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表演》的教學反思
《雜技表演》的教學反思
雜技,是一種無語言的表現人體造型技巧的表演藝術,它是人的力量、智慧相結合的藝術體現。
藝術源于生活,本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了解雜技藝術的悠久歷史,是人類珍貴的優秀文化遺產。在課中,我通過讓學生欣賞各種雜技藝術,如頂碗、踢碗、空中飛人、鉆圈等,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雜技藝術的造型美,了解美術與雜技藝術千百年來的淵源關系,并能用泥塑的形式使你感動地表現出來。
在上第一課中,我發現學生的表現形式不夠豐富,有些較為復雜的動作都不能夠很好的表現出來,雖然我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的形式構圖給學生示范,但效果仍不是很好。對此,我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思考。
在上平行班的第二課時,我針對一些問題對教案進行了修改,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來說說一些見到過的雜技表演,讓學生上臺來圖畫示范,并講講是怎樣表現的。我從中發現學生的講解有時比教師的受教更易于班里同學對所學知識的接受。
有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來做受教者,我們可以把自己轉換為被受者。
【《雜技表演》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