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呼喚的教學設計
綠色呼喚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樹的外形結構及其特征,并能用流暢的線條勾畫樹的特征和動勢,層次要分明。
2、初步了解一點調色知識,能適當地掌握色彩運用的方法,表現出樹的色彩美。
教學重點:了解樹的外形結構及其特征,能用流暢的線條勾畫樹的特征和動勢,層次要分明。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一點調色知識,能適當地掌握色彩運用的方法,表現出樹的色彩美。
用具準備:繪畫鉛筆、白紙或速寫本、課本、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受
1.欣賞課件圖片:四季的樹木實景,體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2.欣賞課件圖片:樹木的色彩畫,說說色彩畫與攝
二、整體感知,了解畫法
1.觀察課件圖片:自然界的樹。思考如何用色彩進行表現
2.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整體感知用色彩畫風景的表現方法
3.師生歸納方法步驟:
第一步用線條畫樹:先畫近處的樹,再畫遠處的樹;先畫樹干,再畫主枝,最后畫樹葉。第二步用淡彩著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變化。
4.觀察課件圖片(結合教材圖例),了解幾種不同的構圖方式和色彩表現方法
(1)先用色涂染后再適當勾畫幾筆線條來表現樹林。
(2)樹木局部的表現:前后層次在形的處理上主要表現為主次關系和空間大小關系,在色彩的處理上主要為色彩的深淺關系。
三、局部演示,嘗試練習
1.教師演示樹干的線描畫法
2.教師演示樹葉的線描畫法
(1)三種常見的葉叢畫法演示
(2)注意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出不同樹葉的特征
3.學生嘗試在教材范例圖上進行添畫練習
4.仔細觀察教材色彩圖片,思考下列問題:
(1)紅色為什么會有深淺變化?
(2)綠色是直接畫上去的嗎?
(3)兩色間的邊緣線為什么這么清晰?
5.學生嘗試進行調色練習,同桌或小組討論以上問題。
6.師生合作驗證討論結果:
(1)紅色顏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產生了濃淡深淺變化。
(2)黃色與藍色相互滲透出現了綠色。
(3)兩色相接部位運用了干畫法,學生說原因,教師重點用色彩演示幾種不同的調色方法。
引導學生感受色彩的干、濕、濃、淡以及自然滲透產生的不同效果
7.指出調色注意事項:
(1)顏色不宜調得太均勻,避免色彩呆板
(2)水分控制適當
(3)防止把色彩畫得太臟
四、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用線勾畫一片樹林,再涂上較淡薄的顏色,體現對自然的感受。
2.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業展評
作業展評,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圍繞主題構思設計制作一張精美的小樹領養卡片,適當了解一棵樹的生活習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簡單介紹。
2、以領養小樹的實際行動體現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構思設計制作一張精美的小樹領養卡片
教學難點:了解一棵樹的生活習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簡單介紹。
用具準備:繪畫鉛筆、白紙或色卡紙、課本、彩筆、剪刀、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受
1.欣賞課本圖片
二、了解畫法
1、師生歸納方法步驟:
2、了解幾種不同的構圖方式和色彩表現方法
三、嘗試制作
構思設計外形、寫上美術字,涂色完成。
四、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制作一張小樹領養卡,并在卡的正面寫上樹的名稱、生活習性。
2.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業展評、小結
作業展評,比比誰的設計獨特,造型可愛、美觀。教育學生愛護樹木。
【綠色呼喚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