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改善專案報告

改善專案報告

時間:2024-09-29 08:40:35

改善專案報告兩篇

改善專案報告兩篇

改善專案報告兩篇

  篇一:IE專案改善報告

  P:計劃

  (一)制定改善計劃

  2009年1月P公司派訓的L工程師結訓回到企業后,立即深入現場進行問題調研,再結合參訓前收集的現場管理問題點,然后召集改善工作籌組會議決定IE改善工作小組由工藝部工程師、生產副總、車間主管、品檢工程師等8位成員共同組成,并由工藝部L工程師擔任IE改善工作小組組長,制定出每位小組成員的工作職責及IE改善小組的工作計劃。IE改善小組將IE改善工作主題聚焦于車間制程的改善及標準化。

  (二)設定改善目標

  兩周后,改善小組就改善主題對P公司的生產流程及產品的現況展開討論,發現車間生產效率僅有61%,改善小組隨即運用SMART原則來進行改善目標設定,并將改善目標設定為:

  1.從簡化生產流程設計上入手,運用作業程序(流程)分析手法來降低產品加工成本,在現有成本基礎上降低15%。

  2.透過生產線工站重新部置及人員編成,運用IE手法使生產線平衡,并提高裝配效率,在現有的基礎提升55%。

  3.改善時間為五個月(2009年1月2009年5月)

  改善目標確定下來,改善小組立即將主題及目標進行分解成小項目,由改善小組成員分別負責各個小項目,進行團隊合作。并定每兩周召開一次改善小組會議,共同探討實現目標的方法。

  D:執行

  (一)執行改善對策

  2009年1月下旬改善小組召開二次改善小組會議,共同探討改善對策。決議改善初期先設計幾組新規格的模具投入生產流程中進行改善對策的嘗試。于2009年2月上旬模具完成制作及驗模后,隨即將此模具投入生產流程開始進行小批量試產。而在其試產過程中,肯定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存在,到

  時改善小組成員需到現場進行跟蹤討論發現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C:檢查

  (一)改善對策執行結果驗證

  2009年2月中旬改善小組召開第三次改善小組會議,共同對改善對策的初期執行結果進行驗證。發現生產效率提高了,人力需求降低了2/3,表示此改善對策是可行的。但以僅運用此改善對策的情況來看,要達成改善計劃所設定的目標,仍然有許多的問題要解決。

  A:整理及行動

  (一)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整理

  于第三次改善小組會議中,發現若要達成改善計劃所設定的目標,仍然有許多的問題要解決。而整理出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目前公司模具的數量不能滿足批量生產的要求。

  2.以目前工作流程來看,每個工站的工序煩瑣,造成很大的工作量并產生了很多的原物料浪費

  最終經由改善小組共同討論后,產生了下述幾項階段性的改善做法

  1.增加模具的數量并設計新規格的模具

  2.運用新設計的模具簡化工序

  3.簡化工序后,變更生產流程

  整套階段性的改善做法預定于2009年4月下旬完成

  在制定出篩選后的對策實施方案后,進入下一個PDCA。

  改善工作最終驗證

  在歷經兩個月的不斷的改善及檢討后,改善小組于2009年4月底召開會議進行改善工作期限內最后一次檢討會議

  會議上改善小組針對改善活動的結果提出報告

  1.產品生產車間效率提高7.8%

  2.產品加工車間效率提高165.5%

  在生產改善之后,開始進行生產線站點及人員配置的平衡工作

  1.改善后標準工時測算

  2.根據測算出之標準工時,進行進行生產線站點及人員配置的平衡

  3.生產線站點及人員配置的平衡后,測算出生產線平衡率及生產節拍

  4.改善后的產品成本及裝配效率的測算

  以上工作于2009年5月下旬前完成

  改善工作總結

  經過了五個月的努力,改善項目做了那些改進,產生了那些成果,改善小組做了統計,結果如下: 項目改進:

  1.針對模具做了改善,制作了專用模具

  2.簡化了生產流程及生產工序

  3.改善后,進行了生產線站點平衡布置及人員平衡配置

  改善結果:

  工作方法標準化

  由上述的改善結果看來,改善的目標基本達成,尤其在裝配效率的提高上,遠遠超出了改善的原定目標140%,而降低生產成本的目標達成率為84%。

  改善活動至此完成階段性任務后,將改善中所使用的工作方法編制成作業指導書,予以規范化,并形成公司工作的作業標準,做為日后持續改善的依據。

  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后,改善小組一致決定,將依照此次改善工作的模式及方法,不斷的繼續優化公司其他產品,持續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

  IE改善活動,讓P公司的“IE改善小組”成員切身體驗到“IE—用最少的投入達到最大效益”的功能。在收獲改善成果同時,IE改善小組也獲得了P 公司高層的贊許,而L工程師也通過了福友企管對IE改善活動的嚴格審核,取得了“福友IE工程師資格證”。為第一階段IE改善畫上完美句點。

  【企管建議】

  1. 企業派遣員工接受培訓,盡量派兩人以上為宜,以便于回廠后以團隊方式(專案團隊)推動管

  理提升及生產改善工作;

  2. 高階主管應重視,學員回廠后,應組成專案小組進行管理推動,并提出推動(改善)計劃;

  3. 推動(改善)成果應及時獎賞(獎金、晉升);

  4. 上三項配合工作可以創造投資回報(企業及個人雙贏)并降低人員流動;

  5. 人才投資是投資報酬率最有價值的工作。

  篇二:模版——專案改善項目總結報告書

  護理專案改善總結報告書

  題目:降低外周靜脈留置針堵管率

  XXXX項目組/(XXXX科)

  一、活動起止時間:

  二、參與人員:

  三、內容:

  (一) 摘要:

  摘要的書寫必須簡潔、扼要、書寫流暢,且能涵蓋全文內容,字數于300字內。

  (二)前言:

  前言的書寫,必須要說明執行護理專案改善的動機、重要性、必需性

  及專屬性,通常會以較大的論點著眼,再一步一步的縮小范圍,進入中心主題,以邏輯思考的路線,逐步切入主題核心。

  前言的書寫,多以問題的發生為高頻率、高危險性及高成本,護理人員應用此方向引導,去闡述項目的重要性。

  (三)現況分析

  現況分析可以經由數據的收集統整,以統計圖或表來呈現問題的嚴重性,一般較常使用為柏拉圖、查檢表、直方圖、散布圖與管制圖等。除了使用圖表方式呈現之外,亦可以使用調查、報表、文字敘述,甚至在現況分析中,亦會使用現行的作業方式呈現,不論以何種方式呈現,必須有效的評估問題方法。

  (四)問題確立:

  問題范圍是真正需要以項目方式來解決,問題必須明確且與主題相關。用去蕪存菁的方法,依問題對病人的重要性排列其優先級,問題的重要性次序排列好之后,要考慮項目之可行性。所以必須從眾多問題中確立出所要探討的問題,經由收集獲得許多資料后用特性要因圖(魚骨圖)做分析:魚頭部份即問題(特性),魚骨部份即各項要因,可用人、事、物、方法、錢等分類,亦可用人、事、物、時、地等分類,每一條魚骨即其要因(小刺)。將問題分析統計后,依其發生率的多少,畫出直方圖,稱為柏拉圖的ABC法。問題須經過科學的、邏輯的思考分析,敘述問題應簡潔有力,重點之處讓人一目了然。

  (五)目的:

  當問題確立之后目的的撰寫,必須明確、具體、簡潔、適切合理與前言及問題相呼應,目的可以用短程、中程、長程來訂,短程目標須具體可行且可測量,必須要有具體的數據,不能只憑個人經驗,訂定短程目的有如質量管理概念中所謂的在書寫目的時。必須注意以下六點(1)必須與問題相呼應;(2)合理的;(3)具有時效性,有工作計劃的起始與終止時間;(4)可以測量的;(5)是執行小組組員的共同決定,及(6)項目的目的是可行的。

  (六)文獻查證:

  必須要文獻整理有系統、有組織、有條理及有相關性,文獻內容與項

  目主題具一致性,且足夠涵概整個主題,根據所確立的問題,查證與主題有關之文獻,應包括近期中英文文獻,最好在五年以內,而且盡量使用第一手數據,文獻查證是形成概念架構的基礎。

  (七)解決辦法:

  根據所探討問題之目的,擬定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必須包括下列幾個步驟:

  1. 擬定數據收集的方法,包括問卷、會談、觀察、內容分析等。因此在書寫項目時,必須要說明以何種方法收集數據,以及為什么選此方式。

  2.資料收集及分析:此時必須說明測量工具之效度及信度,資料分析之結論,因為這是改善措施的重要依據。項目與研究的不同之處,是對信度與效度的詮釋;項目之測量工具選擇強調正確、功能良好與可信的工具;監測工具之選用需要考慮其是針對自我的項目所設計的,設計需要臨床專家參與。整體而言,項目的信度與效度是強調正確性、實用性、時效性與可行性。

  3.分析各種替代方案:可應用各種腦力激蕩術,列出各種可能替代的方案,再依其可行性、費用、安全性、工作者的動機、時效性、有效性、人力等因素,逐一分析,以決定最適當的方案。一般分析方法很多,常用有決策矩陣分析,所謂決策矩陣分析就是將各種可能替代方案列出,再以幾項重要因素作分析,最后找出最接近理想值的方案,列為第一優先(表一實例)。

  4.最后詳細說明決定的改善方案:項目進行為一團隊的工作,其可行的解決方案應是團隊的決定。討論解決方法應考慮人、成本、設備、技術、信息、測量工具及可用資源等因素。進行決策時可采用問題解決法則,目前最受歡迎的是PDCA的模式。無論采用任何解決方法,專家的建議是在執行前先測試一下解決方法的可行性。

  (八)執行計劃與過程

  訂活動計劃時,可采用1H5W執行,即要計劃怎樣做(How)?做那些事(What)?何時做,建立時間表(When)?在那里做(Where)?由誰做(Who)?計劃必須周詳,利用甘特圖及進度控制表呈現執行方案每一步驟與其花費的時間,而且嚴格管控每個步驟。

  (九)成效與成果評值

  針對所設定的閾值進行評值工作,計劃改善前、后所收集數據之比較,其分析范圍包括時間、成本、成果與效率的比較評價。對成效與成果的標準化及推廣進行總結,通過PDCA循環展示我們的持續質量改進。

【改善專案報告】相關文章:

esd專案報告書范文02-16

員工離職率改善報告12-27

清稅報告和清算報告模板02-15

empb報告02-16

報告格式要求04-04

心理報告格式06-01

solidworks報告精選范文02-16

關于報告的格式02-24

支教的實踐報告03-19

實踐報告的開頭03-19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本香蕉91视频 | 五月婷婷国产在线 | 伊人大杳蕉久久综合 | 久久精品日韩AV一二区 |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 色多多99在线热播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