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活中的數據的教案
關于生活中的數據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活動是在學生學完有理數這一章知識之后而進行的一次綜合實踐活動。這次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在學好數學的同時,更好地做數學。教材安排本次活動用意有三:一是為學生今后學習方程、概率及統計等有關知識作鋪墊;二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尋找數學與生活的結合點,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三是經歷數據的整理與分析過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決策水平。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成因分析
1.重點:數據的整理
2.難點:數據的分析
考慮到四個活動都與數據有關,而數據的整理是這四個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之所在。只有合理的數據整理才能為數據的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學生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因此,我認為數據的整理應為本次活動的重點。依據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考慮到學生處理數據的經歷不多,不能很熟練地將整理后的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因此數據的分析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利用有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處理數據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協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據的處理過程,學會對數據的一些處理方法,形成自我反思與綜合評價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創新精神,形成尊重科學,勇于探索的學習態度,實現自我價值。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一)教法
自主探究法
這是一節數學活動課,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僅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所有活動都是學生由自主操作、自主探究來完成的,在活動中不僅要關注學生活動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因此,我認為這節課采用自主探究法較為適宜,在學生探索的同時,我將注意展示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努力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點,與學生共同分享數學的樂趣,使數學活動成為再發現的載體。因此我把本節課的基調定為:“自主探究、民主開放、合作交流、師生對話”。
(二)學法
本次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中心,是活動的全程參與者,他們通過自主實踐來參與學習,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有理數有關知識的實際應用,學會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歸納的處理方法。
三、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已了解有理數的運算法則和運算順序,具備了一定的運算能力。但學生學法較單一,正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數學知識向應用能力轉變的時期,學生的理性分析(數據處理與決策)能力有待發展,學生的合作創新精神、合作學習的習慣和運用數學的意識有望提高。
四、教學過程分析
(一)創設情境 引入活動
在引人活動前我曾有三種考慮:第一種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第二種是從復習有理數的加減運算引人;第三種是提供數學背景材料讓學生去感受。由于第一種太單調,不能激發學生活動的欲望,第二種是單純的數學知識的引人,缺乏學習熱情,形式上缺少自主發現這一重要環節,第三種提供了探索的空間、營造了活動的氛圍、激發了活動的興趣,所以我打算選用第三種方案。
介紹“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
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舉世矚目,在數學方面也不例外,如在使用負數方面,古代中國在當時世界上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古代中國很早就開始將負數引人經濟生活。在商業活動中,以收人錢為正,以付出錢為負,以余錢為正,以虧錢為負;在農業活動中,以增加糧食為正,以減少糧食為負。
【生活中的數據的教案】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透鏡》教案(精選13篇)02-21
關于學中玩樂中學的教案03-19
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教案03-20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案(通用10篇)10-27
讓數學生活化的教案03-19
生活中的數學三年級數學筆記03-19
中國大學生創業數據報告03-20
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有規律事物的教案12-12
《太空生活趣事多》優秀教案(通用10篇)05-17
拼音中輕聲的總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