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自我負責》的教學設計

《自我負責》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23 19:36:24

關于《自我負責》的教學設計

關于《自我負責》的教學設計

關于《自我負責》的教學設計

  《自我負責》教案

  目標要求

  1.知識與能力

  理解由于個人對社會的依賴關系,決定了個人對社會負有責任;

  懂得人在少年階段的基本責任;認識個人行為與后果的關系。

  懂得如何培養責任感,鍛煉和增強自己的負責任的能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充分認識到行為與后果的一致性,能夠自省自律,避免做錯事,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良好品質。

  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懂得關心和愛護他人,為集體貢獻力量,關愛社會,奉獻社會,培養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做一個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人。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責任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讓學生懂得做人必須負責任,不能逃避和推卸自己應負的責任。

  本課內容分為三個小節:第一節,使學生懂得,伴隨著成長,做人的責任也產生了,要認識自己行為的后果,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第二節,從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四個方面明確少年階段的責任。第三節,幫助學生掌握培養責任感的方法。

  1.成長帶來責任

  (1)做人就要負責任

  本課內容首先從人與社會的關系引入責任的涵義。人生活在社會中,與社會存在不可分割的關系。由于人依賴社會才能夠生存與發展,因此人必須對社會負責。

  什么是“責任”?責任有兩個方面的基本涵義:一是指份內應做的事,二是指因沒有做好份內應做的事而應承擔的過錯。所以,人生責任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的個人,基于一定的社會關系,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自身對他人和社會所承擔的職責、任務和使命,并對個人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過錯負責。

  (2)成長帶來責任

  人在幼小的年齡,因為不具有獨立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力,是沒有責任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能力提高了,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人在少年時期要開始承擔責任,就有了對責任的體驗,這時責任還不是完整的成年人的責任,責任是一個逐漸增加的過程。責任心是分層次的,培養責任心的過程,是一個從初級到高級,從滿足生物需求到滿足社會精神需要的方式升華的過程。責任感的培養與學生能力的增長密切相關,具備相應的能力才有責任心可言,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責任感的內涵與要求是不一樣的。

  (3)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認識了責任的內涵以及成長帶來責任后,通過“探究園”中的“個案研討”活動,引導學生認識人的行為與后果的一致性,引出人人都應該對自己行為負責的道理。之所以要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是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這后果或者對他人和社會有好處,或者對他人和社會造成損害。做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就會去關愛別人,關心社會,做事前就會自省自律,使自己的行為產生好的后果,對他人和社會有益,避免做損害他人和社會的事。

  2.少年的責任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社會角色。本課內容要使八年級學生對自己這個年齡階段的社會角色責任有初步的比較全面的認識。這種責任包括四個方面:

  (1)對自己負責。

  要使學生懂得,自己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自己的責任是首要的。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學習階段,自我負責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完成各方面的學習任務。要掌握學科知識,學會運用,培養分析、概括、理解等多項能力,同時在心理、道德、身體等方面培養鍛煉自己,形成良好素質。在成長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全面健康發展的人,就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自我負責》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拍 | 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 亚洲综合情人伊人久久 |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 |

關于《自我負責》的教學設計

關于《自我負責》的教學設計

關于《自我負責》的教學設計

  《自我負責》教案

  目標要求

  1.知識與能力

  理解由于個人對社會的依賴關系,決定了個人對社會負有責任;

  懂得人在少年階段的基本責任;認識個人行為與后果的關系。

  懂得如何培養責任感,鍛煉和增強自己的負責任的能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充分認識到行為與后果的一致性,能夠自省自律,避免做錯事,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良好品質。

  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懂得關心和愛護他人,為集體貢獻力量,關愛社會,奉獻社會,培養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做一個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人。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責任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讓學生懂得做人必須負責任,不能逃避和推卸自己應負的責任。

  本課內容分為三個小節:第一節,使學生懂得,伴隨著成長,做人的責任也產生了,要認識自己行為的后果,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第二節,從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四個方面明確少年階段的責任。第三節,幫助學生掌握培養責任感的方法。

  1.成長帶來責任

  (1)做人就要負責任

  本課內容首先從人與社會的關系引入責任的涵義。人生活在社會中,與社會存在不可分割的關系。由于人依賴社會才能夠生存與發展,因此人必須對社會負責。

  什么是“責任”?責任有兩個方面的基本涵義:一是指份內應做的事,二是指因沒有做好份內應做的事而應承擔的過錯。所以,人生責任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的個人,基于一定的社會關系,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自身對他人和社會所承擔的職責、任務和使命,并對個人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過錯負責。

  (2)成長帶來責任

  人在幼小的年齡,因為不具有獨立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力,是沒有責任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能力提高了,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人在少年時期要開始承擔責任,就有了對責任的體驗,這時責任還不是完整的成年人的責任,責任是一個逐漸增加的過程。責任心是分層次的,培養責任心的過程,是一個從初級到高級,從滿足生物需求到滿足社會精神需要的方式升華的過程。責任感的培養與學生能力的增長密切相關,具備相應的能力才有責任心可言,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責任感的內涵與要求是不一樣的。

  (3)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認識了責任的內涵以及成長帶來責任后,通過“探究園”中的“個案研討”活動,引導學生認識人的行為與后果的一致性,引出人人都應該對自己行為負責的道理。之所以要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是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這后果或者對他人和社會有好處,或者對他人和社會造成損害。做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就會去關愛別人,關心社會,做事前就會自省自律,使自己的行為產生好的后果,對他人和社會有益,避免做損害他人和社會的事。

  2.少年的責任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社會角色。本課內容要使八年級學生對自己這個年齡階段的社會角色責任有初步的比較全面的認識。這種責任包括四個方面:

  (1)對自己負責。

  要使學生懂得,自己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自己的責任是首要的。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學習階段,自我負責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完成各方面的學習任務。要掌握學科知識,學會運用,培養分析、概括、理解等多項能力,同時在心理、道德、身體等方面培養鍛煉自己,形成良好素質。在成長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全面健康發展的人,就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