永遠新生語文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簡況;
2.理解標題的含義:中國藝術傳統具有強勁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斷的反傳統使之永遠新生;
3.體會課文以議論為主兼以適當的敘述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吳冠中是我國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幾十年來,他一直探索著將中西繪畫藝術結合在一起。吳冠中1919年生于江蘇宜興,起初他學工科,因一次機緣參觀了當時由畫家林風眠主持的杭州藝專,便立即被五彩繽紛的藝術美迷住了,下決心改行從藝,奉獻終生。他志在將中西藝術結合在一起,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書名來概括,那就是"要藝術不要命"。
吳冠中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最近幾年他的畫風有所變化,在一批反映黃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線,自成一種意境。最近,他獲得"法國文化藝術最高勛位"的榮譽。
二、題目解說
本文選自《文藝研究》1999年第3期。這是著名油畫家、國畫家吳冠中先生為《世界現代藝術圖典》一書所做的序。題目"永遠新生"是本文中心論點的中心詞。作者就怎樣才能使藝術永遠新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即只有不斷地反傳統才能使藝術永遠新生。
三、問題探究
1.閱讀課文,簡要說一說,在作者看來藝術怎樣才能做到"永遠新生"?
【明確】 此題旨在要求同學們通讀全文后,能夠把握中心論點。做到了"反傳統,反反傳統,反反反傳統"和"引入異種",就能使藝術"永遠新生"。
2.細讀下列文字,并回答問題。
保管傳統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都不是創造者,也許回頭浪子倒居于優勢,既跨越了孤陋寡聞,又立足于土生土長。
(1)這段文字用形象的語言講了一個怎樣的觀點?
(2)你能舉出實例來支持這個觀點嗎?
【明確】
(1)這段形象的文字講了這樣一個觀點:那些扎根于中國傳統藝術,并學習、引入外國藝術精華的人有可能是中國傳統藝術的創新者。
(2)例:著名的畫家徐悲鴻、本文作者吳冠中都是扎根于中國繪畫傳統、又精于西洋藝術的大藝術家,他們的繪畫都經歷了一個不斷反傳統的、引入新異種的過程,所以他們都有所創新。
3.結構分析
(1)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個自然段,以"藝術生命力"為線索,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論述世界上眾多的藝術珍品都 經歷了時間的考驗與篩選。
第二部分(2):論述藝術傳統具有強勁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斷反傳統使這之永遠新生;異種的引入是藝術創新的關鍵所在。
第三部分(3):表達對《世界現代藝術圖典》出版的肯定和支持。
第三部分(4):論述能夠使中國傳統藝術永遠新生、不斷創新的人是那些既繼承了中國藝術傳統又積極學習、引進西方藝術精華的人。
【永遠新生語文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中學語文教案設計《狼》02-15
語文教案設計師生情03-20
復習復韻母語文教案設計03-19
孫雙金與情智語文教案設計02-11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