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教案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教案
教學內容:
學習《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國音樂的品種及其基本風格。
2、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3、教育學生應熱愛祖國大家庭,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美麗。
4、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4條。
教學重難點:
感受中國音樂的品種及其基本風格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首先我們來做一 個游戲:播放一 段“少數民族服飾展”片斷,請同學們搶答他們分別屬哪個少數民族?將學生說的各種答案總結歸納,并對積極舉手發言的同學以充分地肯定、鼓勵表揚。
二、引入新課:
1、由學生的回答引入:
師:我們的祖國是一 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那么誰知道三峽在哪兒呢?
2、 學生發言引入教學。
三、激情參與(視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輕聲哼唱:
注意:(1)強調正確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練習,較熟練后將速度還原。
(3)老師將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連音來彈奏,請學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時應把握好連音與休止符的細致要求。
(4)唱“啦”,演唱時注意聲音的彈性及氣息的支持。
四、學唱歌曲:
1、師:除了我們以前了解過的漢族歌舞音樂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少數民族歌舞音樂等待著我們去了解,那么首先我們就來完整欣賞一 首歌曲《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想不想聽老師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領唱、齊唱
(2) 歌曲的風格特點:少數民族音調
2、師:請同學們試著跟琴輕聲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裝飾音。
3、引導學生發現前面的發聲練習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結構。
4、教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一 歌
(1)完整視唱旋律。
(2)根據感覺分析的歌曲結構特點,分段學習此歌,特別注意B段襯詞的演唱。
(3)全體學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練以后,三段作對比,進行力度、表情、速度變化。讓學生感覺力度、表情、速度變化。對音樂表現的影響。
(6)通過學習《三峽的孩子愛三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5、進行法制教育教學。
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4條規定: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教案】相關文章:
《三峽》酈道元文言文鑒賞05-14
《媽媽的愛》教案03-19
關于我愛媽媽的活動教案03-20
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有規律事物的教案12-12
《我愛這土地》教案(通用11篇)10-09
主題活動《我們愛地球》教案(通用13篇)02-27
美麗公園人人愛中班社會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