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成全一棵樹》的教學設計
六年級《成全一棵樹》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3.學會有一定速度的默讀。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品讀文中的重點詞句,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感情。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成全”的內涵,學會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困境快樂、健康地生活,同時
2.學會關愛,學會自強。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讀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感情,學會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困境快樂、健康地生活,學會關愛,學會自強。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現在最熱門的話題就要屬殘奧會了。殘奧會最打動你的是什么?(運動員們身殘志堅、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其實,不只運動員,生活中有很多殘疾朋友都非常堅強、樂觀,他們頑強地與命運抗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樣一個故事。(板書課題《成全一棵樹》)誰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生:幫助人,使達到目的。)你在生活中遇到過成全別人或被別人成全的事嗎?
2.看到題目,你想了解哪些內容?(誰成全了一棵樹?那是一棵怎么樣的樹?為什么要成全這棵樹?成全樹的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來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容易讀錯的字:拎līn 拎包 拎水 拎著 怔zhèng 怔住)
2.再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本文講的是一位母親在春天里將幾棵樹苗栽在門前,她那有腿殘疾的小兒子請求母親種下了一棵被丟棄、快枯萎的小樹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樹苗茁壯成長,母親也改變了想法,將兒子送到了學校。小樹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
3.默讀課文,理清敘述順序。
(孩子和小樹就是文章的線索。圍繞這一線索,作者先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母親種下了幾棵樹苗,腿有殘疾的孩子也種下了那顆最小的樹苗;再寫小樹苗在孩子的護理下比其他樹苗長得更茁壯,孩子也在母親的決定下上了學;最后寫孩子取得了成功回家探親,交代了小樹苗茁壯成長和孩子能夠成才的原因。)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默讀課文,思考:在這個感人的故事中,誰成全了誰?你從哪感受到的?為什么?畫出有關詞句,品一品,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2.全班交流
(1)孩子成全了小樹
“那樹苗是她丟棄的,又細又小,甚至還有一些枯萎”。“孩子舉著樹苗,滿眼都是渴求。”(樹是有生命的。孩子由小樹想到自己,自己就和這棵小樹一樣是不被人重視的,是不被人看好的,是被認為沒什么希望的。同病相憐讓這個孩子更加懂得珍惜生命,關愛生命。)
“孩子挖的坑比母親挖的要大、要深。”“孩子小心翼翼……給它澆水”“孩子經常給小樹澆水。”“上了學……水塘和樹之間。”“那樹長得高,長得快……撿牛糞喂它。”
(為了小樹成材,孩子精心照料著它。他精心侍弄小樹的同時,也是在悄悄實現著自己的一個心愿,他是通過自己的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成全著自己。)
文中“一拐一拐”多次出現,作者突出這一細節的用意是什么?(第一次交代殘疾體征,后幾次則顯示他的性格特征:身殘志堅,快樂陽光,樂觀自信,自強不息)
(2)母親成全了孩子
那孩子“一出生腿就殘疾了。”“母親望著孩子,猶豫了……“但看到孩子眼里那灼灼的目光,母親點點頭。”(母親分明從孩子身上看到了堅強不屈、看到了堅韌。)
“那棵樹能長大嗎?母親的目光是復雜的”(她為孩子的前途擔憂。)
(3)“這年冬天,母親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送她這個殘疾的孩子去讀書。”究竟是什么促使母親做出這項重大決定的呢?
①孩子自己為種那棵樹挖了一個又大又深的坑;
②孩子每天拎著水桶認真澆樹苗;
③孩子每天偷偷地給那棵樹喂牛糞。
(以上幾點都反映了孩子堅韌頑強的個性,隱喻著他在將來的日子里可能有的奮斗精神。孩子的堅持使快要枯萎的小樹趕上了原先很壯實的樹,身殘但志堅的兒子也一定如正常人一樣成功。她相信小樹能長大,自己的兒子也會成長。偉大的母愛!)
(4)你怎樣理解成全一顆樹?
一個孩子救活了一棵險些被丟棄的小樹苗,使之成長為一棵大樹。母愛讓一個可能處于社會邊緣的殘疾孩子,成長為一名成功人士。無論是孩子,還是母親,他們做了一件相同的事:成全了一棵樹,成全一個生命。
(5)感受著人物的情感,帶著自己的體會通讀全文 。
四、拓展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啟發?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學會,面對困境快樂、健康地生活,要學會關愛,學會自強。
以當前的殘奧會引入,能讓同學們感受到殘疾人身殘志堅的精神力量。
把握全文,理清順序,是高年級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
在交流中,感受孩子的頑強、堅韌,感受母愛的偉大。
學后受到啟發,在自己的生活中像那個孩子一樣堅強、樂觀,學會關愛,才是學習本課的意義。
【六年級《成全一棵樹》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立定跳遠的教學設計02-26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六年級下冊《能量的轉換》教學設計04-30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設計03-02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