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地理教學設計
《長江》地理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國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與灌溉”、“黃金水道”四部分內容,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長江在我國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國人民生活中的利與弊,并通過對中國第一大河的學習來掌握認識一條河流應了解的幾個方面,從而在強化憂患意識的同時,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在中國地圖上指出長江的源頭至河口流經的行政區、地形區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變化;
2、使學生認識長江在我國生產、生活中的巨大貢獻,增強愛國之情;
3、使學生了解長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問題,并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長江的利用和治理保護。
[教學難點]
河流特征與地形、氣候等的關系;長江水患與分布河段的關系。
[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通過直觀的電腦媒體投影,強化視覺,注重啟發誘導,使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突出學生間“合作學習”的優勢,開展討論,體現“學為主,教為輔”的教學思路。
[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運用地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力,讀圖分析能力。
2.以圖憶文,培養記憶力。
3.指導學生用綜合法、分析法解決問題。
[教學設想]
播放《長江之歌》,伴以奔騰的長江錄相,調動學生的激情,并導入新課;提出思考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文;教師展示媒體投影,學生分組討論,發言交流,教師總結歸納,深化提高;講授過程中,穿插課堂練習,強化落實。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播放《長江之歌》,伴以奔騰的長江錄相、長江流域景觀展示,調動學生的激情,
并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教師活動教 學 內 容學 生 活 動目 的 要 求
展示思考問題1、長江為什么有“中國第一大河”之稱? 閱讀課文p74頁 長度、年徑流量、流域面積;
2、你能在中國政區空白圖、中國地形圖中分別指出長江流經的省區和地形區嗎?看地圖冊“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5個地形區;
分組交流,統一答案;各組代表發言(突出學生自學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師總結、擴展深化長江的水量為什么這么大?(地處亞熱帶,雨期長,降水多。)學生發言
(過渡)千里長江,蜿蜒流長,都經過哪些地區呢?
展示中國政區圖、地形圖動畫1、在政區圖上,將長江自源頭至河口,沿線11省版面用不同顏色依次顯示;
2、在地形圖上,先顯示三大階梯分界線,再將長江流經的5大地形區版面也用不同顏色依次顯示隨著演示,在練習題上寫下各省或地形區的名稱。(練習題第 一 題)眼、手、腦并用,提高學習的效率,達到當堂消化、鞏固。
(過渡)學習一條河流,除了要了解其源頭與河口、流經地區外,還應知道各河段的劃分及其水文特征,以及對人類的利與弊。
展示思考問題1、上、中、下游分界點及所在省?
2、各河段的名稱?
3、上、中、下游支流及干支流匯合處的重要城市?
閱讀課文p75頁;看課文p74頁圖5.8;討論交流,互相糾正。
【《長江》地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學地理中國的疆域教學設計(精選11篇)09-04
《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內外聯系》教學設計10-18
初二地理水資源教學設計(精選11篇)10-19
八年級地理《土地資源》的教學設計10-14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