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牧示范園建設項目可研報告
生態農牧示范園建設項目可研報告
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將秉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利益與環保并重,走綠色、生態、環保、節能、無污染之路。按“適度規模、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進行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力圖既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又能極大的促進當地地方農業經濟發展,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擬建設中的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將以生豬養殖與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種植相結合,建設年出欄無公害生豬一萬頭規模的生態養殖場,園區將充分吸收當地農戶參與豬場建設、飼養和種植,促進就業,以經濟利益帶動當地農戶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帶動園區周邊農村經濟發展;將充分考慮環保因素,通過周密規劃,采用最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將影響環境的因素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
按照產業培植與環境保護同步發展、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的發展思路。為進一步增強園區發展后勁,園區實行種養結合的開發模式,科學實施“沼氣生態工程”,加大對“豬-沼-果”、“豬-沼-菜”、“豬-沼-花卉苗木”循環農業建設,使園區的物質、能量、生態良性循環,成為我省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循環農業的示范。
1.1項目名稱:生態循環農牧示范園建設項目
1.2項目建設單位:浙江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1.3項目建設地點:縣鎮
1.4項目建設年限:一期建設:2014年
1.5項目建設規模: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建設項目占地538畝,建設萬頭生態生豬養殖場;新建觀光果園45畝;新建生態農業觀光園180畝;配套建設集科研、教學、技術交流:農民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基地;農家樂在內的休閑山莊,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占林地100余畝。
1.6主要技術指標:生豬年出欄4萬頭;引進生豬品種3個,生豬排泄物無害化處理;引進優質水果品種5個,水果種植面積200畝;引進優質蔬菜新品種20個,花卉苗木優良新品種12個,篩選3-5個品種為園區主栽品種,蔬菜栽培面積70畝,花卉苗木栽培面積80畝,其中東南沿海型5連棟塑料溫室4座(合計面積6400平方米),大跨度提高型單棟大棚50棟合計面積l6000平方米);新建水庫容量為5.6萬方;建設標準豬舍及配套管理用房38000余平方米;生活、管理培訓)、科研、教學樓6000余平方米。
1.7主要建設內容:建設標準豬舍及配套管理用房38000余平方米,生活、科研、教學、培訓樓6000余平方米:加固擴容山塘水庫兩座;新建生豬排泄物無害化處理工程;修建道路1.6千米;新建橫跨45米、寬8.5米的橋梁1座;新架1.6千米高壓線及上25OKVA變壓器l
座;打深水井2個,建蓄水200立方水塔1個;新建果園45畝;新建蔬菜花卉基地、生態農業觀光園180畝。
1.8園區功能分區與布局=園區分生豬生態養殖區、觀光果園區、生態農業觀光區、水產與科研教學、管理(培訓)、生活區。
1.9投資估算:本項目總投資為5000萬元,其中:生豬生態養殖區3500萬元、生態農業示范區699.8萬元、觀光果園區50萬元、科研、教學、培訓基地3SO萬元。流動資金500萬元。請求上級給予 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該資金主要用于基地無污化處理工程、良種引進。 2.0資金來源:自籌1700萬元,爭取政府支持300萬元,銀行貸款3000萬元。
2.1效益分析
2.1.1直接經濟效益=年可獲直接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
2.2.2社會效益,穩定肉類市場,滿足人民肉類消費的需要;向社會提供優質安全的水果、蔬菜等農產品;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1.3生態效益:實行標準化生態養殖,改善生豬飼養環境和人居生態環境,園區實行種養結合,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效益,而且促進物質、生態的良性循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我省農業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循環農業的示范, 2.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2.3結論
初步分析表明,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建設符合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有重要意義,項目建設目標明確、方案正確、技術可行、投資合理,能夠自我實現良性運轉,項目建設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生態農牧示范園建設項目可研報告】相關文章:
可研報告所需資料02-15
敬老院建設項目的可行性報告02-22
天可度的翻譯09-25
德研員個人工作總結范文03-19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蘇軾01-05
《生態系統的組成》教案(精選13篇)01-16
生態農莊游玩感想作文(通用42篇)04-04
清稅報告和清算報告模板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