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法則》教學設計
《結構法則》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掌握上下、左右、左中右三種字形的寫字規律,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規范書寫的習慣。
3、繼續練習名人名言的書寫行款。
教學準備:
寫有字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出示字例,導入新課。
1、出示小黑板:章、鞋、辯
2、齊讀。想: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
3、仔細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區別?
4、指名說,老師板書:字形較大字形較小
二、指導書寫。
1、上下結構字形
〈1〉要點:下豎支上點,重心穩。只有一條重心線。
〈2〉老師寫:章
〈3〉生試寫:草
2、左右結構字形
〈1〉要點:左邊下豎居中,右邊下豎對上豎,重心穩。有兩條重心線。
〈2〉師邊將邊示范:鞋
〈3〉學生試寫:蟬
3、左中右字形
〈1〉要點:左邊下撇對上點,中間豎對上點,右邊下豎對上點,有三條重心線。
〈2〉范寫:辯
〈3〉學生試寫:街三、名人名言行款練習。
1、生讀名人名言。
2、討論:寫這一段話應該注意什么?
3、小結:格式、字
4、學生邊聽音樂邊寫名人名言。
四、問題糾正。
老師針對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生繼續練習9-16頁。
【《結構法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原子的結構教學反思02-0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