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食物 教學反思總結
一天的食物 教學反思總結
“食物單元”的教學馬上要開始了。想起曾經對《一天的食物》的磨課,回頭再看,希望繼續改進!
20xx年x月,我在實驗小學上了一節研討課,其實這堂課是在磨課中不斷改進的,下面是我磨課的反思和修改后的教學設計。
開始的教學設計參考了任洪老師(一天的食物)課堂實錄,發表在《科學課》2005年第5期,稍在第一環節調整。總想有了名師的成功課例,應該胸有成竹。沒想到試上下來云霧籠罩!老師們也給我提了意見和建議。
這是我試上后的反思:
存在問題改進方法總體把握有問題,時間不夠,學生忙于活動,思考不足,匯報交流目的性不強,導致教學像走過程,沒有很好體現教學目標。
1. 指導細分食物學生印象不深刻,影響后面分類。細分食物對后面幾節課也是很重要的。
2.記錄一天的食物時細分食物間太長。因為是回憶記錄一天的食物,記錄時遺忘,重復;細分食物不明確;調料的影響。
3.統計組內一天吃了幾種食物,目的為了發現食物豐富等,粘貼活動目的何在,僅僅是為了下一步分類?!因為沒有思維的簡單操作活動使學生缺少了對一天食物的規律和問題的思考。
4. 匯報是這堂課的重點活動,在匯報中能更好體現教學目標。沒有組織好:
(1)沒有面向全體,重點不突出。(設計到了沒時間實行)
(2)目的不明確,沒有體現不同的方法分成不同的類(科學概念),適時滲透分類科學性、分類意義。重點在指導學生理性活動和增強匯報交流目的性方面進行改進。
1.上課前一天讓學生調查記錄當天所吃的食物。(用學生的前概念記錄)
2 .以學生的記錄導入,指導細分食物。恰當處理調料
3. 有必要指導統計,提高效率,統計的同時記錄、粘貼(可移動),之后提示記錄思考:
見設計
4. 組織匯報應有目標地請不同分類方法的小組匯報,鼓勵質疑。
因為是單元起始課,注意在愉悅中培養學生積極的研究態度希望繼續改進的方面:
能不能設計情境,將整個課置于這種大的情境中(而不是在某個環節中來點激勵),使學生身心愉悅而又思維活躍,參與有效。
比較欣賞兩種課堂,象俞維軍老師的比較理性的探究性課堂《點亮小燈泡》,愉悅蘊涵在理性的探究中;另一種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愉悅而不失理性,理性蘊涵在愉悅中。就向昆山的一位老師上的《怎樣加快溶解》,學生沒有感到是在學習,而是在和老師、同學的比賽中學會如何控制變量,怎樣可以加快溶解。突然的心中一亮,其實,這不就是兩位特級的兩種風格嗎!相比之下我比較喜歡后者。總覺得教學策略缺乏,有沒有什么書看看呢?!或許正像一位教育家說的:385種理論都是沒用的,教學出自實踐,好好發揮你的創新能力。
【一天的食物 教學反思總結】相關文章:
《一天的食物》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09-14
《小明的一天》教學反思(精選10篇)12-14
《我的幸運一天》教學反思(精選6篇)11-16
暖流教學反思總結03-20
痛風忌吃的食物總結10-10
《比的化簡》教學總結與反思(通用12篇)06-08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