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數學下冊《探索樂園》教學反思
五年數學下冊《探索樂園》教學反思
在學校每人上一節研究課活動中,我選擇了《探索了樂園》第一課時,通過觀察、操作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自主探索圖形中隱含的數學規律并建立模型的過程。發現并了解多邊形的邊數與分割成的三角形的個數和內角和之間的數學規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培養歸納、推理等數學思維能力。課上進行兩個探索活動,第一個活動是探索多邊形的邊數與從一個頂點畫線段的條數以及分割成三角形個數之間的關系,第二個活動是探索多邊形的邊數與多邊形內角和的關系。先有多邊形的意義引入,了解了有幾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組成的圖形成為多邊形,就進入第二個環節,將每個多邊形從一個頂點用虛線分割成幾個三角形,找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分的,就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分割的不對,我又進一步引導孩子們理解要求,照樣子去分割,這地方耽擱了會時間,課下同同科的老師交流,怎樣處理會更好,同課老師說如果把孩子們分割錯誤的展示出來,加以引導就會節省一些時間,說的有道理,我欣然接受。整個教學我著眼于學生的認知實際,注重過程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好奇,敏銳,活躍,敢想,敢試”的心理特征,為學生創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致力啟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以便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加強創新意識的培養。
我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數學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通過動手探索,參與實踐,密切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掌握數學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和數學建模方法,形成用數學的意識。學生在實驗中,不再被動接受知識。引導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實現從“看得見摸得著”到“抽象理論”的飛躍,促進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充分開發。
人的認識能力的形成,在時間上經歷了一個從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建構過程,而在成熟的思維中,這三種思維形式同時存在并相互發生作用,“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要用一切辦法使它們能看得見摸得著”。實驗探究法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從實驗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探索規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及動手能力;使抽象晦澀的數學學習變成生動活潑的游戲過程,通過實踐,使問題在實驗觀察中自然而然地被揭示出來,并引向深入。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活動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像問題解決、數學游戲、數學實驗。積極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增進師生、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形成用數學的意識。我覺得這樣有利于學生積極思維,有助于學生合作學習。
我對學習內容通過問題串形式開展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通過討論,交流思想,探究結論,掌握知識和技能。養成積極思維的習慣,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培養數學交流的能力和協作能力。
【五年數學下冊《探索樂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探索規律》教學反思(通用13篇)12-14
數學教學反思03-19
職高數學教學反思03-19
時間與數學的教學反思03-19
數學的教學反思大全03-19
數列數學教學反思03-20
蘇教版數學教學反思03-20
我與數學教學反思03-20
職教數學教學反思03-19