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基本屬實的教案例文
論基本屬實的教案例文
一、導入新課
先看下面三個病句:
1. 今年收入將近60多萬元。
2. 我親眼目睹了事件的全過程。
3. 為了防止今后不再發生類似情況,學校采取了防范措施。
想一想:這三個句子的毛病出在哪里?分別找同學回答。
明確:病句1,“將近”和“多”前后矛盾,應去掉其中任何一個.
病句2,“親眼”和“目睹”意思重復,應刪去“親眼”;
病句3,說的意思和想要表達的意思正好相反,應刪去“不”。
這些經常掛在人們口頭上的句子,乍一聽,沒什么;再一想,不對頭. 仔細留意一下報紙文字和內部文件,也會發現一些這樣和那樣的語病。今天我們學習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的一篇評析短文《論“基本屬實”》,批評的就是這種現象。(板書:論“基本屬實”呂叔湘)
二、學習目標
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先明確學習目標。
1. 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和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方式。
2. 學習本文的語言批評藝術。
3. 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問:這個目標訂得適中,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完成? ——試試看
三、介紹作者
呂叔湘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在語言文字方面有很高的造詣。讀書看報,別人不太在意的地方,他都能讀出毛病來。下面把這篇課文齊讀一遍。
四、思想內容
在讀這篇課文之前,注意這三個思考題:
1.“基本”的意思是什么,“基本”一詞該怎樣用?
2.“菜內有蠅基本屬實”,為什么說這句話有問題?
3、 種說法出于什么心理?我們應該提倡什么態度?
明確:“基本”是十有八九的意思,總要有個數量問題和程度問題才用的上“基本”二字。在數量無法確定的情況下,就不能用“基本”二字。因為一老一實地說,飯菜衛生質量不達標,實在不好意思,于是就用“基本”打了個折扣,這是態度不誠實的表現。對待報紙上的曝光批評,我們要誠懇的接受,認真的整改,不能用含混不清、模棱兩可的詞語遮遮掩掩。
通過上述三個思考題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學們對這篇課文的思想內容領會的還是不錯的。下面看看這篇課文的結構有什么特點。
五、結構層次
本文是怎樣安排結構的?
。1舉出病例——2-4分析病因——5作出推論——6得出結論。
議論文的結構形式。第一部分舉出病例:飯菜內有蠅事,經查“基本屬實”,這是議論文的提出問題;第二部分分析病例:老實承認有錯不好意思和有數量和程度問題才用“基本”,這是議論文的分析問題;第三部分得出結論:“基本”這個詞基本有用,不是到處可用,這是議論文的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形式。其中,提出問題,又叫引論,分析問題又叫本論,解決問題又叫結論。
六、語言風格
了解了本文的結構層次,下面來感受本文的語言特色。請看三個句子:
1. 乍一看,沒什么,再一想,不對頭。
2. “基本”這個詞基本有用,但不是到處可用。
3. 要說二加二基本等于四,或者說某某和某某基本不結婚,基本不生孩子,那就近于說笑話了。
這三個句子都是從課文中摘錄的,找學生分別朗讀這三句話,教師相機點撥,注意讀出重音、節奏和語調。朗讀這三個句子,老師的目的在于同學們感受作者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口語化語言;風趣幽默的俏皮話語言和善意的諷刺語言。
教師最后.總結:本文是批評報紙用詞不當的。呂叔湘先生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在語言文字領域是絕對的權威,但他沒有擺出學術權威的架式,板著面孔訓人,而是化刻板、嚴肅的訓斥為風趣幽默的批評。我們要學習呂老先生的學者風度和大家風范。
七、諧音廣告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文字的使用是一件非常嚴肅認真的事情。可是,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語言文字卻很隨意。
出示寫有諧音的廣告:1.天嘗地酒(白酒廣告) 2.咳不容緩(藥物廣告)
【論基本屬實的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基本格式及范例04-13
比例的基本性質小學教案設計01-31
等式的基本性質數學教案(通用10篇)12-01
朗誦的基本知識06-12
會議報告的基本格式02-22
公文式總結的基本格式06-27
教學設計基本步驟(精選10篇)01-13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3-20
論計劃與執行的重要性01-21
關于單元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