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總結
福建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總結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莆田市湄洲島總體規劃
項目類型:風景園林
設計部門:園林所
獲獎情況:20XX年省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項目審核人:王建萍、李川
項目負責人:嚴世宏
參與人員:吳力立、黃萌、周愛蘭、張桂玲、高潔、吳荔珊、陳彪
項目簡要介紹:
一、項目規劃構思
湄洲島擁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三塊牌子,同時島上還有近4萬居民,因此在規劃過程中我們認為只有協調好旅游度假區、風景名勝區和村鎮建設區之間的關系,合理安排用地,保護好風景資源,湄洲島的發展才有希望。
在規劃中我們先依據風景資源的分布情況,確定島東南部風景資源集中地為嚴格保護的區域即風景名勝區的范圍;再將島內靠近風景區,景觀較好且適宜建設的區域,確定為國家旅游度假區的范圍;最后對島上居民較多的西北部村莊進行整合,明確村鎮建設區的范圍。
在湄洲島的規劃過程中,科學地協調保護和開發的關系是關鍵,因此規劃對省級風景名勝區的范圍做出調整,在不影響景源保護效果的前提下,根據風景資源分布情況,把風景名勝區范圍界定在湄洲島東部狹長的沿海地帶上,從而為旅游度假爭取盡可能多的開發用地,盡量減少不同性質用地之間的穿插及相關干擾。本次規劃還在積極開發度假旅游的同時,進一步弘揚媽祖文化,挖掘海島民谷內涵,通過增設與媽祖文化相關的各類文化旅游設施,嚴格保護原有祖廟及分布于各區的小媽祖廟,保護和改造傳統村落,營造濃郁的海島民俗宗教氛圍。
二、創新與特色
1、規劃中具了“開發時機,入島交通,島上人口,風景區范圍”四大專題研究報告,為科學規劃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湄洲島在保護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疑點問題解出了科學的回答。
2、經濟學、生態學、統計學等學科研究方法的人量引用,使本規劃走出了單純研究空間規劃的套路,對表面現象的深層與研究,大量量化型科學推導為規劃決策提供了充分依據。
3、避免簡單化,一刀切的規劃方式,把保護島上原居民利益和開發建設湄洲島的美好到時候相結合,深入民間,到一線走訪調查研究,掌握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了解了其百姓的真實想法,充分考慮他們的權力,以人勝化的規劃,促成實施建設中居民自覺自愿地配合支持,避免官民利益對立現象出現,充分考慮規劃的可實施性。
4、抓住重點、大膽質疑、大膽突破,對原已批復的省級風景名勝區范圍在科學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合格調整,使資源保護工作的重點更為突出,同時又為島上的建設發展留出了寶貴的用地。
5、針對湄洲島獨特的區位及資源特點,為湄洲島特定了特色的規劃布局,其中包括有特色的島上對內對外交通方式,風景名勝區,國家旅游度假區,島上城鎮三位一體,又各自獨立的空間布局形式;針對湄洲島以旅游為支柱的產業的特點,在規劃中增加了旅游資源評價與分析,分級保護規劃,旅游服務設施及瀏覽規劃,岸線及海域利用規劃等特定章節。
三、項目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及實施效果:
風景名勝區:沿湄洲島東南部的海岸連續分布,形成帶狀空間,包括東部沿海大小沙灘和周圍景觀較好的島嶼,規劃陸域面積約5.51平方公里;旅游度假區:旅游度假區位于風景名勝區西側,集中了各種旅游度假設施和服務設施,旅游度假區由三大組團組成,即祖廟綜合區、中部度假組團、南部度假組團。規劃總面積約2.64平方公里;村鎮建設區:位于湄洲島的西部,分為北部生產生活片區、中部生產生活片區以及南部生產生活片區。城鎮建設區的規劃面積約549.4平方公里。
實施效果:目前湄洲島近期第一階段的建設已經實施,規劃的北環路開始建設;纜車項目也成功招投標,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國家旅游度假區和風景名勝區劃清界線,侵占公共沙灘和破壞風景資源的現象將不再出現,村莊建設用地得到整合,全島的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工作也已經全面開展,本次規劃對城市管理部門對湄洲島實施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福建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總結】相關文章:
福建省實施河長制工作報告參考03-19
最流行的平面設計方法總結11-22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課程設計總結范文(通用11篇)12-16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
《字的創意設計》的教學設計03-02
最新的行政工作總結范文設計03-20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