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工作報告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工作報告

時間:2024-03-19 14:58:35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工作報告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工作報告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同志們: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華北電力大學第六屆第五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大會的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年學校工作,分析當前的形勢和任務,明確**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凝心聚力、銳意改革、真抓實干、實現突破,全面開創“雙一流”建設新局面。

  下面,我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

  一、**年主要工作回顧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密圍繞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題,加強從黨委中心組到中層干部、教職員工的理論學習和宣傳教育,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到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從嚴管理的延伸和拓展;扎實開展“學黨規黨章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有效結合學校多年開展的“一個支部一個目標,一個黨員一個任務”活動,形成貫穿“黨委目標、院系級黨組織目標、黨支部目標、黨員任務”的目標任務體系,把“學黨規黨章做合格黨員”落到實處。加強班子建設,配合教育部黨組順利完成校行政領導班子換屆與校黨委班子成員調整,啟動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換屆調整;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肅黨紀黨規,開展校內巡察,組織完成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和專項工作財務審計。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直屬黨委(黨總支、黨支部)黨建述職工作;加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品牌創建活動,“成長1+1”項目榮獲第四屆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獎一等獎。

  (二)編制完成并啟動實施“十三五”發展規劃經過歷時近兩年的深入研討、廣泛調研、分析論證、征求意見等起草過程及學校教代會討論通過、黨委常委會會議審查核定、教育部批復備案等程序,《華北電力大學“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并啟動實施。《規劃》以一流學科為統領,以創新發展為主線,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師資建設為抓手,以綜合改革為保障,涵蓋學校總體規劃、專題規劃、專項規劃和學院規劃(1+1+6+X)四個組成部分,確定了學校“十三五”期間建設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是學校“十三五”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對于學校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深化改革、任務驅動、加快推動“雙一流”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三)開展多維度學科評價工作緊密圍繞“雙一流”建設工作目標,組織全校22個一級學科參加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與愛思唯爾公司合作進行優勢學科評估:我校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發文量排名全球第1位,被引次數排名全球第4位;電氣工程學科發文量排名全球第19位,被引次數排名全球第46位。此外,在U。S。NEWS**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中,我校工程學位列世界第114名、中國大陸高校第20名;在ARWU**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中,我校能源科學與工程、電氣與電子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4個學科進入全球前300名,其中能源科學與工程學科位列全球第42位、國內第8位。

  (四)人才隊伍建設扎實推進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崔翔榮獲“首都勞動獎章”;王祥科入選2015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并第三次入選工程學、環境與生態學兩個領域全球**年“高被引科學家”;引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名。獲評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中國大學MOOC2014—2015優秀教師”1人;1名教師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1名教師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1名教師入選“香江學者計劃”,3名教師獲得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學校選派30多名青年教師出國研修;校內7名博士后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

  (五)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加強人才培養模式頂層設計,全面修訂、實施全日制研究生培養方案;深化專業和課程內涵建設,12個專業實施中央教育教學專業綜合改革,4門課程完成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2門課程上線“中國大學MOOC”平臺,“MOOC輔導員課程”入選教育部精品項目;新增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成功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及河北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高校”。

  教育教學與創新人才培養成效顯著。9項成果獲河北省教育教學成果獎,其中獲一等獎2項;21個項目獲省部級教改立項,出版教材29部。學生在科學研究、創新創業、社會實踐以及體育文化各級各類賽事中成績突出:學生全年累計獲得各類國際、國家級學科競賽獎448項,承擔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40個;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河北省眾創空間1個;首次獲批“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和“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大學生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在各級各類賽事中均獲優異成績。3個團支部入選全國“活力團支部”,創新電1501班榮獲北京市“十佳示范班集體”。

  (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顯著增強,科技成果實現新突破,科研經費合同額首次突破6億元。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課題3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科基金74項。作為牽頭單位,首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項目和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榮獲各類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9項,其中作為參與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4項(其中作為牽頭單位3項),中國電力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授權專利861項,其中發明專利409項;學術論文實現量與質的同步增長,科技論文、論文被引用次在全國高校排名位居前列,1篇論文榮獲2015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科研平臺建設穩步推進,新增省部級科研平臺2個;順利通過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三級保密資質復審。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中國留學回國人員實習基地”及河北省“雙創基地”。

  (七)對外合作交流進一步拓展成立對外聯絡與合作部,統籌規劃、協調、運作對外合作資源,不斷拓展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的深度與廣度。與張家口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華北電力大學張家口科教園區”;穩步推進與地方政府的合作項目。深化與能源電力企業合作,再次當選中電聯副理事長單位;與中國國電集團共建“智能發電協同創新中心”;同國網甘肅電力、天津電力和內蒙古電力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拓展對外合作領域,創新基金開源渠道和服務模式。

  國際合作與交流規模進一步擴大。留學生規模及教師、學生出國交流學習人數均創歷史新高:**年留學生招生262人,比上年增長46%,學歷生占比61%;教師出國交流訪問達243人次,比上年增長30%;學生參加國際化學習和交流學生總人數達468人,比上年增長近20%;境外攻讀碩博學位的學生達283人。學校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商務和科技援外項目,獲得首批“一帶一路”專項留學生獎學金,與境外多所高校簽署合作協議15項;與蒙古科技大學聯合成立中蒙可再生能源創新中心;承辦北京高科大學聯盟和波蘭技術大學校長聯席會議校長論壇;主辦**上海合作組織大學能源會議,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大學能源智庫”。

  (八)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持續加強加強條件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建設與高水平大學發展相適應的后勤服務保障體系。規范和加強財務管理,確保財務安全平穩運行,財務狀況良好;加強招標管理與資產管理,完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平臺,提高資產使用效益;加強產業規范化管理,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經營性資產的保值增值;扎實推進校園規劃與建設,主樓A、G座、后勤服務樓主體竣工。成立網絡與信息化辦公室,統籌規劃、總體協調大學信息化建設工作,持續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大安全”管控體系漸趨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體系鞏固加強,校園安全穩定和保衛工作扎實開展,為學校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附屬學校、醫療服務、圖書文獻、檔案工作等各項工作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同志們,過去的一年里,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全校師生員工團結奉獻、努力拼博,在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的事業中創造了優良業績,做出了重要貢獻。一年來的工作扎實推進,一年來的成績有目共睹。在此,我代表學校黨委和行政領導班子向全校師生員工致以誠摯的感謝,特別向以劉吉臻老校長為代表的上一屆行政班子成員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從嚴治黨努力開創“雙一流”建設新局面

  (一)深刻領會“雙一流”建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回答了“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以及“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這兩個根本性問題,對高等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目標和要求。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國家重點建設高校,我們理應響應國家戰略要求、勇于承擔時代重任,積極加入到國家“雙一流”建設的行列中來。

  華北電力大學迄今已走過了將近一個甲子的光輝歷程。近六十年風雨滄桑路,正是建設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國際化高水平大學的辦學目標,激勵著幾代華電人矢志不渝地為之奮斗,推動著學校事業不斷前進、走向輝煌。學校以能源電力學科為核心,建設了響應國家能源革命重大需求的“大電力”學科體系,形成了與行業緊密依托、共同發展的特色辦學體制,這些都是我們在辦學中所擁有的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同時,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和積淀,學校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就,具備了繼續發展和向高位進一步提升的實力和基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下一個甲子年學校將如何發展?這是擺在學校每一個人面前的重大問題。“雙一流”建設適時為我們提出了新時期的戰略目標。這個目標是學校回應歷史、把握當前以及展望未來的必然選擇。

  (二)充分認識“雙一流”建設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目前,“雙一流”建設目標正在高等教育領域掀起一個新的高潮,引發起改變現有高校格局的新一輪激烈競爭,這是一個以學科建設為核心的高等學校綜合辦學實力的全面較量和比拼。對于華電來說,“雙一流”建設既是重大機遇,更是嚴峻挑戰,必須充分認識它的緊迫性和艱巨性,作好準備打一場艱苦卓絕的硬仗。

  從學校自身來看,我們的綜合辦學實力還不夠強,在某些方面尚有薄弱的環節和明顯的短板。學校優勢學科較少,尤其缺少頂尖學科,創新人才培養的理念、機制、質量和水平尚有待進一步提升,承擔重大項目、產出重大成果的能力仍然不夠突出,學術大師和優秀人才的數量偏少,學校的管理體制和機制還不能滿足高水平大學進一步發展的要求等。這些都是我們建設“雙一流”必須正視、改革和突破的問題。

  從外部環境來看,形勢更是不容樂觀。在學科設置方面,學校的電、動等優勢學科在國內著名高校中布局十分普遍;隨著能源、環境問題在全球領域形成高度關注點,目前還有更多院校特別是綜合性院校進軍能源電力領域;不少發達地區以雄厚的實力和各種有力的政策、資源支持地方高校沖擊一流學科,形成了日趨復雜、激烈和艱難的競爭格局。

  形勢異常嚴峻,使命不容后退。我們必須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的危機意識和緊迫意識,樹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的信念和精神,付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巨大的艱辛和努力,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只爭朝夕的干勁,迎接這一重大機遇,承擔這一歷史重任,敢于擔當,勇于爭先,鼓足干勁,奮力拼博,堅決打贏“雙一流”建設攻堅戰!

  (三)全面把握國家“雙一流”建設的內涵與要求日前,國家發布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雙一流”建設的原則、遴選條件、遴選程序、支持方式、管理辦法等進行了全面規定。按照文件精神,“雙一流”建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辦法》指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應具有居于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學科水平在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中進入前列,或者國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業或區域影響、學科優勢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辦法》在“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遴選上,對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師資隊伍、國際交流等內涵建設方面有著高水平的要求。國家采取認定方式確定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每五年一個建設周期,實施總量控制、開放競爭、動態調整。

  今年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認定與攻堅之年。學校要對標“雙一流”建設目標,認真按照“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要求,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文化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全面發力,推動改革,加快建設。要面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對經濟社會主戰場和世界科技前沿,結合學校的基礎和特色,突出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突出與行業產業發展的緊密聯系,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和國際交流,探索出一條具有華電特色的“雙一流”的建設路徑,精心設計我校“雙一流”建設方案,確保“雙一流”建設深入推進:圍繞能源電力領域,重點建設以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為核心的鏈條式、金字塔結構的世界一流能源科學與工程學科,打造“高峰”學科;強化特色優勢學科和新興能源學科的內涵建設,培育“高原”學科;加強通用工程類和文理基礎類學科的條件建設,發展“支撐”學科;加強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全面提升“大電力”學科體系的整體水平。到2020年,使學校的優勢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2030年,使學校的優勢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四)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從嚴治黨是“雙一流”建設的關鍵與保障“雙一流”建設從根本上講是發展的問題。要發展必須改革,而推進改革,關鍵在于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人的因素。因此,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雙一流”建設進程中的痼疾、難題和矛盾,為學校事業的發展打通梗阻、掃清障礙、鋪平道路,奠定堅強的體制機制保障。要通過深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管理機制改革等來達到體制優化、組織模式與制度創新,建立和不斷完善現代大學制度,切實增強“雙一流”建設的內生力、驅動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師生員工的創造力。

  要以全面從嚴治黨保障黨的領導、辦學方向和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堅強有力的先進隊伍,使黨員干部成為改革、建設、發展的主力軍。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弘揚正氣,充分發揮好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黨員干部這支先進隊伍的核心力量、主導作用、帶動效應激發出來,以此為契機,全面調動起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和優秀的校園文化,推動優良的教風、學風、校風形成,確保改革措施上行下達、通暢運行,全面開創“雙一流”建設新局面。

  三、**年工作思路和主要工作

  (一)搶抓機遇、勵精圖治,確保在若干重要領域取得突破

  1。“雙一流”建設取得突破。實施“一流學科”建設計劃,精心籌劃和科學編制“雙一流”總體建設方案、分學科建設方案,確保我校順利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全力做好第四輪學科評估后續工作,確保電、動兩大優勢學科取得較好評估成績;開展新一輪學位授權點的組織申報,確保博士點申報有所突破。

  2。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取得新的突破。系統梳理人才培養的歷史成績,全面總結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加強謀劃、認真設計、精心凝練優秀教學改革成果,高質量完成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前期準備工作,在確保獲得北京市、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突破。

  3。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取得突破。明確人才引進責任主體,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針對一批學科急需人才、海內外杰出人才及重點培育的優秀人才,做好定點培育、重點服務和全面支持;確保年度引進或培育長江學者、杰青等高層次人才2—3名。

  4。重大科研項目立項和國家級科技成果獲獎取得新的突破。啟動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和標志性科研成果培育計劃,提升“千萬級”以上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承接能力和攻關能力。作為牽頭單位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專項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科基金突破100項;高質量、高標準做好國家級科技獎勵組織申報工作,確保獲得2項以上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

  5。對外合作交流取得突破。積極穩妥推進張家口科教園區建設項目,成立領導小組與工作團隊,完成前期各項規劃與準備工作。加大力度推進大學的國際化,實現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海外新建孔子學院設立的突破;留學生學歷生招生規模突破300人;獲批建立國際聯合實驗室或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

  6。辦學資金籌措能力取得突破。積極落實各項收入組織管理工作,實現年度事業收入突破20億,全面夯實財務對學校事業發展的可持續支撐能力;規范經營性資產管理,落實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實現學校參股科技企業成功上市1—2家。

  (二)深化改革、革弊圖新,力爭在機制體制創新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1。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明確新形勢下學校人才培養理念和目標定位。修訂本科專業和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深化專業綜合改革,大力推動本科生優質課程、研究生百門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探索卓越工程人才、拔尖創新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等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機制,組建“電力行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校企聯盟”;推進本科大類招生,完善推免研究生招生機制;加強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內涵發展,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與模式改革。加大力度推動形成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方案、思政教育、創新創業、科教協同、校企聯合、國際化等人才培養體系的全方位改革聯動機制,提倡在一些院系先行先試,分步實施,全面推進。

  2。深化勞動人事制度改革。構建與“雙一流”建設目標相適應的勞動人事制度體系,處理好引進與培育、發展與評價、激勵與約束、考核與分配的關系,充分調動各級各類人員投身學校事業發展的積極性。建立高層次人才聘期管理、服務、考核體系;深入實施校內人才計劃,重點培育一批業務精湛、富有創新精神和良好發展潛力的青年拔尖人才。修訂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考核辦法,拓寬教師發展通道,完善教師評價體系,強化約束作用;推行職員制改革,建立職務職級相結合的職員晉升發展通道;逐步完善校內收入分配辦法和多元化用人用工模式;穩妥、有序的推進保險改革各項工作;探索管理重心下移,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考核標準制定、收入分配等方面賦予院系更大的自主權,激發院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深化科研組織及資源配置機制改革。圍繞國家需求、優勢領域和新的學科增長點,研究制定跨學院、跨學科和跨校區的創新團隊組織和管理體制機制,繼續實施實體化創新團隊建設;建立以重大科研任務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模式;加強科研基地規范化管理和開放運行,建立科研基地績效考核制度;制定科技成果和科研工作績效評價改革方案;大力推動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應用,成立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導小組,推進成果轉移轉化體制機制改革。

  4。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機制,把好選人用人關,大力培養、大膽使用忠誠干凈擔當、謀改革促發展實績突出的干部;加強處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干部培訓、地方交流、企業交流等多途徑培養培訓體系,完成中層干部換屆調整工作。推進干部績效管理改革,建立干部分類考核機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推進干部問責機制,提高干部的執行力和管理效能;加大院系考核力度,建立院系考核指標體系與考核標準;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并嚴格執行干部分類管理、任期管理、目標管理、交流輪崗、學術回歸等一系列干部制度。

  5。深化大學治理結構與治理體系改革。堅持依法治校,全面貫徹落實《華北電力大學章程》,構建和完善現代大學制度。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深入推進兩地實質性一體化辦學,推動校部與校區的協同機制及各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推進機構改革,優化部門與機構設置,建設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與管理效能的、精簡高效的管理體系。推進教授治學,完成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教學委員會換屆工作,建立學校科協組織機構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若干專項工作委員會或領導小組。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酒店工作報告05-25

律師工作報告05-25

大學校長辦公室的工作計劃06-04

支教實踐的工作報告06-18

怎么寫工作報告05-20

后勤安全工作報告07-01

酒店每周的工作報告07-05

企業培訓的工作報告07-07

醫院半年工作報告05-22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本欧洲精品 |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 |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 日韩精品精品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