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活化石》教學設計
小學二年級上冊《活化石》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
誰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家鄉?
二、看圖引入,揭示課題
1、若有客人來咱們的家鄉,我一定得領他們去恐龍博物館以及地質公園看看。【若學生搜集到,用展臺展示學生的】
2、這些都是生活在億萬年前的恐龍的遺體,漸漸變化為石頭樣的東西,我們叫它“化石”。
3、與恐龍生活過的許多小伙伴也變成了化石,值得慶幸的是,有一些小伙伴擺脫了重重磨難,頑強地生活到現在,人們叫它們“活化石”。(板書“活”)
齊讀課題(可質疑:它們是怎樣活下來的?它們有什么特點?)
三、范讀課文,初步感知
引入:好,老師來當導游,和你們一起走進這些活化石。同學們要注意生字詞的讀音和一些長的、難讀的句子。
引入:誰是最認真的小聽眾呢?剛才老師介紹了幾種活化石?(板書)
這些活化石和其他的小生物有什么不一樣呢?讓我們翻開課本,從文中尋找答案吧。
四、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自讀—指讀,小老師領讀—去音同桌互查——開火車)
3、現在讓這些字寶寶回到課文中,咱們再試試。并在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后畫上“?”。(先自讀,小組解決疑惑,互讀檢查)
4、交流困惑;小組展示朗讀。
五、方法引路,整體感悟
1、再讀課文,畫出這些活化石與其他小生物不一樣的地方。
2、小組交流,補充完善。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樣來重點介紹。
3、小組展示,師板書。(重點引導學生找出體現他們特點的詞句)
六、朗讀感悟
1、我們怎樣才能讀出他們的獨特之處呢?試讀、范讀、品讀。
2、活化石越來越少了,我們要多了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識。
小組交流(適當展示)
引發情感:如果我們不知道珍惜,能熬過幾億年的活化石也許沒有幾百年,甚至幾十年就要變成真的化石了,朗讀最后一段,再讀,讀好“好好”。
3、讀得我們熱血沸騰,我們要把心動變成真正的行動,誰來說說你的打算。
七、生字
一看二描三寫四評五改
八、升華
送給你們每人一張書簽。希望這張書簽陪伴你去了解更多的古生物知識,繼續見證你們的成長。
[教學反思]
1、在授課過程中,嘗試把更多展示的機會留給學生,特別是在展示圖片時,突出提供圖片的孩子的名字,使孩子獲得了更大的成就感,參與熱情高。
2、較好地處理了文章的難點,特別是對活化石的理解,適當地對文本進行了拓展,但授課中給孩子提供的與文本有關的語文資源還不夠豐富。
3、有時候,提的問題過于瑣碎,缺乏重點,仍禁錮在一問一答中。對小組合作的運用還不成熟。
4、在授課中,孩子在朗讀課文中出現了不少錯誤,這說明在掃清字詞障礙,讀準字音的過程中落實不到位。要采取多樣的形式擴大學生的參與面,要加強同桌間的督查。
5、加強評價機制的研究。不僅有對整體的評價,還要更多地對小組,對個人評價,要及時跟進,評價他們的具體行為,給予具體品格的肯定。
【小學二年級上冊《活化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音樂《音樂會》教學設計02-23
二年級上冊音樂《森林中的鐵匠》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08-16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初二上冊歷史《戊戌變法》教學設計09-29
小學二年級美術《機器人》教學設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