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教案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教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中國的瓷器是我國傳統藝術中的瑰寶,它代表了中國在世界制瓷領域中高超的工藝制造水平。
2、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制瓷工藝、造型、裝飾及各地不同窯場產品的藝術特征,學會欣賞陶瓷藝術。
3、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瓷器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是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作的結晶。從而使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并能發揚光大。
教學重點難點:
1、中國瓷器的產生和發展,瓷器與陶器的區別。
2、瓷器的造型、裝飾、色彩及藝術特色。
3、幾大名窯的產品特征。
4、珍愛我們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導入:
提問: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國古代陶器的造型及紋飾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燈或錄像(貫耳瓶)
提問:這是陶器嗎?應是什么器物?
回答:不是。是瓷器。
三、講授新課: 板書――第二講 瓷器
(一)瓷器與陶器的關系
陶與瓷有下列區別:
1、燒制的原材料不同
2、燒制的溫度不同
3、陶器質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質地密實不透水
(二)瓷器的發展
在我國商代就出現了原始瓷,東漢至三國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時期,三國以后到南北朝,瓷器進入了一個輝煌的發展時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了青瓷。隋唐時期是我國瓷器的一個重要的成長時期,這時瓷器普遍用較高的`火候兒燒成,胎質較硬。唐代開始有了“窯”的專稱,它象征著瓷器產量的增長。宋代瓷器產量高且質量好,為明清瓷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元代,我國瓷器大批量行銷海外。明清是我國制瓷業的鼎盛時期,造瓷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胎釉細膩、色澤鮮明,移植琺瑯彩和創造粉彩是當時杰出的成就。
(三)我國瓷器在造型和裝飾藝術上的特色
觀看一觀錄像《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
提問:宋代有哪些著名窯廠?
回答:宋代最著名的有“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均窯和定窯等。
提問:清代制瓷工藝在顏色釉方面較前代有了更多的創新與發展,出現了哪些新的品種?
回答:有斗彩、五彩、素三彩、粉彩和琺瑯彩等。
我國的瓷器自唐代開始,通過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向世界各地。外國朋友曾贊譽“陶瓷是跨越中世紀東西世界的一條友誼紐帶,同時也是一座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國向有“瓷國”之稱。我國瓷器在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起著重要作用。
四、課堂小結:
提出問題:我國宋代有哪些瓷窯?簡述其產品的藝術特色。簡要小結。
五、布置課外思考題:
青花瓷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一、通過學習本文,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在閱讀中理解作者對生活的感情。
三、了解“蘭姆式”隨筆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一、抓住文中關鍵語句,理解作者對生活的感悟。
二、培養學生鑒賞“蘭姆式”隨筆的特點的能力。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曾經有人認為,讀蘭姆的`散文,“定能啟迪心智,涵養性靈,活躍思想,豐富感情,振奮精神,增加對生活的熱愛和信心”。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蘭姆的散文《古瓷器》吧。
二、字詞積累,注意下列多音字的讀音:
抹抹桌子(mā)
抹墻(mò)
抹上一筆深藍的色彩(mǒ)翹翹尾巴(qiào)
翹首(qiáo)
模模樣(mú)
模仿(mó)勁疾風勁草(jìng)
鼓足干勁(jìn)
削削減(xuē)
削面(xiāo)校校勘(jiào)
校刊(xiào)
三、文體知識介紹。
隨筆,是散文的一支,是一種隨手筆錄、不拘一格的文章。中國從宋代起,凡雜記見聞也用此名。“五四”以來,隨筆十分流行,形式多樣,短小活潑。解放后,隨筆是我國報刊常用的一種文學體裁,和雜文很近似。國際隨筆、市場隨筆、思想隨筆、語文隨筆皆屬此類。優秀的隨筆以借事抒情,夾敘夾議,意味雋永為其特色。
四、通讀全文,整體把握。
引導學生梳理文章內容,理清結構。
思考:文中哪些段落寫到“古瓷器”?這樣安排有什么特點?文章的思路如何?
明確:文中第1—7段以及最后一段寫到“古瓷器”,文中首尾部分都寫了“古瓷器”,這樣安排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根據文章內容安排的特點,我們很快了解了文章思路:古瓷器——回憶——古瓷器。
五、品讀有關回憶部分的語段。
思考:
1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出文中有關描寫從前生活的例子。
2姐姐如何看待過去與現在的生活?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明確:
1文中分別舉了買書、買畫、旅行、看戲、年終算賬等例子。
2在姐姐的眼里,從前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她留戀從前的生活。現在的生活似乎缺少了某種東西,顯得寡淡。
六、課外作業。
找出文中的哲理性的句子并加以感悟。
《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教案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按自己的想法大膽進行塑造,裝飾等活動。
2、運用拉坯、注漿成型等方式制作瓷制品,知道瓷器的制作流程。
3、初步培養幼兒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組織幼兒參觀瓷廠,了解瓷廠工作的流程,豐富幼兒有關注漿、拉坯、雕塑、彩畫等知識。
2、物質材料:瓷廠工作的`流程圖、各個車間的標志、泥土、各種白瓷、裝飾材料、模具、泥漿、幼兒用的圍巾、袖套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以“參觀瓷廠”的話題引入,引導幼兒觀察瓷廠工人工作的流程圖,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瓷器的生產過程是怎樣的?簡單介紹各個工作車間及工具、材料。
2、討論:你想到哪個車間工作,設計哪些新的產品?并自由商量討論分組與合作伙伴等。
3、以“學做小工人”為題,激發幼兒操作興趣。
4、提出操作要求:
(1)認真、細致地工作,并注意個人衛生。
(2)大膽地塑造,裝飾與眾不同的作品。
(3)愛惜自己和同伴的勞動成果。
5、幼兒按意愿到各車間“工作”,老師巡回觀察指導。
6、分組操作:應該體現重點指導內容,(哪一個內容幼兒比較難操作,教師應該怎樣指導。)
(1)指導幼兒大膽塑造各種有趣的造型,并創制性的使用輔助材料。準備沒有體現?
(2)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各種裝飾材料裝飾白瓷。
(3)指導幼兒控制注入模具的泥漿,并想辦法讓胚快點干。
(4)指導幼兒學習手拉胚,并想辦法拉出不同的造型。
7、布置“陶瓷展覽館”展示幼兒作品,師生自由地觀賞、交流,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為自己的瓷器標定價格,設計簡單的廣告詞,拍賣自己設計的瓷器。
《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熟練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感受景德鎮瓷器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養概括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按要求進行旁批。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有關景德鎮瓷器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2.搜集幾件精美的景德鎮瓷器。
教學過程:
一、置疑引入
1. 置疑:看到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2. 利用搜集的實物和資料,初步了解景德鎮瓷器。
二、預習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 想進一步了解景德鎮瓷器嗎?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欣賞欣賞景德鎮的瓷器吧。
2. 自由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字、詞,聯系上下文理解或與同學、老師合作解決。
3. 讀了全文,你感覺景德鎮的瓷器怎么樣?你想知道的問題解決了哪些?
4. 全文是按怎樣的結構寫的?理清文章脈絡。
三、細讀課文,感受景德鎮瓷器的美
1. 從第一部分(第1段)中,你了解了些什么?
2. 細讀第二部分(第2~5段),這部分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景德鎮瓷器?是通過哪段聯系起來的?它在這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學生就作用作旁批。
3. 學生自由讀第2段,找出描寫景德鎮瓷器色彩美的詞,如“典雅素凈”“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等,細細體會。再品讀第2段,你感受到什么?并就感受作旁批。
4. 讀第4段,先明確寫什么(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瓏餐具),再找出描寫青花梧桐餐具精美的句子,劃出重點詞,如“一應俱全”“恰是”“壯觀”“不論是……還是……就……”等,體會青花梧桐餐具的美。然后找出描寫青花玲瓏餐具構造特別和質地美的句子,劃出重點詞,如“明凈剔透”“細致精巧”“明晰優雅”等,體會青花玲瓏餐具的惹人喜愛。再品讀本段,找出可概括本段段意的`中心句,體會這兩種餐具“最受中外人士歡迎,遠銷海外”的原因,并作旁批。
5. 讀第5段,抓住“有趣”和“神技”兩個重點詞,體會裝飾瓷的受人歡迎。
反復品讀欣賞具體描寫薄胎瓷“神技”的句子。
找出本段中心句,并作旁批。
6. 齊讀最后一段,強調“多次”“不少”兩個重點詞,讀出自豪感。
四、品讀課文,深化情感
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景德鎮瓷器的美的段落或句子。
五、練習與拓展
1. 摘抄你喜歡的四字詞語。
2. 小練筆:學習本課結構,選一種自己喜歡的物品,寫一篇簡單的小說明文。
《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教案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8個生字。
2.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自學指導:
1.邊讀課文邊勾畫生字,并借助工具書按音節、音序、組詞及形近字組詞的方式學習生字。
2.自由讀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比一比,誰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景德鎮的`瓷器。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見前)
三、出示自學指導(見前)
四、第一輪“先學后教”——比識字
1.先學:用5分鐘時間,學生根據自學指導“1”自學,同時老師出示生字。
2.后教:
①抽生給生字注音、寫音序、寫形近字并組詞,其他同學在課文后的生字欄上完成。
②然后更正、互改。指名讀生字,讀錯的學生更正。
五、第二輪“先學后教”——比了解主要內容
1.先學:請同學們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按自學指導“2”自學。
2.后教:抽學生匯報、補充。
六、第三輪“先學后教”——比讀課文
1.先學:按自學指導“3”學生自由練習讀文.
2.后教:抽生讀給大家聽,并由學生評、更正。
七、當堂訓練——比練習
練習冊P36第1-4題。
【《瓷器的造型和裝飾藝術特色》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學校藝術特色教育總結01-17
地球和地球儀教案設計09-17
《大洲和大洋》教案設計(通用10篇)10-22
蘋果和橘子主題活動教案設計(精選5篇)11-17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范文03-19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