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論語今讀感想的作文

論語今讀感想的作文

時間:2024-08-03 22:52:31

有關論語今讀感想的作文

有關論語今讀感想的作文

有關論語今讀感想的作文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問他的學生們:“如或知爾,則何以哉?”意思是,如果有人對你們有知遇之恩,你們將怎么做來報答他們。

  子路性急,他首先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這是何等宏大的目標!現今的老師如果知道自己的學生如此知恩圖報,理想遠大,一定會對其贊賞有加。孔子則不然,“夫子哂之”。孔子用一笑表達了他對子路的不滿。在后文孔子對曾皙講明了他笑的原因:“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孔子嫌子路在回答問題時不夠謙讓,不符合“禮”的要求。可是,在心中有了答案之后,為什么就不能慷慨陳詞說出一番豪言壯語呢?

  以我——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孔子這種對“禮”的要求可以說太僵化了。由于孔子的“笑”,接下來,曾皙、冉有、公西華的言辭都變得異常謙遜。公西華明明很有才華,卻只談自己要當一個穿著禮服的小相。孔子也知道公西華很有才華,為什么非要引導公西華說出使自己大材小用的話呢?如果這樣做僅僅是為了符合“禮”的要求,那么“禮”此時便不是一樣好東西了。無論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擁有豪情壯志總是值得鼓勵的,但孔子沒有,他只看到子路沒有遵守“禮”。孔子對“禮”僵化固執的追求,大大削弱了談話的主題。

  就我而言,我還是喜愛一節大家爭論得很激烈的課,這樣思想才能產生激烈碰撞,涌現出更多靈感的火花。孔子如此強調謙虛,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鉗制了他學生的思想呢?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重點在“爭”字,許多學說在競爭中發展完善。要想使自己的學說被君主采納,成為“顯學”,怎能不與其他學派的學者據理力爭?而這似乎又不夠謙讓,不合乎“禮”。但是孔子不也一直在堅定地宣傳自己的學說嗎?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同樣不能一味謙讓。比如在應聘過程中,我們若有好的想法或策劃,一定要敢于展示出來。倘若像孔子和其學生那樣刻板地“依禮而行”,你就會把機會白白地讓給別人。

  不知道我對《論語》的理解是否到位,但這只是我的觀點。觀點無所謂對錯。我不否認孔子是“萬世師表”,是“圣人”,但至少在我這個“今人”看來,這次“侍坐”中,孔子的言辭與表現著實有不妥之處。

  

【論語今讀感想的作文】相關文章:

讀論語后的感想07-13

讀《將軍和螞蟻》的感想06-30

讀《暴風驟雨》感想03-19

讀《讀懂幼兒的思維》的感想03-09

讀《半生為人》感想03-08

關于讀用思想點燃課堂的感想10-13

《論語》十則02-21

對區統考的感想作文07-13

讀《愛睡懶覺的種子》的感想(通用17篇)09-19

讀中華美德頌感想十篇07-13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性变态另类性高潮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国产 | 日韩精品自在线二区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放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