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農的報告
學生學農的報告
篇一:學農小結
這個星期,我校全體高二學生在崇明前進遠卓教育基地開展了為期七天的學農社會實踐活動。
這七天,我們不但從平時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調整了出來,放松了身心,而且我們還學習了農業基本知識,體驗了農村生活,感受到了農村新變化,形成了正確的勞動觀念及吃苦耐勞的品質,養成了積極勞動的態度及良好的勞動習慣,樹立了為社會服務的意識。
相對于我們平時安逸的生活而言,學農的條件是艱苦的,同時也考驗了我們的自理、自律、自立能力。內務整理是這次學農中的重要科目,都說學農是軍訓的延續,這就要求我們做到軍人那樣的內務標準。在前幾天的內務檢查中,我班寢室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細節問題導致扣分。經過大家對問題的思考和反省,在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寢室終于獲得了滿分的好成績,這是所有同學努力的結果。
清晨一班的所有同學都以蓬勃的朝氣迎接每一天。時間觀念強,紀律嚴明,我們被授予了“早訓單項先進集體”。在獲得榮譽的同時,我們的自理、自律、自立能力都提高了不少,為今后獨自踏上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農還是我們展現青春活力和風采的燦爛舞臺。學農期間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我們班男生少,女生多,但我們并沒有因此怨天尤人。男生們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臟活累活搶著干,女生們也不甘示弱,力氣稍大的女生加入了男生行列犁地。剩下的女生也都各司其職,有的鋤草,有的敲碎土塊。隨后的幾天,由于天氣原因,改為撥黃豆、挑黃豆,所有人積極參與。最后,我班的勞動受到了教官和老師們的一致贊揚。晚上,大家參加了“國學達人”初賽和賽詩會,并學會感恩,報答父母,觀看《百團大戰》電影。這些讓我們學會了合作,懂得了團結,提高了集體榮譽感,將青春的躍動,智慧和感恩的結晶融入了學農活動,融化在了一班這個整體中。
學農,提高了我們的能力,樹立了我們熱愛勞動的觀念,收獲了屬于我們一班人的美好回憶。我們不會忘記這次學農,不會忘記學農給我們留下的,因為它是高中生涯中最絢爛的篇章!
高二(1)班
蘇雪帆
篇二:學農調查報告
學農調查報告——五四農場周邊居民出行狀況分析
一、 五四農場概況 五四農場創建于1954年,曾名奉賢農場、國營奉賢機械農場、海濱農場,是上海市建立起的國營農場,位于奉賢區東南的杭州灣畔,東與蘆潮港農場接壤,南臨杭州灣,西與奉城鄉、燎原農場相連,北與平安鄉相依。1963年10月,上海市農墾局正式決定,以創建年份命名“五四農場”。五四農場經過五次圍墾擴場,多次劃并,目前東西長8.4里,南北寬3.2公里,總面積為28.15平方公里,可耕地17792.4畝。農場距縣城(南橋鎮)36.1公里,市區66公里。
二、 問題的來源
在學農期間,筆者跟隨學?疾炝宋逅霓r場內的三團港村和海城小區,對于當地居民的出行狀況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居民們大多感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行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同時也承認如今的出行狀況依然有許多方面需要得到提升。筆者希望通過本報告,對五四農場周邊居民出行狀況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思路。
三、 調查方式
筆者及其小隊主要通過居民走訪及外出考察的方式,了解當地的出行狀況。
四、 調查結果
1. 五四社區(海城小區等)
五四社區居民的出行方式較為多樣化:短程以電瓶車為主,長途以公交車為主。在出行目的方面,短程主要是日常生活所需;而長途主要為上班、購物、走親訪友等。 筆者發現這其中主要的問題為上下班及購物不方便,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i. 五四社區位于上海遠郊,配套的基礎設施較為缺乏,導致大型的購物需要到奉城鎮等地,形成了不便;
ii. 雖然五四社區周邊基本為農業用地,當居住在其中的大多為非農業人口,所以上班需要到數公里之外的工廠,非常費時、費力。
2. 三團港村
三團港村居民的出行方式較為單一,基本以電瓶車為主,少數情況下會乘坐公交車。在出行目的方面,主要是日常生活所需。筆者發現當地居民對交通設施的需求遠不如五四社區,究其原因,是源于當地居民基本為農業人口,不存在上下班問題,購物的頻率也不高,出行范圍基本局限于本村之內。
五、 改進措施
目前該地區已有的公交線路有海灣3路、江五線、西五線(b線)、龍平蘆專線,以及位于奉城鎮的某大賣場的免費接駁車。各路公交車的途徑站點如下: 海灣3路:五四社區、五四醫院、興隆村、三團港(招呼站)、健身中心 江五線:五四社區、五四場部、五四醫院
西五線:五四場部、五四車站(招呼站)、五四老場部
西五線b線:五四場部、五四車站(招呼站)、五四醫院
龍平蘆專線:五四社區
通過分析上述線路,筆者發現,目前的線路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i. 線路上站點過多,前往市區耗時較長,不利于當地居民前往;
ii. 班次較少,營運時間不長,難以真正惠及當地居民;
對此,筆者提出如下改進措施:
i. 增加郊區快線,縮短前往市區的時間;
ii. 對海灣3路、西五線等奉賢區內的線路可加開區間車,提高周轉率; iii. 可考慮設立短駁線,接駁軌道交通16號線。
六、 總結
盡管近年來城郊的交通狀況已經得到了顯著地改善,但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不過筆者相信隨著上海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必將會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備的城郊交通系統,為當地居民的出行帶來更大的便利。
篇三:20xx年學生下鄉學農小結
為期五天的學農生活如白駒過隙般從指縫間溜走,回首過去的五天酸甜苦辣樣樣都有。但它也同樣是充滿意義的,在以后的生活中,這五天的學農生活將永遠成為我腦海里最最深刻的一道印痕,我將永遠記住這段難忘的集體生活,永遠記住這讓我學到了那么多東西的日子。
還記得初到長興島的我們看到片片橘林顯得格外的興奮,聽完基地師傅的指導,我們分工合作,拿起剪刀走進橘林開始了摘橘子。開始,我們面對這些橘子顯得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該剪哪個是好,后來我們發現,摘橘子可真是個技術活,不能剪枝剪葉,要一刀剪下,不要二次返工,既節省時間又能保證質量。在勞動中,我們也深刻體會到團結的重要,我們有人搬箱,有人摘橘,有人修剪,大家分工合作,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完成采橘任務。
當然學農的生活并不是只有摘橘子這一個單調活動,依然是學農的第三天的晚上,依然有同學過生日,我知道這是老師們來之前就策劃好的,為的是給過生日的同學一個驚喜。雖然這次不是我,但是我還是想起了一年多前,在崇明學農的那個夜晚,天空中群星閃耀,灑下細密的溫暖,整片天空都充斥這明黃色的擁擠的幸福,一群少男少女們一起圍坐在路燈下和我一起慶祝十七歲。時光荏苒,轉眼間已經一年有余了,如今在長興島學農的我也已年過十八,但是這樣的溫暖卻再次因觸景而在心中燃燒,也許這樣的夜晚之于我只有一次。
【學生學農的報告】相關文章: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